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研究

2021-12-29 15:56余世国
科学咨询 2021年24期
关键词:劳动小学生家长

余世国

(甘肃省庄浪县南坪学区 甘肃浪庄 744600)

最近,对某县200多所农村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其劳动课程安排、劳动计划、劳动教师配备、劳动资金投入、劳动基地建设、劳动教育评估等各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归纳。

一、学校没有劳动课程安排

(一)主管部门没有劳动教育规划

上行下效。主管部门统领示范性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下面各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制订详细的小学劳动教育计划、劳动教育实施规程、劳动教育实现目标、劳动教育保障措施、劳动教育考核评估办法等,是教育主管部门从顶层设计解决辖区内各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制度依据、政策保障和统一规范。然而,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至今没有出台任何适合于本地区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系统性方案,导致基层小学劳动教育因无章可循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学校教学没有劳动教育课程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劳动教育要有课程依托和时间保证,才能落到实处,并规定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时间每周不能少于1课时。本意见还重点强调“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的内容,各校必须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要设立必修劳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实行公益劳动周制度,同时还强调在其他课程中融进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然而到现在为止,大多数农村小学还没有可依托的劳动教育课程,导致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仍然处在上有政策下不执行的停滞状态。

(三)学校教学没有劳动教育教师

教学相长。在缺乏系统性劳动教育规划设计与教材的同时,广大农村小学没有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即师资力量匮乏,也是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难以付诸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某县20多个农村小学的调查中,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师资队伍薄弱,常规教育教学难以维持,更不必说劳动教育教学的增开。近年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集结于县城学校,致使教师队伍分布出现极大不平衡:在县城小学里教师人满为患,校舍资源供不应求;在乡下小学里教师不足,一些课程教学还需要一人兼多职,才能勉强维持正常教学运转。

(四)学校教学没有劳育基地

劳动教育基地是农村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场所保障,依照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布局,以及劳动教育教学内容设置、教育目标规划、配套设施和规模大小进行建设适宜实用的劳动教育教学基地,是劳动教育课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在走访某县20余所农村小学的时候发现,大多数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没有任何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计划,学校劳动教育教学基地建设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家庭没有劳动任务计划

随着物质资料的日渐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富裕,加之前几年计划生育政策比较严格,独生子女现象特别普遍,家长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娇生惯养问题更加突出,什么事情都是父母替孩子包办,甚至出现了姐姐替弟弟上学做作业的笑话,导致孩子生活性劳动、家务性劳动、简单生产性劳动脱离,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十分常见的心灵手笨现象,将来走向社会困难重重。

(一)家长包办孩子生活性质劳动

最近,研究组特意设计了几个问题“你是否自己洗衣服?”、“你是否打扫房子卫生?”“你会做饭吗?”,对100名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即使是中高年级学生,自己洗衣服的比例没有超过20%,经常打扫家庭卫生的学生比例不足25%,会做饭的学生更少,仅占6%的比例。对于9~12岁的学生来说,洗衣服、打扫家庭卫生、做饭都属于自理性独立生活能力方面所必需的劳动。可是,这些劳动都被父母替他们包办了,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这对孩子将来独立走向社会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二)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让学生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就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独立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尊重劳动、坚持劳动和完美完成劳动任务的各种劳动素养。最近,课题组设计了“父母经常要你们干家务活吗?”“父母经常让你们干哪些家务活?”的问题,对10所农村小学8~12岁的50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干家务”的仅有7%,其中打扫房子卫生的占5%,干其他家务活的占2%。可见,父母溺爱孩子,甚至舍不得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想让孩子在幸福中生活,但最后只能让孩子失去劳动锻炼的机遇而已。

(三)家长不让孩子参与义务劳动

义务劳动是不计报酬自觉自愿参加的社会公益劳动,比如义务植树活动、打扫社区卫生、给敬老院老人打水洗衣等,经常参加义务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具有社会责任心、尊老爱幼等家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可是,调查组问卷发现,家长主动引领孩子参加公益性义务劳动的比例几乎为零。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三、学生的劳动素养难以形成

劳动创造价值。小学生及早参加劳动锻炼,能够强健体魄,促进心智发育,养成坚毅品格,学会独立生存能力,培养自信、担当精神。劳动素养的形成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学校、家长、社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在孩子教育中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取得明显实效。

(一)学校里学生没有劳动的机会

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农村小学给孩子劳动的机会非常少,在“唯分数论教育”的指挥棒下,大量的学习时间代替了劳动时间,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完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每周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任务。因为怕安全问题,有些学校甚至连正常的义务植树劳动都不敢组织,使小学生的劳动能力进一步弱化。

(二)家庭里不给学生劳动的机会

为探明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锻炼的态度情况,课题组对30多所学校60余名家长进行了访谈,有60%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接受劳动教育还有些早,等他们长大以后就会自然懂得劳动;有20%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把文化课学好就是,劳动教育就再无必要;有15%的家长以为,对孩子及早进行劳动教育,让他们懂得劳动、学会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好;有5%的家长甚至认为,劳动教育会影响孩子文化课程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从这份调查结果来看,赞同对孩子从早进行劳动教育的家长仅占15%,这就意味着有85%的孩子会失去劳动锻炼的机会。

(三)社会上学生很少有公益劳动

孩子的教育成长成才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强大合力的作用,因此卫生部门、生态部门、民政部门以及少儿社团等各类公共部门和组织都要长期关爱小学生健康成长问题,并能随时与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机会、提供接受良好劳动教育的场地空间,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能够经常性接受适宜的应有的劳动锻炼,培养他们健全的品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课题组就小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劳动教育问题,走访了小学周围的妇联、工会、卫生、文化、环保等部门,当问及“是否参与了给某小学提供了义务劳动教育便利”的问题时,他们都以摇头作答。可见,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加强针对学校、家长、社会、学生关于劳动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多方形成共识,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为今后劳动教育课程的正式落实做好坚实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失去劳动机会的学生干什么

课题组就“失去劳动机会的小学生会去干什么?”的问题,对10所农村小学50名9—12岁的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玩手机游戏的有20名,占总比的40%;玩手机抖音的有8名,占总比的16%;手机听歌的7名,占总比的14%;手机看电视的有10名,占总比的20%,玩其他的5名,占总比的10%。根据此项调查数据发现,小学生玩手机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当然把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对孩子课业成绩的提高是有一定帮助作用的。可是,把手机作为玩具并产生过度依赖的时候,就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玩手机过度,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的作息时间,并造成眼睛高度近视和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玩手机过量,就会产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占用小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正常学业的完成;无度玩手机,低俗的、不良的信息会玷污小学生纯洁的心灵,甚至把他们引入歧途,或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猜你喜欢
劳动小学生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