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濛
(61889部队保障部卫生科)
2019年3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卫生员思政教育中,教员与卫生员信任关系是部队卫生员教学与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只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学员才能真正“亲其师”“信其道”。[1]因此,把握信任的内涵,明晰如何构建师生间的互信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
信任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他在1900年曾在《货币哲学》一书中提出:在文明社会,利用货币进行交换是非常重要的互动形式,而这种交换没有信任是不能进行的,并特别强调信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力量。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多伊奇的“囚徒困境”实验使得信任开始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引起了广泛讨论。对于信任的定义,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仅列举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观点。罗特认为信任是一种通过社会学习慢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2]卢曼认为信任是复杂社会的一种简化机制,可以弥补信息的不足,帮助人们减少不确定性,带来安全感,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环境。[3]福山认为信任是一类个体或群体的思想信念,使组织内部的人们具备为了某些共同目标而合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能让个人利益服从全体利益。[4]
国内外学者对于信任的分类具有多种观点,如西方学者祖克尔(Zucker)基于信任产生的根源将信任分为基于过程的信任(声誉型信任)、基于特征的信任(社会相似性信任)和基于制度的信任(法制型信任)三种;韦伯将信任划分为特殊主义信任和普遍主义信任,其中特殊主义信任是基于私人交往而产生的信任;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和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从文化习俗的角度将信任划分为高信任度社会和低信任度社会两种。国内学者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更加能够结合中国特色,如彭泗清将信任分为人格信任和制度信任两种,并特别指出关系运作对信任的重要影响;郑也夫分为人格信任和系统信任,并认为中国社会正逐渐从人格信任向系统信任过渡;白春阳分为私人信任和社会信任等。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总体上可将信任分为两大类型——基于信任对象自身人格特征的信任和基于非人格因素的外在环境的信任,即信任的关系途径和法制途径。
思政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念教育,良好的信任关系不仅能够有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青年人生价值,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活力之源。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经济人”,懂得趋利避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个体在行事前都要经过细致的成本计算和利益权衡,以确保其选择的最优性。信任的环境能够为个体减少在权衡对比中所产生的内心波动,帮助个体快速做出决策,从而有效减少时间成本,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人们的交往范围和信息的获取渠道日益多样,高校学生在交往中的复杂程度、内心的焦虑值都有所上升,高校的思想教育也因此面临更大挑战。而信任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决策时因复杂的环境而造成的心理影响,提升主观认同度,从而在思政教育中做到有效的信息传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沟通是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思政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与教育对象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促使他们接受特定的教育内容,进而使之通过自我教育得到提高和升华,逐步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目标的过程。[5]
思政教育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个体性,需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灵活采用各种方式,以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因此,思政教育尽管试图采用整体化的方式,但是却难以达到统一的效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特别在认知上有困难的个体,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信任的环境能够有效地在个体周围形成合力,使通过思政教育树立起正确导向的被教者反过来成为施教人,对个体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形成涟漪效应,从而构成良性的思政教育网络,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丰富的历史底蕴不仅是思政教育的内涵所在,更是思政教育的立足之本。思政教育首先应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弘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校应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等传统思想来进行教育的理念,但同时应当注意到理论讲授式的教育形式上较为单一,而且往往缺乏故事性与画面感,难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而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优势是厚植于我国历史进程当中,很多历史事件耳熟能详,很容易引起共鸣,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天然的信任纽带,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也能够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树立文化自信。
上文提到信任从建立的来源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被信任对象人格魅力的信任,一种是基于组织、社会等外在因素的信任。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发出者,是建立人际信任的主要对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启蒙者,承载了重大的社会期望和责任,因此作为思政教育的工作者,教师务必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知识的拓宽,树立起正确的形象,做青少年的领路人。一方面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在专业领域把握话语权,从而在学生中赢得尊重。另一方面,更应当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通过教师群体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形成良好的氛围,影响学生。
尽管人际信任仍然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信任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陌生人社会必将逐渐取代熟人社会,人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越来越多,必然促使人际信任向社会信任发展。尽管教师的个人魅力非常重要,却容易受到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稳定而持久的效果。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必须要通过系统的、非人格因素的要素来建立,即系统信任。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构建高校系统信任最基本的方式,一方面高校应当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有据,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制度氛围。另一方面应当加强以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将立足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增长其对高校的信任程度。信任是个人对组织(或个体)所形成的持续性的依赖心理,良好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够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更能够影响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思政教育建设。
信任的建立不是封闭的宣教,而是开放的获取,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加深信任程度。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环境,传统的课堂讲授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高校学生内心的认同。因此应当创新思政教育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教育渠道,形成合力,加强教育效果。如可以组织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能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感受志愿服务的无私奉献、互帮互助的精神,直接影响学生对人与人之间互信关系的理解,无形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内涵。另外,对于网络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将网络热点融入思政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思政教育者应当懂得如何通过网络媒体加强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倡导,以及注重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引导,通过院校教育与时政热点的结合使得高校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游说,而是真正有助于把握社会格局的制胜法宝,提升信任程度。当然,网络传媒具有其两面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正确的导向,从而确保思政教育观念的正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