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红岩上红梅开

2021-12-29 00:00:00张建动
军嫂 2021年7期

江竹筠,曾用名江志炜,汉族,四川自贡人。1920年8月出生,1939年入党,长期战斗在党的隐蔽战线,1948年6月不幸被捕,1949年11月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2009年,江竹筠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江姐村,一栋别具特色的川南民居依山傍水,各地干部群众纷纷前来追思缅怀,这里便是江姐故居。

江竹筠,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她1920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无法相处,便带着他们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1岁时,进入重庆一所教会办的学校,边做工边读书。

在苦难的生活中,江竹筠养成了刻苦学习、坚忍自立的性格。1939年夏,在重庆中国公学读高中的江竹筠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秋,她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并担任该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学生工作。

1943年,党组织安排江竹筠为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当助手,做通信联络工作。她与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

根据党的指示,1944年,江竹筠考入四川大学,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开展党的工作。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丈夫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同志0590bed9e875ba6ec30b120a5b157eb1bdd16eb4fddeb58153a5f1ebe9e7c9c1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后,江竹筠还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地下党员王珍如曾和江竹筠参加过一次投递任务。她俩好像一对出门逛街的姐妹,提着一个绿色的帆布袋出发。第一站是民生路邮局,江竹筠一边说笑,一边四下望了望,没等王珍如意识到,她已经从帆布袋中取出一叠信件扔进了邮筒,然后说笑着离开。为了让敌人摸不到邮路的规律,她们将整个城区的邮筒都投了个遍。

1948年1月,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同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面对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年仅29岁。江竹筠没有亲眼看到重庆的胜利解放,但她忠贞革命、宁死不屈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据2021年5月24日《光明日报》文章《江竹筠: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及网络资料整理)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