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辉,周泓宇,吴绍伟,万小进,杨 明,张玉涛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2东营市瑞丰石油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油井高含水带来的老油田稳产、油田节能减排等问题已非常严峻,其中治理难度较大的水平井高含水问题尤为突出[1-4]。南海西部油田高含水、特高含水油井占比已达68%。其中,水平井的高含水占总数的55.80%。目前不仅面临油田高含水治理难题,更直接面对水驱油藏水平井控水治理的业内难题。
自适应流量控制装置(AICD),被广泛应用到水平井的生产中,尤其是海上油田多为长水平井,其“趾端效应”突出、边底水锥进现象明显[5-8]。利用AICD技术可以延长无水采油期,后期见水后也能自适应调节、均衡剖面,从而降低整体含水率,有效的提高了油气井的收采率及寿命,因此AICD对石油开采具有重要意义[9-11]。
南海西部油田再生产井原油黏度较低,普通AICD对其控水效果不是很好。目前,专门针对低黏度原油的相关研究还未有[12-15]。因此设计开发一种适用于低黏度的AICD控水阀具有重要意义。
AICD的内部结构设计决定了其控水性能的好坏,笔者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黏度原油的AICD结构,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方法进行数模,为控水阀的设计和优选提供依据。对新型控水阀进行物理模拟试验,以水、低黏度原油介质为样品模拟井下生产状况,并进行不同含水率试验,通过对比油水压差比,验证控水阀的控水性能。
为解决上述高含水及原油黏度较低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黏度油的AICD控水阀。该设计基于流体力学沿程摩阻理论与流体旋涡理论,利用油水雷诺数不同来选择不同流道,即流体惯性力和黏滞力的平衡关系来改变其流体导向行为,油趋向于选择通向出口的更短流道,产生阻力小,易于油的流动,水与之相反。
新型低黏度AICD控水阀设计如图1所示,该控水阀主要由两级择流器和一个旋流器构成。择流器由直流道和圆弧流道组成,旋流器为圆盘型,上一级流道与旋流器相切。因为水的雷诺数相对于油较大,所以在进入择流器时,大部分水将保持原始的流动方向进入圆弧流道,而油的雷诺数相对较小,大部分油流经直线流道。通过两级择流器的作用,大部分水走最长的路径,即两个圆弧流道进入旋流器。而大部分油会走最短的路径,即两个直线流道进入择流器,路径的长短决定了水的沿程摩阻大于对油的沿程摩阻。进入到旋流器后,沿圆盘进行高速旋转,而油更大程度上直接流向出口,从而对水和油产生不同压降。两级择流器和一个旋流器,充分放大了油和水的黏度差异,实现控水稳油的效果,使其更适用于低黏度的原油。
图1 AICD结构示意图
新型AICD的结构较为复杂,难以用理论计算直接验证,因此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控水稳油性能进行模拟研究。
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零件图的绘制,建立如图2所示的AICD的3D模型,其结构与尺寸与试验用实物完全一致。
图2 AICD三维模型示意图
对AICD的3D模型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定义入口、出口(模型左侧为AICD进口,圆盘中心为出口)。确定计算区域,设置边界条件、流体物理属性(流体密度、运动黏度),最终得到新型低黏度AICD控水阀的流道网格几何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AICD流道网格模型
设置初始边界条件如下:入口流体的质量流量为10 m3/d,出口压力为静压;流体为清水、原油,流体性质如表1所示,流动方式为层流、湍流。
表1 模拟用流体性质
根据上述设计的模型,利用Flow simulation进行模拟求解和模拟结果输出,得到相同流量、不同流体性质条件下AICD流场的压力分布云图(图4)和速度分布图(图5)。
图4 压力分布云图
从图4、图5可以看出,水的过阀压降远高于油的过阀压降。水相在旋流器部分发生旋转,产生较高的旋转速度;油相在旋流器未产生明显的旋转且速度相对较低。
图5 速度分布流线图
控水阀性能模拟试验装置主要由齿轮泵、电机、电加热装置、控制柜、水箱、油箱、旁通阀、回压阀、安全阀、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AICD试验工装、管线及相关配件组成,其流程图如图6所示。利用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流量计测量进入模拟装置的压力、压差和流量,通过对比压差—流量关系来评价控水阀的控水效果。
图6 实验装置流程图
按流程图连接设备,试验装置连接完成后,以清水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转正常、管线无刺漏后装入控水阀。试验前进行密封性验证,启动柱塞泵,对实验装置试压6 MPa,稳压5 min,压力未出现下降视为合格。
开始试验,启动齿轮泵。调节齿轮泵的频率,记录通过控水阀的流量值、压力值及压差,即完成一组数据的录取。针对每一种流体,压力取值范围最低小于0.5 MPa,最高大于2.0 MPa,测试数据点不少于5个,记录并做数据表及曲线图。更换流体样品,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全部试验。
3.3.1 单相油、水试验
按照试验流程,对新型AICD控水阀进行单相油、水试验,试验流体为黏度1 mPa·s的水和10 mPa·s、15 mPa·s的轻质油,对比AICD对不同性质流体的压差—流量关系,并绘制出压差—流量曲线,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相同流量条件下,水通过AICD控水阀产生较高的过阀压降,油的过阀压降远低于水的,随着油的黏度增大,产生的过阀压降降低。新型AICD具有控水稳油效果,并且适用于低黏度油。
图7 AICD单相试验压差—流量曲线图
3.3.2 不同含水率试验
在15 mPa·s的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配成含水率为20%、40%、60%、80%的混合流体,验证不同含水率条件下AICD的控水稳油特性。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压差—流量曲线,如图8所示。
图8 AICD不同含水率试验压差—流量曲线图
由图8可知,在相同流量条件下,纯水的过阀压降远高于纯油的过阀压降,并且随着混合流体介质的含水率体积分数的增长,新型AICD的流阻增大,产生的过阀压降增大,向纯水靠近,因此新型AICD具有控水稳油效果。
(1)设计了用于低黏度的控水阀,并对控水结构进行了分析,该结构能充分放大因油、水性质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实现控水稳油。
(2)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新型AICD的工作原理,不同流体通过不同的路径,产生不同的效果,清水通过较远路径并产生高速旋流,流出限制高,轻质原油通过较近路径,流出限制低。
(3)通过性能测试试验,得到新型AICD相同流量下,清水通过AICD的过阀压降是15 mPa·s轻质油的3倍以上,验证AICD具有控水稳油效果并适用于轻质原油。
(4)根据含水率试验表明,随着混合流体介质的含水率的增长,新型AICD产生的过阀压降逐渐增大,接近于水的过阀压降。证明新型AICD具有自适应能力,无需人为控制,实现半智能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