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00后”生源现状的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1-12-29 07:27严灵灵
中文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院校旅游高职

严灵灵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扩招大背景下,有部分专业招生却遇到了瓶颈,报考人数少,完不成招生计划;即使录取报到率也有问题。旅游管理专业便是其中之一。从近年统计数据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招生规模及人数都在萎缩。究其原因包括:学生生源进入“00后”时代,个性鲜明择业观变化较大,对服务性行业的认知接受度下滑严重;另外,经历了2020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冲击,旅游行业遭受的打击直接衍生到了学生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信心。

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所需要的旅游人才也与日俱增。根据调研,去除人口数量下降导致的生源数量变化这一因素,旅游管理专业的困境包括入学前困境(招生困难)、学中困境(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短板)、学后困境(择业就业的迷茫),三阶段困境形成的非良性循环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萎缩(如表1)。我们不得不思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转型升级。

表1 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危机

根据麦克思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如表2),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导游专业也在此列。导游是旅游管理专业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应该对旅游管理专业敲响警钟。

表2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红牌专业

根据对现阶段“00后”择业调查访问显示(如表3),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毕业生所选择的热门专业,理工科类大多集中在电子应用技术、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新型应用型行业;文科类则集中在学前教育、国际贸易、应用医学等热门行业。过往80、90后选择的热门比如理工类的机械制造、传统化工,文科类的旅游管理、文秘等均未上榜。这也从反映出“00后”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对电子通信、新能源新智能、国际金融等专业比较热衷;对传统观念里的基础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接受度较低。

表3 常州高职园区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数五年变化表

旅游管理生源数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在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学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认为旅游管理就是做导游,是伺候人的工作,不愿意去学去做;另一种会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视线就落在“管理”两个字上,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相关知识,这就造成某些学生认为学科十分高大上,对就业的期待很高,认为自己是学的“管理”,毕业出来就是要做管理人员。而旅游行业的强实践性使得企业方面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排,都是要求先从基层做起,从最基础的服务人员做起[1]。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很难达成,甚至出现某些毕业生宁可不就业也不愿去基层的现象。

从企业层面来看,根据对旅游管理专业直接关联企业的相关调研(如图1),旅游企业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评价也较为一致,薄弱方面主要包括实践经验缺失、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强、抗压力不足、讲解能力不足等几方面。造成这些原因的既有在校阶段学生课程设置短板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原因。企业需求也在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做出升级[2]。

图1 旅游管理专业关联企业的调研

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五所高职院校有四所开设有旅游管理(包括旅游英语、酒店管理)专业,面临同样的困境。四所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困境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究旅游专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转型升级的对策。引起一些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改善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尴尬局面,丰富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内容,为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旅游这一国民支柱性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三、旅游管理专业生源下降原因分析

“00后”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在深度数字化环境下长大,他们在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深度学习与思考、多元文化吸收与包容、创新力与创业精神方面尤为突出。投映到旅游管理专业大体呈现出以下特点:积极乐观追求个性、对实践类课程比较热衷、对行业心理预期过高、对吃苦准备不足、两极分化严重。与80、90后相比,因为生活条件的富足,“00后’学生更注重自我享乐,对基础性行业、服务行业不愿涉足;由于“00后”学生较早接触互联网,受网络、自媒体等影响较大;对创新创业有着比较大的热情;更有勇气去尝试;互联网的拜金、暴富等思潮倾袭年轻一代,而现实的不如意、巨大的落差以及无法一步就获得“成功”的现实,造成“00后”的失落,部分学生索性变成咸鱼享受当下。

所以总结起来从外因看,旅游管理生源数量下降主要包括以原因。第一,人们对旅游管理认识不够,认为学习旅游管理就是做导游;第二,行业口碑太差,学生及家长不认同本专业;第三,行业从业人员入行门槛较低,学生认为没必要学这个专业;第四,物质条件的提升使得“00后“不愿意从事基础服务性行业。

从内因上看,主要包括以下原因,第一,旅游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学校的软硬件不能完全跟上行业变化;第二,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后;第三,自媒体时代学生反馈对周围的影响[3]。

四、旅游管理现开设主要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在新的历史时期,旅游管理学科要与时俱进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实现学科教学的突破发展。一是构建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二是大胆创新改革,调整已经显得传统老套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课程。

1.现主要开设传统专业核心课程(如表4)

表4 传统专业核心课程表

2.新开设课程可行性分析

经过对旅游管理学学生的初步调研及访谈,基于“00后”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衷,在深度数字多媒体环境下长大,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新开设课程因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如表5)[4]。

表5 新开设课程的考虑因素

3.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如图2)

图2 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图

五、旅游企业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对现阶段旅游企业的调查访问,业内最注重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如图3)所示,这可作为旅游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参考。特别在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人际沟通等方面应相应的设置。

图3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图

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1.入学前阶段

在当前教学中,旅游管理专业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00后”的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投报专业前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就是做导游、服务员,都是伺候人的不愿意报考;报考的学生在就业中不能面对自己作为服务行业需要有投入基础进行学习与历练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是高校毕业生,理应得到更高的职位,获得更高的薪水,这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形成最重要的阻碍。抓住扩招机遇,既要全面撒网,又要针对性宣传。结合本课题论证的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宣传时强调本专业设置有契合“00后”需求的课程,激发其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绝不是只有做导游一个出路,有多元化发展的机会。招生时以中国五大都市圈之一长三角都市圈吸引外省考生、以“苏南经济强市”定位吸引本省考生、突出科教城高职园区集群优势。

其实旅游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高校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情况,专业发展方向等都做出合理的预估与宣传,并且将这些内容都直接告知学生和家长,使学生及家长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形成准确的认知,理性填报志愿。

2.学中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实践环节的意义,推荐教学的全面发展。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能够对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做出评定,最终由学校教师随机抽查等,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

2.1 调整课程结构、增加能吸引“00后”注意力的创新创业型课程。“00后”生活在数字多媒体时代,受互联网影响较大,对多媒体类有较大兴趣;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的广泛性本就需要设置多元化课程。例如,自媒体拍摄及推广、抖音制作及运用、摄影技术等,而不仅仅是传统旅游类课程。

2.2 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去除华而不实的理论类课程。转型升级后的课程将依托校企合作、以项目为导向,加大实践教学。通过与旅游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项目进行旅游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5]。

2.3 增加满足“00后”需求的具备时代感、时尚感且与旅游行业关联的实用型课程。时代在发展,旅游行业也在飞速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旅游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紧密、人们对时尚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在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要顺应时代潮流,可开展例如品牌故事、国际商品潮玩等课程,让学生感知到旅游管理课程的时代性。

2.4 常州高职园区旅游管理专业SWOT分析(如图4)。

图4 常州高职园区旅游管理专业SWOT分析图

结语

期望通过对“00后”的性格及学情分析,将现有课程更新换代,核心且必要的专业课程转型升级、被证明已经不适宜开设的课程进行淘汰、与行企业关联度较高且能激发“00后”兴趣的新课程大胆设置、创新创业及实践类课程设置比例应增加;通过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转型升级,缓解旅游管理专业困境,满足“00后”旅游管理学生的专业及素质培养需求;通过多方联动,发挥常州高职园区的集群优势,扩大常州高职园区旅游管理专业的影响。

猜你喜欢
院校旅游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