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 杨玉凤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中心主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马克思主义影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主体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深刻认识,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与理论渊源,回答了步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等重大问题,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也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人生阅历、扎实的文化根基、广阔的思想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博古通今的历史底蕴。
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与个体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提出,与自幼成长过程中家庭的革命氛围息息相关,与青年时期艰苦历练紧密相连,与步入工作岗位后踏实肯干的实践密不可分。家庭是一个人生命开启的起始站,是一个人品格、性情形成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出生、成长于革命家庭中,父母都是坚定的共产党员,都是追求真理的老一辈革命者。父母的工作性质使得他的家庭充满了浓厚的革命氛围,并使其自幼耳濡目染父母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和优良作风。优良的家风为习近平树立远大理想奠定了基础,成为他拥有坚定理想信念与为民情怀的来源和根基。此后,长达7年知青岁月的磨练,造就了青年时期习近平勤学苦思的优秀品质、坚定不移的精神追求、踏实肯干的实践操守、知难而进的英勇气魄。这段艰苦岁月中的读书历练,使得习近平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于他今后成长成才及文化思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孕育涵养了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期间,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视。他在《〈福州古厝〉序》中还特别提出:“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1]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时任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的杨建新谈到:“这是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最重要的一项文化决策,这个《决定》进一步把准了浙江文化建设的方向,擘画了浙江文化工作未来的发展蓝图,在浙江文化建设历史上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2]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庭教育与成长历练,使其对于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为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到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多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与地位。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4]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舞台的深厚根基,更是中华民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发展壮大的支撑力量。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讲话中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1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还是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对于全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即使中华民族曾遭受过难以计数的苦难、挫折与战乱,但依然昂首站立、毫不畏缩,就在于中华文化赋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助推我们走到现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根基。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影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精神特质成为时代发展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思想精髓内核,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华民族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又一次提高到了新的境界与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无论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还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都要被我们合理利用,并且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可行的途径方法,证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内在机理的相互联系与价值融通,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如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大同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辩证思维与中庸之道、文化与社会共生发展理念、个人实践与知行合一等思想理论,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华文化的价值构成与理论形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6]。这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应用,同时回答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了足够的养分,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从革命、改革到社会建设,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益匪浅。
“批判性继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人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7]470-471这也正是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160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16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切中肯綮,沿袭了中华历史脉络并结合时代特征,特别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武装头脑、思考问题,以及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主要的方法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一系列讲话中。
三是始终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的实践积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论述中,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价值意义具有深刻认知,还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和思考认知。他从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出发,不仅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体悟,还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贯穿到自己日常行动的方方面面。习近平到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时,办公室张挂着“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字幅①。他将“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作为自我勉励、为人处世所遵循的信条并融入实践中,成为自我规范与自我激励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两句话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认为一切工作都要尽量简洁处理,要找准问题关键,抓住大事和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习近平后来的施政方针及对各项工作的领导部署。习近平还对地域文化的发展高度重视,例如他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对于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在浙江省工作期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过多次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厚重悠久,再三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9]203从这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要求与实践中,不难看出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方方面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得以形成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启迪,而且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从时代性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列主义文化观、中国历代党中央领导人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是对我们党百年来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根基在于坚持理论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统一,中华民族坚持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与时俱进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从而循环往复不断进步。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比较、推求,最终选择了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从而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弘扬革命文化的理论思想,是出于对我国当前发生巨大变化的国情考虑。他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10]在不忘历史的同时,也需要对当前我国的国情展开新的审视、加深新的思考、产生新的认识。
当前我国的国情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社会性质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8]9三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这就需要我们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关系作为当前发展的主要出发点。四是在国际形势中,我国国际地位依旧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关于我国国情的描述,深刻反映了我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变化和长久性目标,变化的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变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目前的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得我们必须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面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地位、作用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必然选择,更是现实的需求。现阶段我们迫切需要加速转变生产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迫切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迫切需要积极应对西方霸权主义思想、外来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面对当前我国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马克思在研究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时,创立了社会革命理论,回答了为什么发生社会革命等重要问题。马克思的革命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且独具特色,继承马克思革命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二是以实现全人类的精神解放作为最终目标;三是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马克思革命文化观的“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12]51是依据革命现实对资本主义未来发展作出的科学判断,表明了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观的正确性和开创性。“两个绝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3]54-55,进一步阐释了“两个必然”,回答了在生产力革命发生之后私有制阶级革命必然走向灭亡的物质及时间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历史的重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社会主义文化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光辉历程,其形成与发展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4]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才能真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清当代世界局势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的历史逻辑,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
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既有着坚实的理论继承与扎实的文化根基,也包含了创新路径与先进思想,还有着充分的政策依循和鲜活的实践探索,结构科学、逻辑严密、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凡魅力,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展示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展示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行动指南。
注释
①邱然、陈思、黄珊:《“近平同志办公室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228/c64387-29839485.html?d=123,2018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