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长!我叫宁国琳,这是我第三次报名参军,因为年龄原因,这次报名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军机会了。”
“为什么想当兵?”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没有从军的经历是一种遗憾。还……还有……”
“大胆说!”
“报告!我男友是一名退伍军人,我真的很向往他描述的地方。”
2021年,中秋佳节刚过,湖北省武汉市新兵役前训练现场,女兵宁国琳给接兵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
宁国琳的男友叫张圣浩,来自于湖北恩施。
2018年征兵季,湖北医药学院激扬奋进的征兵宣传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互不相识的大四学生张圣浩和大二学生宁国琳都走进了学校征兵现场。
“她是广西玉林人,说话有点口音。那天她穿着一条蓝色牛仔连衣裙,眼睛又圆又大,一脸真诚又渴望地望着征兵办的同志。”对宁国琳的第一印象,张圣浩记忆犹新。他主动和她攀谈,并协助她填写各类表格。一来二往,二人逐渐熟络。
2018年9月,张圣浩如愿成为驻沪陆军某旅特战队员,宁国琳却因视力问题与梦想失之交臂。
他参军出发的那一天,她前去车站送行。
2018年9月24日,张圣浩入伍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连队允许新战士给家里打电话。
张圣浩先把电话打给了宁国琳:“我想你……”鼓足勇气说下几个字后,他又失语了。
“我等你!”电话中传来宁国琳干脆的回音,而后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琳儿,见字如面!我在这里虽然累,但有爱相随,一切皆好……”他与她保持着书信来往。
陪伴是缺失的,爱情是真挚的。宁国琳大多时间都理解男友,因为她和他一样热爱军装。但她还是有些疑惑:“部队真的那么忙?对手机管理有那么严格?”所以,她偶尔闹闹小情绪。
在信中,张圣浩会将魔鬼般的强化训练描述得令人向往,不仅强健体魄、精神昂扬,而且遇事也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总之来当兵是“赚”了。
宁国琳还额外表扬他:“通过来信,发现你的语言组织能力越来越强,字越写越漂亮,人越来越成熟。”
2019年征兵季,宁国琳再次报名,又一次落选。
2020年9月,张圣浩退伍回校继续学业。因为那天有考试,宁国琳没有去接站。一下火车,张圣浩便直奔学校,首先去见宁国琳。
此时的张圣浩已与两年前大为不同,他身板挺拔、神情刚毅,说话铿锵有力,眼神坚定有光。
久别重逢,他们一起吃饭、散步、看电影,陪对方完成许多以往未做的小事。张圣浩聊的最多的还是部队,讲战友间的深深情谊、演训场的激情飞扬……宁国琳很好奇,部队有那么大的魅力?她内心深处那份想当兵的激情再次被点燃。
“我走了,他会等我吗?”纠结中,宁国琳拿起手机打电话给张圣浩:“圣浩,我想去当兵。”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圣浩,我知道这个决定对于刚刚团聚的我们来说,有点艰难……”
“琳儿,有谁能比我更懂你心中对部队的向往?部队的苦我清楚,我心疼你。但我是一名退伍老兵,我支持你的决定。两年,以前你等我,今后我等你。”
跑步锻炼身体,做仰卧起坐、俯卧撑……在张圣浩的帮助下,宁国琳为当兵做足准备。2021年9月25日,她如愿以偿穿上橄榄绿,戴上大红花。
汉口高铁站,宁国琳即将踏上去往江苏某地的列车。同一个车站,两次送行——只是他们互换了身份。这次,张圣浩专门穿了一件有军旅特征的短袖体能服。
“帽檐前缘要与眉同高,身体前倾,双腿夹紧……这军姿有进步。”张圣浩抓紧点滴时间给宁国琳纠正动作,叮咛中充满鼓励。
“集合,准备登车。”接兵干部吹响了哨声。二人双拳相击,随后五指相扣,宁国琳突然不说话了。
张圣浩赶紧说道:“当兵的不能轻易哭哦。”
宁国琳被逗笑了。这一刻,面对穿上军装的女友,张圣浩不再只是她的恋人,更是她的战友、“班长”。
上车刚入座,宁国琳突然起身跑向车厢门口。
“张圣浩!”
“到!”
“等我回来!”
“是!”
列车驶出不久,“嘀”,手机提示音一响,张圣浩收到了一条消息:“如果我没有回你消息,那就是我上交手机了,请记得我爱你。”这时候的她,已经理解了那时的他。
来到武警某部新兵训练基地后,宁国琳刻苦训练,射击成绩尤为突出。在新兵中队举行的第一届军事运动会中,她采用张圣浩指导的合理呼吸、科学分配体力的方法,获得了女子3000米第一名,并在军事全课目男女总排名中名列第五、女兵排名第二,获得了“精武尖兵”称号。一次打靶归来,路过警容风纪镜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仿佛看到了新兵时的张圣浩。
“成为你,才懂了你;穿上了军装,才懂得了军人。”那一刻,对宁国琳来说就像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主人公感言
国琳是我的女朋友,更是我的战友。《我用准备打仗的方式致敬青春》中唱道:“如果所有年轻人都去种植玫瑰,还有谁来守卫家乡和平的谷穗?”我和国琳愿意用紧握钢枪的方式守望爱情。
——退役军人张圣浩
(作者单位:武警某部)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