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堂革命探索与实践
——以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2021-12-29 12:13陈晓春
科学咨询 2021年3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院校高职

陈晓春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2017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就“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深入阐述,吹响了“课堂革命”的集结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积极践行课堂革命,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使命担当[1]。

一、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现实需要

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学生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和中职学校“3+3”合作办学的中高职衔接班学生、不参加高考被提前招生录取的学生和参加高考正常录取的应届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2020年高职扩招,生源进一步扩大。总体而言,这些学生当中的大部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热情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有些是听不懂,有些是不想学。随着智能终端和网络的普及,游戏、综艺等娱乐活动占据了他们的课余时间甚至是课堂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教师的问题

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层面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要培养素质优良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学生要毕业后就能顺利走上一线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学习的内容不能跟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契合度要高,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而这恰恰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缺乏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频率更快、要求更高。二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做什么,都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来决定并组织开展,强调的还是一个“教”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方,没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设备设施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的普通教室已经具备投影仪、幻灯机、电脑等常规媒体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语文、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但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设施设备还存在滞后性,这在计算机专业表现得尤为突出。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软件开发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紧跟行业一线需求,在课程教学中需要使用最新的开发技术和软件平台,而版本的更新需要硬件的支持,现有设备往往不能满足。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研发、应用的人才缺口日益显现,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对这些专业人才需求,纷纷开设新专业,也会存在大数据课程实训平台、VR实验室、虚拟仿真室等配套的教学场地开发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现象。

二、软件技术专业课堂革命的实践探究

高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授课内容应该满足两个适应性:外部适应性,更好地对接地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内部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2]。这里以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为例,构建以实际企业开发项目为依托、课程理论教学为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线、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为支撑、“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教学。

(一)校企合作重组教学内容,提升师资“双师”素质

与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软件研发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依据企业最新的技术需求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整,设置Web前端开发、软件测试和安卓开发三个专业方向。在华为2019年8月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鸿蒙系统后,社会对鸿蒙生态开发人员的需求大增,及时对专业的课程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华为鸿蒙平台开发,掌握基本的系统编程语言与平台工具。通过创建“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企业提供典型的项目和设备作为教学载体,依据软件开发行业不同岗位的职业标准、岗位知识技术标准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能用、有用和实用。组织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了解行业企业实际情况,学习最新技术与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企业导师全程参与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教学,将行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引入课堂。校内学习结束后,在大三实习期间,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工学交替,体验企业文化,增强感官认识,提升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对口就业,企业也得到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理实一体培养职业能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要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在校期间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高职的学生,在学习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时,对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在组织教学时要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参照企业实际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以理论教学为辅、学生动手实践为主,让学生在体验探索实践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专业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让学生知道,他们平时学习和实践的每一份努力,都可以成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后疫情时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更好提升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可采用的线上课程平台很多,其中智慧职教云课堂(简称职教云)使用率较高。

在教学实施中,使用职教云中的“今日课堂”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的设置。课前,引导学生对视频和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在过程性考核分数中占据一定的权重。课中,根据平台提供的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和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在课件中创建讨论、测验、头脑风暴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达到彼此相互欣赏,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会因为认可一位老师而认真对待这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对发布的任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任务,去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对学生项目开发时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作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指导,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完成任务后,可以去辅导未完成的同学,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后,利用平台中的资源库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分层次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技能实践。

(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提高思政育人成效

自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提升教育目标、铸造教育之魂的重要理念和教改实践[3]。在新生入学后的专业介绍中,就谷歌公司因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而暂停商业往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被禁用美国软件MATLAB等一系列“卡脖子”事件,使学生认识到“软件自主可控”这一国家战略是多么重要,激发学生投身国家高端软件自主化产业、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学习热情,树立起当代青年该有的勇于负责的担当意识。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的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在完成程序设计时遇到的各种程序编写规范问题,引入《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从一位阿里工程师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Java程序开发规范的重要性,自觉践行程序开发的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软件工匠精神。在讲解使用异常处理机制来保证程序的健壮性时,引入全国人大通过立法来解决香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异常处理机制的用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素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上述潜移默化的方式巧妙融合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三、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每一位高职教师都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逐步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现代教学法,加大与现代新技术、现代教学法相适应的课程建设力度,掀起一场向课堂要质量的革命,打造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课堂,使课堂成为有激情、有温度、有智慧的人才培养主战场[4],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院校高职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