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港的夜啊,静悄悄……”电视机中传来的声音告诉我,电视剧《和平之舟》正在播出。
《和平之舟》的原型是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她通体是白色的,爸爸与同事们都爱称她为“大白”。2018年6月,爸爸随“大白”出航执行任务那天,刚好是我的生日。出发前一天,爸爸经过批准将我带上船——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大白”。宽阔的甲板,先进的医疗设备,英姿飒爽的海军叔叔、阿姨……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
那次任务,爸爸每到一个国家,都会为我和妈妈寄一张明信片,十多张明信片让我大开眼界,也成了我最宝贵的财富。正是因为这些明信片,2019年1月,CCTV-7(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军迷行天下》节目组采访了我和爸爸,让我首次上了电视。
2021年11月4日,爸爸激动地对我说:“《和平之舟》今天开播。”早在2021年春节期间,我有幸到浙江象山影视城《和平之舟》拍摄片场探过班。这让我对这部剧非常期待。每逢周末,我写好作业后就开始“追剧”。
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军医们在威利受灾后第一时间前往救治病人。他们心急如焚,好像受伤的就是自己的亲人。在一次救治中,因为条件有限,没有成功救活病人,医护人员都非常痛心。正如男主角张渡航所说:他们也是人,虽然见多了生离死别,但也会伤心呀!这些医护人员对每一个病人都一视同仁,没日没夜进行诊治,拼命挽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王强伯伯在剧中饰演孙院长,是一位沉稳老练、德高望重的军医。他的精湛演技让我觉得,他就是院长。像王伯伯这样的优秀演员还有很多,他们为拍摄这部剧付出很多,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看了《和平之舟》,让我也明白了爸爸的辛苦和不易。作为军人的孩子,我要向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叔叔、阿姨看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作者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五中初一学生,本文指导老师王丹)
2021年7月,我从海军军医大学毕业,没想到离开学校后,第一段军旅生涯有幸从国内唯一一艘万吨级医院船开始,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和平之舟》播出期间,战友们都在剧中寻找熟悉的身影,我心中涌出强烈的羡慕。虽然我没有参演,但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大家看到电视剧场景中的小艇吊放、吊篮换乘等操作是由自己亲自完成的,内心的自豪之情汹涌澎湃!
13载岁月,13年风雨,“大白”在朵朵浪花中留下一串串壮美航迹,谱写出一篇篇动人诗篇。我也将用己所学、尽我所能为她贡献力量!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军医陶晓玉
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充满对和平的向往,承担使命,献出大爱……这就是和平方舟。剧中,军医张渡航摘下防护口罩,救援有抗拒心理的孩子时说“我是个人,我是个人”,那一刻,似乎种族、语言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当孩子被成功救治朝军医敬礼时,瞬间让人“泪目”。这一幕幕场景让人懂得和平方舟存在的意义,她救死扶伤、奉献大爱,她守望和平、承载希望。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中士牛超群
观看《和平之舟》,内心澎湃激荡,因为这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更因为剧情展现了中国军医的信念与仁心。《和平之舟》中,男主角张渡航看到遭受台风袭击后满目疮痍的威利,没有退缩,而是迅速建立野战医院,救治当地群众,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在走向世界一流军队的路上,我们要不断苦练本领,扛起肩头重任。
——92899部队中士包涵亮
《和平之舟》热播时,整个营区都在谈论这个话题。晚饭过后,大家整齐地坐在电视机前,盯着时间等待开播。画面中,飘扬出一面五星红旗,一艘大白船劈开巨浪坚定驶来——是的,正是和平方舟。
最耐得住寂寞的,是辽阔的大海。褪去靓丽迷人的城市线,望不见“漂浮”在水面的一座座海岛,剩下的便是人与大海的共鸣。望不到边际的大海,远方似乎藏着更多美好憧憬,让人萌生更多铿锵誓言。感谢《和平之舟》,为我的梦想增添了色彩,使我的初心更加坚定,也为军人群体赢得了更广泛的尊崇。
——92713部队上等兵杨浩然
我是在海军大院里长大的“海娃”。2021年11月,妈妈带着我和弟弟看了电视剧《和平之舟》。我觉得“大白”上的海军叔叔、阿姨勇敢救治病人的故事特别了不起。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外国病人做手术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勇敢、有爱心的人。
——南京市海英小学二年级学生谢頔行
(92118部队宣传干事江豪文对本组文章亦有贡献)
编辑/张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