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能够两次走出国门,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
第一次是2017年5月,作为平地机操作手,我随中国第五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赴马里维和。
2020年初,我正在当新训班长,听说有维和任务,便主动报了名。单位考虑到我有经验,就派另一名士官接替我,让我再次去维和。这时,我又有点纠结,倒不是后悔或者害怕,而是担心家中父母。母亲身体不好,这一去相隔千山万水,连面都见不上,更别说床前尽孝了。当我把这件事告诉父母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你是真的不要命了吗”,我明白父母的心情,毕竟去马里维和是很危险的,他们之前也听说了有维和战友牺牲在马里的营地。出发前,没想到母亲又特意打来电话叮嘱我:“儿子,放心去吧。在外注意安全!”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020年7月21日,我作为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道桥中队四班班长再次踏上马里。马里到底有多危险,只有真正去过的人才知道。来到马里,手机都会收到一条短信:中国大使馆提醒您,请谨慎前往马里东北部地区……但我们的任务区加奥就处于该地区。在前往营地的路上,战乱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布满弹孔的民房、破败不堪的残垣、颠沛流离的难民比比皆是。
除了安全问题外,环境也让人不适应。“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经太阳烤,全身脱层皮”,就是对当地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
虽然环境艰苦、形势严峻,但我们坚持主动履行使命,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平。刚刚完成轮换后的第5天,我们根据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简称“联马团”)任务书要求,开始执行加奥机场应急道路构筑以及相关设施建设任务。由于任务紧、标准高,我们加班加点,精益求精。联合国指挥官多次去场地视察,接连称赞我们的工作标准,频频对我们竖大拇指。
6月至10月是马里的雨季,加奥机场应急通道出口处有近半米深的冲沟,中间低洼处还有大量积水。经过连续加班加点紧张施工,机场应急通道终于顺利完工。但验收时又临时有了新要求——挖设排水沟,要在当天完成任务。随着夜幕降临,施工作业难度越来越大。路面已经压实,排水沟又紧邻两米多高的防护沙箱,普通挖掘机根本无法作业,如果采取人工挖掘,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增加遭受袭击的风险。
我请缨“改用平地机挖”。经历过战区的洗礼,我深知,投入人员越少、作业效率越高、完成时间越短,就越能把遭受袭击风险等级降到最低。但我提出的这个方案不仅在技术上有难度,而且将我所处境地的危险性放大。“能行吗?”在不少疑惑的目光中,我迅速开始作业,再加上人工协助,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纯人工劳动两个小时的作业量。这样的操作,让一旁的友军不断称赞。
我从一个听到爆炸声就恐慌的“维和菜鸟”,成长为分队出名的“专业能手”,是组织给了我历练本领的平台、践行使命的机会。
2020年10月,父母在电话里向我报喜:我被家乡河南省周口市表彰为“三好一最美”的好兵。听得出来,他们很为我骄傲。
还让我高兴的是,2021年2月,家中亲戚“隔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老家的一名高中老师。因为时差原因,我俩通话并不多,但总体挺聊得来,她说“等你回国就见面”。在完成好维和任务的同时,我也要争取把“父母的任务”完成好。
维和期间,我们不忘一项“特别任务”——那就是学雷锋。身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员,学雷锋已是“日常”。因为营地附近没有理发场所,每逢节假日,只要没有任务,我都会在营地“支起摊子”,义务给战友们理发。战友们都喜欢我的这项服务。
2021年3月,工兵分队开展了“雷锋月”主题活动,向马里教育机构捐赠了书包、文具等“雷锋礼包”,还召开了学雷锋典型事迹报告会,参观了海外“雷锋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是中国第五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在任务间隙修建的,于2017年6月中旬建成,占地100平方米,以雷锋逆境成长、工厂锻炼、军营淬火的史料为主要内容,选取雷锋生前日记和典型故事贯穿连接,穿插战友追忆、社会反响及国际友人评价,展示了雷锋的成长经历、感人事迹和雷锋精神的形成过程等。场馆虽然简陋,但我们都非常珍视它,因为它不但蕴含着我们建造付出的心血,而且承载着伟大的精神。
在这里,我们可以为外国友人讲述雷锋故事,讲解雷锋精神,借此将雷锋精神传播到西非大地。外国友人纷纷表示:非常敬佩这支“雷锋部队”。
蓝盔丹心不辱使命,仗剑止戈域外扬名。5月29日是“国际维和人员日”,2021年的主题是“通往持久和平之路:发挥青年力量,促进和平与安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战士,能两次执行维和任务,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感到无比荣耀。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急难险重的任务,我都会勇往直前、不惧挑战,用实际行动捍卫蓝盔荣誉,弘扬雷锋精神。
(作者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上士)
编辑/张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