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国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阳江 529500)
核心素养是一个丰富多维的内涵,核心素养培养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完整的人,它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体现了全方位的素养。作为提升素养重要载体和过程的文学鉴赏课,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也是情感审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重塑和熏陶的过程。那么,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正能量引导呢?笔者试以先锋派小说《你别无选择》为例,从中选取9个细节,在引导学生鉴赏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渗透真善美的正能量理念,实现三观的重塑和熏陶,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
原文细节1:
宿舍里夜晚十二点以前是没有人回来的。全在琴房里用功。
老师引导解读:
小说里这个大学的学风很好,学音乐的在琴房扎实训练基本功。古人云:“切实功夫须从难处做去,真正学问都从苦中得来。”他们在琴房用功,那么我们中文系用功的地方在哪里呢?应该在图书馆。他们是在琴房大量练琴,我们是在图书馆广泛阅读,这是基本功的积累,是骗不了人的功夫。
原文细节2:
第二天,李鸣就到王教授那儿向他请教是否可以退学。……“你老老实实学习去吧,傻瓜。你别无选择,只有作曲。”
老师引导解读:
此处可以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王教授的“嗯”字背后有哪些丰富的内涵。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几层意思:(1)你接着说,我在听;(2)不置可否的态度。我不表态同意,也不表态反对;(3)对你要说的话不意外。可能王教授对于这种学术见多了,对策了然于心。甚至对于学生这种苦恼自己年轻时也经历过,非常理解,不感到意外;(4)师长对晚辈的无奈、理解、宽容。我也知道你心里很纠结,年轻的时候总有很多想法,其实都是在瞎折腾。好吧,谁没有年轻过呢?(5)心里早就准备好怎么答复。纵使你说出再多的理由,我也只有一个答复给你:你别无选择,老老实实学习去吧。
这段精彩的对白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字含义的丰富,人的内心情感的丰富。也充分反映了我们这门课的学科特点。一谈到文学作品,就会谈到人的心理,往往涉及心理学、历史学、美学、哲学、人类学等交叉领域。因为“文学是人学”。这就要求我们中文系的学生,要下功夫提高阅读量,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泛读讲究博览群书,触类旁通。精读则需要一门深入,长期薰修,比如经过几千年沉淀流传,还在滋养人类精神世界的《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等等》这些经典是值得花时间精读的。
原文细节3:
人家已经干过了不可企及的事,你就不要想再去干什么新的了,……反正模仿巴哈不会受到方向性抨击。
老师引导解读:
大家对这段文字感觉怎么样?
很饶舌,莫名其妙又觉得很诙谐幽默。充满了戏谑、嘲讽、调侃的味道。有点像20世纪90年代末周星驰电影的台词。
应该说,这种语言形式跟我们之前学的那些小说很不一样。以前的那些小说,像《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之歌》等等,语言都很庄重,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意思在里面。而《你别无选择》里面这种夸张、冷幽默、嘲讽的笔法显然模仿和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写法,在80年代现代派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这种小说的确显得非常地超前。
当时批评家魏威这样评价这部小说:“这部才气横溢的中篇是难以用传统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来予以鉴赏、框范乃至臧否的。”也许正是因为它难以用传统的美学原则来衡量,正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反常很多矛盾的地方,这部小说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美学内涵,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讨论空间。
曾任中国作协主席的王蒙认为:刘索拉的小说在1985年出现是一个先锋性的,并非偶然的现象。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具有一种不满足的、勇敢探索的深长意味。王蒙讲到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这一处这是小说的语言形式方面的例子,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情节内容上的例子。
原文细节4:
入学的时候,也不知是哪位用功的大师每天早晨四点起来在操场上吹小号,……所有人的感觉才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老师引导解读:
像这种情节,如果我们以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可能会觉得很反常,很不真实。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又是最为深刻的“真实”,通过这种夸张的方式,反而强化了小说人物的形象。
所以美国的一个学者鲁道夫说:现代派艺术之所以引起了哗然与骚动,并不只是因为它的新奇,而是因为它所显示出的扭曲和张力。但是,如果它所显示出的扭曲适合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这种扭曲就不至于使这个人或这一部分人感到不习惯了。
原文细节5:
石白是个心跳本不剧烈但每天去追求剧烈心跳的天才。……那股认真劲只能使人毛骨悚然。
老师引导解读:
石白学习音乐的态度认真,效果却差强人意。原因是什么呢?道德经第一章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说,在无和有、理和事,无限和有限这一组相对的概念里面,在具体事的层面得到的只是有限的边界,在背后看不见的理的层面,却隐含着无限的可能。就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的无名扫地僧,毫无争名夺利之心,轻描淡写之间却参悟了极高的武功,武功境界远远超出了处心积虑偷学少林寺绝技的慕容博、萧远山等人,因为“无欲以观其妙”。也像电影《功夫熊猫》里面,大家争夺的乌龟大师留下的最高武功秘籍写的是什么呢?里面是空白(无)。
(3)槽孔偏斜处理。由于铣槽机铣轮齿宽达2.8m,在铣削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因槽孔中地层软硬不一而导致铣轮齿往一侧偏斜的情况,尤其是在遇到基岩存在陡坡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时可考虑往软岩侧投放块石,通过增加软岩侧的硬度纠正偏斜情况。
原文细节6:
假如在孟野的音乐会上,她必得四处周旋,出人头地,……使身体侧卧倾斜,显出线条来。
老师引导解读:
这段描写很形象生动,也很夸张,耐人寻味。请看文中的描写:“假如她笑,她必得大睁着眼睛,不会使眼睛也随着肌肉抽动而小下来。假如她坐着,只要不是在上课,她必得把两腿扭向一边,使身体侧卧倾斜,显出线条来。”这里主要是一个讽刺的手法,主要是讽刺她哪个方面的缺点呢?做作,虚荣心。前面描写她如何地四处周旋,出人头地,如何地满口成语,滔滔不绝,如何如何地自信。你们觉得她心里面真的自信吗?不,她是装出来的。
庄子讲了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东施效颦,适得其反。效果并不好。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社会的肯定,像庄子讲的东施、这篇小说里写的这个女人这样的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去努力呢?
我们看看祖先对这个问题怎么回答的。《大学》里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诚于中,形于外。”首先要从内心里下功夫,向内修,而不是向外求。《论语》里面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是孔子批评当时鲁国的一些贵族。一个人如果内心里没有仁的美德,而只是在表面行礼,弹奏高雅的音乐,那又有什么用呢?你用错了心,因为你的内心并没有真正的美德,只是在表面下功夫。
甚至西方的思想家白朗宁也有类似的说法:“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人要获得社会的肯定,应该先从内在开始努力啊。你努力提高了自己的底蕴,专业水平,保持了诚敬的做事态度,你的魅力就会很自然地从内而外的散发出来,并且得到他人的肯定。
原文细节7:
小个子低下头,由于老用水擦功能圈把手指都泡白了,像干了好多家务的主妇一样粗糙。森森突然感到这种举动有种神圣的所在。他开始尊重小个子了。
老师解读:
为什么小个子最后得到了森森的理解尊重了?因为他的坚持、执着、信念。一个有信念的人,只要他能坚持努力,开始的时候也许会遭受不理解,但最后总能得到社会的尊重的。思想家艾默生也曾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会抛弃你。”
原文细节8:
“你想让我变成什么?”……“为什么没有音乐的地方?为什么没地方可逃?”
老师解读:
通过这段激烈的对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此刻的心情是很痛苦的。这种爱更多的是占有而非付出,是不安而非信任,是焦虑而非温暖,痛苦而非甜蜜。原因在哪里呢?“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飞狐外传》
原文细节9:
孟野仿佛一下看到几年前的自己,……这也许是结局?也许说不上结局?
老师解读:
当年的幸运儿是谁?今天的倒霉鬼又是谁呢?都是孟野。当年的孟野是百里挑一的大学生,今天却被学校劝退,实际上是开除了。
孟野的遭遇充分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里面的“祸福相依”的思想。一件好事也许会带来不好的变化,一件坏事也可能变成前进的动力,最后演变成好事。
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说,一个灾祸降临的时候,也许它后面伴随着好的福运。而福运到来的时候,也许里面隐藏着灾祸的种子。
在淮南子记载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得马——摔断腿——保全性命。是福是祸呢?都不一定。
可见中国古人对于“祸福相依”的辩证思想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从这个祸福相依的思想引申开来,前人提醒我们,一个人即使处在顺境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不敢放纵自己。所谓:“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就像小说中的孟野同学,如果他当年幸运地考上大学的时候,能够常将有日思无日,不骄傲自满,不违反校规,不就能够顺利完成毕学业,而不会被学校开除吗?
也许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祸福相依,顺境和逆境容易发生转化的道理。很多人在人生的旅途中,甚至宁愿经常遇到阻碍,经常遇到各种批评反对的声音,从而使自己不至于骄纵自满,迷失了自己。唐代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就是一个典范,我们知道历史上魏征是一个非常敢言的正直大臣,正是唐太宗能够容忍魏征的种种反对声音,才开创了唐代“贞观之治”的伟大繁荣局面。
古大德说:“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是故圣人设化,以留难为成就。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是故圣人设化,以逆人为园林。”这句话很有智慧,带给我们多少安慰,带给我们多少勇气。这些留难的事,这些忤逆的人,反而能够常常警示我们要谨慎、要谦卑,他们正是以另一种方式鞭策我们更加成熟。
核心素养是一个丰富的内涵,我们培养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人,一个完整的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孙绍振老师所言:“我们的文学史就是对人性探险的历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变得越来越深邃复杂。面对这么丰富的人性,我们不能只有科学客观理性的价值观念,还要有审美的情感的价值观念。”在这堂鉴赏课中,在听取了几位同学自己的鉴赏发言之后,我一共选了以上9个小细节给同学们做示范鉴赏,并在解读鉴赏过程中融入自我的审美情感,力图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三观的引导,实现传统文化提倡的“教人成人”,从而实现核心素养要求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