双双“五十”相辉映

2021-12-29 00:00:00宋晓雁
军嫂 2021年7期

2021年“七一”前夕,我和老伴丁进攻双双获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各自参加了军地组织的颁发仪式。

我入党的地方,是下乡插队的农村。1968年底,我们几个女同学打起背包,从江苏南京来到《红旗谱》故事发生地——冀中平原一个村庄插队落户。我们在村里的表现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成了从公社到县里、省里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作为新四军战士的后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的心愿。1971年2月5日,在我们同批的知识青年中,我和另一个女同学一起首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今年,党龄整整50年。

爱人入党比我早一年。他1969年当兵,还有幸成为国庆20周年大庆阅兵步兵方阵排头兵,因此荣立了三等功。第二年5月,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这些年,他在军队,我在地方,辛勤奋斗在各自战线上。他上前线打过仗,当时是侦察大队大队长,后来走到共和国军事外交领域;我从广阔天地到公安战线,到研究所,到工厂,到金融投资领域,还曾被组织派遣赴境外工作……回首来路,无论在什么岗位、职位,无论经过多少坎坷,无论是身临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还是面对花花世界的物质诱惑,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共产党员!

2021年6月25日,宋晓雁与丈夫丁进攻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合影

1993年夏,15岁的女儿突然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当时,爱人在远郊服役,一周只能回来两次,而我正处在境外公司创业最较劲的时候。怎么办?我们决定:孩子要救,可我们对党、对国家的责任谁都不能放弃。

厄运面前,谁也不许垮!我和爱人各请假半个月,带女儿去北京确诊病情。爱人寒冬腊月骑辆小摩托来往于医院和部队;当时70多岁的父母过来帮我们照顾孩子……父母都是新四军老战士、老共产党员,那些年,他们帮助我们拉扯着生病的孩子,谁都没忘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女儿什么才是共产党员。女儿18岁生日那天,又一次从病危中被抢救过来,她双眼充满期待地问我:“妈妈,今天我18岁了,可我的入党申请书应该交给谁呢?”女儿虽然一直没有入党,但在我们的影响下,一直与病魔顽强地做斗争,并在文学、书画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详见《军嫂》2021年第1期文章《让生命更精彩》——编者注)

…………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立根固本,不忘初心,是我们当年战斗在一线时的情怀,也是今天作为在党50年的老党员的情怀。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采用镀金工艺,闪耀着党徽的光芒,戴在胸前沉甸甸的。那份兴奋与荣耀无以言表,亲友得知我们夫妻双双获得纪念章,也衷心祝贺。

一个周末,我弟弟宋方敏一家三代来我家祝贺。正在上小学的侄孙昆仑和即将上小学的侄孙女昆阳,望着金光闪闪的纪念章,兴趣盎然。大人带着孩子,捧着纪念章,对照说明书,一字一句地仔细研究着……随后,孩子们拥上来,让我们戴上纪念章一起合影留念。

激动之余,弟弟还赋诗一首:“双双五十庆百年,熠熠相辉看胸前。回首平生无悔路,再呼孙辈唱少先。”

这首诗,让小昆仑大声朗读后,全家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爷爷、奶奶,大姑爷爷、大姑奶奶,你们怎么全都会唱?”小昆仑惊奇地瞪大双眼。

“我们要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一代传一代!”我笑着说道。

(作者为江苏省国信集团退休干部;作者丈夫丁进攻曾为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少将军衔)

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