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依姐弟情

2021-12-29 00:00:00顾杰
军嫂 2021年5期

丁焕华、苏岷母女

清明时节,满头白发的苏岷站在上海新四军广场上,看着眼前的墓碑沉默不语。奔波28年后,苏岷终于实现了母亲的遗愿——将母亲和舅舅合葬在一起。

苏岷的母亲丁焕华,逝世于1993年,享年93岁;丁焕华的弟弟丁焕时,牺牲于1941年,年仅27岁。墓碑上的照片,一位是青葱少年,一位是耄耋老人,两人拥有同一个身份——新四军战士。

2021年3月30日,在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等多方推动下,这对姐弟的骨灰回归新四军广场。从上海到延安,从生离到死聚,跨越半个多世纪不断追寻的故事,终于画上了句点。

擦肩而过

故事要从一个多世纪前讲起。1900年12月21日,江苏省青浦县(现为上海市青浦区)赵巷丁家迎来一个女孩,取名丁焕华。13年后,家中又多了一个男孩,名叫丁焕时。姐姐带着弟弟读书识字,看他逐渐长大,姐弟俩感情十分深厚。

成年后,丁焕华为反对家里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在大革命思潮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丁焕华从青浦来到上海,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政治部的一名宣传员。

在姐姐的影响下,革命的火种也播撒在弟弟的心中。1937年,丁焕时先姐姐一步奔赴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个月后姐姐到达时,丁焕时已从抗大毕业,前往南方参加革命工作,姐弟俩“擦肩而过”。

在延安学习了好几个月后,丁焕华才得知,弟弟已在南方加入了新四军。“母亲说过,她在陕北常常想到弟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与日寇厮杀的场面,便越发想要到前线去助他们一臂之力。于是,她决定离开延安,到南方新四军中找弟弟。”苏岷说。

1938年8月,丁焕华离开陕甘宁边区,一路步行南下,经过4个月的长途跋涉,于1938年底来到皖南新四军服务团,找到了日思夜想的弟弟。

遗憾的是,匆匆见过一面后,丁焕时要执行新的任务,姐弟俩不得不再度分别。此后,丁焕华也加入了新四军,并被分配到新四军三支队的战地服务团工作。丁焕时则被派往莫干山地区,任江苏省武康县县长。

经此一别,姐弟俩再也没有相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回到上海工作的丁焕华才知道弟弟丁焕时早已牺牲。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传达茅山特委指示,时任特委宣传部部长的丁焕时去天荒湖(江苏省常州市境内)与地下党负责人联系。开会时,突遭日伪军袭击。在指挥同志迅速撤退后,丁焕时跳入水中,被日军枪弹击中牺牲,年仅27岁。

“母亲经常讲起,她最喜欢这个弟弟,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母亲有两三个月吃不下、睡不着。”苏岷说,母亲领着弟弟干革命,结果弟弟牺牲,自己却活了下来,她心里一直怀有愧疚。

姐弟相聚

丁焕时牺牲后,金丹县百姓在天荒湖边为他修建了烈士墓。新中国成立后,丁焕时墓从金丹迁回了家乡,并迁入烈士陵园。

在苏岷的记忆中,母亲每年都会前往青浦给弟弟扫墓,一年要去好几次。苏岷记得,每次扫墓,母亲总是嘱咐她,自己去世后要和弟弟葬在一起,“生前没能在一起,死后一定要团聚。”

苏岷说,母亲祭奠弟弟时,嘴里常常念念有词,只是当时年纪尚小,母亲的很多话已不记得,但依稀能感到,那是一份无比深沉的情感。

苏岷对母亲离世的那一幕记得很清楚。1993年3月18日下午4点多,她正在给母亲准备晚饭,见母亲起身赶忙迎过去。“母亲起身后缓缓转过来,朝我看了一眼,便倒在了我的身上,我看到她的眼角流了一滴泪。”那最后的一滴泪,让苏岷想起了母亲生前重复了无数遍的愿望。

一晃28年过去。2021年2月,苏岷得知上海青浦有一处新四军广场,是新四军老战士的长眠之地。苏岷便立刻带着记载有丁焕时革命事迹的《青浦烈士小传》等资料来到墓园,确认身份后,她顺利办理了相关手续。

“尽管遇到很多曲折,现在姐弟俩终于可以团聚在一起,我总算完成了母亲交代的任务。”言及此处,苏岷流下了热泪。

精神永续

姐弟俩的人生轨迹多有重合。在他们合葬的墓碑旁,一边摆放着抗日军政大学的旗帜,另一边摆放着党旗。1939年,丁焕华在新四军三支队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军政大学到新四军部队,再到新中国成立,她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苏岷说,母亲生前总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的历史,“她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直到去世前,还坚持义务到学校为学生们上思政课,讲述抗日战争的历史。”

晚年的丁焕华常常向苏岷回忆军中往事。她经常说的一个细节是,晚上睡觉时,眼镜不能放桌子上,得摆在枕边,因为很可能因为取眼镜耽误的几秒钟而让自己成为俘虏。

丁焕华几乎没有给独生女留下任何财产。收拾遗物时,苏岷发现了一叠欠账单,大概有100多张,账单上写着很多病人的名字和医药款,这些欠条应该都是生活困难的患者写下的。“母亲用自己的积蓄帮助他们付款……直到她去世后,我才知道这件事。”

最让苏岷难忘的是,母亲去世的前一天,独自在房间里整理了一夜的资料,“她拼命整理,还把自己的衣橱、书柜统统理好,因为她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留下了一摞日记本。”

在丁焕华留下的众多史料中,有21块布条,上面用蝇头小楷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原来,当年,她在战火中将自己的革命经历和见闻详细地记载在布条上,并缝在衣服里保存了下来。

布条上的部分描述中透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冷静。有一次,丁焕华差点撞见持枪的日军,便在布条上写道:“抬头瞧之,铜帽黄衣,日本兵正与一老百姓问话,那老百姓呆住了。我急跳转奔跑,在千钧一发之际转了弯,从四棵大树后跳下,跳到一人高低的稻田中,在稻丛里隐蔽。”

苏岷将母亲留下的156件资料全部捐献给了上海市静安区文史馆,包括那21块布条。

“母亲和舅舅的根都在上海,我想,应该把这些见证留给这座城市。”苏岷说。

(作者为某媒体记者)

编辑/朱德华(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