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微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 401524)
为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居家体育课程学习,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在线教学的指导意见》。文件从七个方面提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高校学生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切实做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实现“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练、不停训、不停赛”。
与此同时,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也逐渐从学校渗透到社区,融入家庭。宅家运动增强体质的功能作用得到凸显。我们不禁思考,体育除了具有增强体质健康的核心功能外,是否能够给学生的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带来一些反思?如何将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理解、感知这类主题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体质并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如何将体育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采取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渗透于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体育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体育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为教育之首,如何将体育课程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去?如何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基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大背景下,笔者试图将“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融合在每一节体育课教学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实现体育文化课程的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德”在体育专业学生素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主动承担育人职责,发挥价值引领的“育德”功能。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家积极采取了限制人员出行及全社会动员等系列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体育育人的着力点是在“育体”和“育心”两方面。一是对身体的教育,指向“育体”;二是通过身体的教育,指向“育心”。“育人”的价值体现在“育体”与“育心”的有机融合。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将二者割裂开来,片面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课程是不充分的、不完整的。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这些健康生活理念既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和重视。更要长期保持,就需要我们把劳动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和体育锻炼等从之前比较空泛的倡导,具化和量化到为引导、管理和服务学生的工作体系当中去。比较而言,“育体”更显性化,“育心”相对隐性化。“育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而“育心”更注重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强健体魄和体育精神是“育体”“育心”综合“育人”的结果,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关键。体育技能的掌握不仅需要参与者的体验与感悟,还需要体育理论的指导,使之合理、安全、有效。体育认知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会体育”与“懂体育”相互依存,合二为一。“会体育”“懂体育”还意味着体育技能向生活技能的延伸及转化,将体育效能拓展到生活的各种体力活动中,使这些活动也合理、安全、有效,从而使体育价值更全面地融入生活。
生命教育是帮助广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它是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关怀学生的生命进程,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三种和谐关系。此次防控是对当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检验与审视,生命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说教,而是在整合知情意行基础上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即将体育纳入生命教育的范畴。此次疫情,更能让教育工作者体会到体育就是对生命和健康的教育,当前,生命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存在缺位现象,即以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为导向的体育教育思想下,忽视了个体差异性生命意识的培育与引领。体育归根结底是“生命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身体教育”层面。学校中的体育通常被单纯理解为身体的教育,而体育所能发挥的作用,可以达到更高的层次。体育通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健全人格、成就使命担当、助力实现梦想,能够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使人的生命更有保障和质量。体育课程包含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属于生命的保障性教育,强化体育中的安全教育,保障生命安全。体育使人的生命更有质量,体育课程包含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属于生命的质量性教育,强化体育中的健康教育,提高生命质量。提升对体育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将体育从身心二元教育提升到生命教育的认识高度。
“以体化德”旨在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价值,也是学校体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系统设计和把握课内外“以体化德”的内容、形式和过程,避免一刀切。“以体化德”是借助体育手段,通过教育过程,使人的体魄得到强健的同时,更要注重把握德育时机和正确引导,体现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完美的教育结果。在这场大疫面前,现实告诉我们要延展生命的长度,在面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奈时,能够直面生死、敬畏生命;要拓展生命教育的宽度,在面对人生挫折和困苦时,能够心存善念,面向世界;要增加生命的高度,在面对人世的丑恶和贪婪时,能够审视自己,自我升华。通过这场疫情的洗礼,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心存大爱、大义、大勇,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拓宽人生的长、宽、高,在逆境和困苦中破茧成蝶,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时代好青年。老师也应该注意这方面相结合的思想,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给同学们灌输一些体育精神文化,更能提高学生的一些体育素养,回归教育性。[1-2]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通过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健康,进而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提升防病抗病能力的目的。医学研究表明,适量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心肺机能和免疫机能。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理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参与体育运动,并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苏联学者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我国在接受“终身体育”思想的同时,对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也提出“终身受益”的要求。终身体育意味着体育要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在从学前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体育课程实施中,要重视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基,让学生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观念。体育隶属于实践性学科,重视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把握好体育学科的实践性特征。
体育本身就具有自信自强、不惧困难,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等课程思政的元素。“健”强调“自强不息”的文化思想。对“健”的理解,是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与塑造美的体型等的功能价值体现,也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精神塑造,表现出刚健有力、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运动能形成健康与健美,不仅能促进和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健康,调节心理、增强自信、陶冶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养成顽强拼搏、团结协助、乐于奉献等良好品格。健美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控制精神紧张和保持心理平衡。减缓情绪紧张,增强毅力,坚定意志,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长期从事体育锻炼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体形体态的优劣和体质的强弱,给自己建立自信和认识社会价值提供机会,从而体验自我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培养良好情绪和情感品质,迁移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去,形成实诚、公正、合作等积极进取、勇敢果断的态度与行为,提高适应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能力,使人心胸坦荡,精神乐观,宽容待人,善于自我安慰,充满生活信心,具有旺盛的精力而且充满活力,充满热情,事业心强并富有责任感。
因为无法参加线下体育教学及活动,全校体育课程教学整体化一、统一体育课程进度安排、全面开展体能练习为主要内容的在线教学,紧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实际状况,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体能练习视频反馈显示,通过学习学生普遍熟练掌握了多种热身与拉伸、核心力量、上下肢爆发力等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体育锻炼方法的储备量,能较好地实现与完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既定教学目标,符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学情,并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健康体质测试水平、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健身小程序“打卡”“线上”挑战赛招募等多种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这也是思政教育工作中“知行合一”重要理念的一个体现方式。另外还可以结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让体育健康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优良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改善目前学生思想政治当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促进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促进。
在线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有效支持学生居家学习,也应达成教育目标。很多高校也将体育课程的内容分阶段安排:第一阶段:提高免疫能力及肺部功能:选择六字诀、八段锦、太极拳等练习。第二阶段:恢复体能:选择徒手力量练习(如箭步蹲等)、拉伸练习、协调、平衡等。第三阶段:加强体能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性、柔韧、平衡等综合练习。要想保持学生们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除了在线教学课堂内容的新颖及在教学互动中用的激励方式、方法外,可以开展在线体能比赛。这些体育项目的训练也可以促进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性格,对于学生的公平观念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是难以替代的。与此同时场景的变换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情绪影响,例如成功时的喜悦以及挫折时的沮丧等,提高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样的体育活动和训练内容,可以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个人素质,强化思政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如下的宝贵精神品质:第一,自信自强、不惧困难。第二,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第三,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第四,精益求精、吃苦耐劳。[3-5]
2015年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以下简称“三走”活动)常态化、机制化。“三走”活动通过开展体育文化节、不同级别的综合运动会、校园专项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其理念更容易被大学生广泛接受,“三走”活动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课堂教学所带来的效果,并且能够做到努力覆盖和影响全部学生。大学生“三走”活动与高校体育文化是互动发展的,大学生“三走”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同时良好的高校健康文化是开展高校大学生“三走”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