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车头,规避障碍……”2021年6月2日,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驻训场上,正在进行汽车专业比拼,两张几乎相同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两名驾驶员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房伟、弟弟房烨。
兄弟俩来自同一个连队,平时训练肯吃苦,重大任务敢争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一起去过马里维和。
2015年12月,房伟、房烨所在单位接到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命令。刚转为下士的兄弟俩顿时兴奋不已,一起跑去报了名。
体检、考核……一切顺利。没想到政审时,旅领导考虑他们是双胞胎的特殊情况,决定只让其中一个参加维和。军务参谋找两人征求意见,兄弟俩都想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没办法,兄弟俩最后把决定权交给母亲——他们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李红霞独自挑起了家庭的全部担子。
接到军务参谋的电话,李红霞说:“既然都想去维和,当妈的全力支持,这是锻炼他们的好机会。能不能让他们都去?”
这位母亲的深明大义令人感动,经请示领导后,单位最终同意兄弟俩一起去执行维和任务。
“非洲环境恶劣,能不去就不去。”“那里那么危险,就算去也不应该都去,留下一个也行啊!”……亲戚朋友知道后,纷纷劝李红霞三思,但她还是坚定地支持两个儿子去维和。
2016年5月18日下午,李红霞专程从吉林舒兰赶到哈尔滨太平机场为两个儿子出征送行。
“孩子,你们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我的儿子,不用担心我!”李红霞紧握着两个儿子的手,再三叮嘱他们在国外相互照顾,完成好任务。
一同穿上军装,一同戴上蓝盔。经过长达14个小时的飞行,兄弟俩随队抵达马里某机场。
穿上防弹衣、戴上头盔,乘中巴车在护卫队的带领下向超级营地机动。一路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进驻营地不到两个小时,各分队开始熟悉营区环境,明确防范位置、行进路线和协同方式,开展第一次安全防卫演练。兄弟俩连续两天进行曲射火器打击突发情况处置演练,进步非常明显,能达到1秒钟反应,7秒钟穿戴好防护装具,10秒钟进入掩体。为了尽快适应环境,每次到了体能训练时间,即使室外温度高达40℃,兄弟俩的训练热情丝毫不减,跑步、拳击、器械等课目轮番上阵。
在一次执勤巡逻过程中,房烨不小心被步战车的高射机枪碰伤了手臂,鲜血直流,房伟立刻停下脚步,准备将弟弟送回营区进行治疗。
房烨坚决不同意:“如果我们回去,就会出现巡逻空档,营区就暴露在危险中,继续前进!”
简单地包扎后,房烨一直坚持到下一组巡逻人员来轮换。
在马里的时光,暴恐袭击、抢救伤员、实战演练等从未停止。2016年5月31日,兄弟俩所在的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营区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战友申亮亮牺牲,多名官兵受伤。兄弟俩没有将袭击事件告诉母亲,但母亲还是从新闻上得知了此事。那天,李红霞非常担心,直到第二天接到大儿子房伟的电话,得知两个孩子平安才稍稍放心。
受袭后的营地,四处瓦砾。官兵忍着失去战友的悲痛,迅速展开重建工作,不到5天,遭袭营区全面恢复正常。
“妈,我和弟弟一起光荣入党了,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当年6月,房伟发微信向母亲报喜。
李红霞顿时泪流满面,在丈夫的遗像前喃喃自语:“娃他爹,两个孩子给咱家长脸了!”
在马里维和的日子里,房伟、房烨始终冲在一线,表现突出,同时被评为“维和勇士标兵”。
2017年5月,兄弟俩回到国内,回想起维和的经历,他们既庆幸又感叹,决心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将维和经历转化为练兵动力。
2021年5月,连队组织专业技能比武和党史知识竞赛。房伟凭借精湛的技艺在“直角转弯”“单边桥”等课目中一举夺魁;房烨则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党史知识竞赛中夺得冠军。
前不久,兄弟俩给母亲打电话,说准备一起休假,带着各自的女朋友回家。李红霞听后,心里乐开了花……
(作者单位:陆军第78集团军)
房伟、房烨兄弟俩一起在部队建功立业,一起去维和……我由衷地为他们自豪。上学时,他俩都是乐于助人、活泼开朗的孩子。哥哥房伟善良正直、成熟稳重,同学有困难,他都热心地伸出援手。弟弟房烨性情随和、幽默大方,学习积极认真,有理想、有追求,经常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希望兄弟俩接下来的军旅路,越走越宽,再创佳绩。
——房伟、房烨的初中语文老师高玉秋
编辑/张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