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宏 舒喜平
(华中师范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①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国翻译》2017年第2期。,全球经济要实现新发展必须走合作共赢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是沿线众多国家开放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的宏大发展愿景,将为其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然而,“美国因素”横亘其中,严重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的国际自由兑换,如中美贸易战氛围剑拔弩张②一向坚持“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实施新的贸易壁垒政策,2018年1月22日即宣布对我国部分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国内的太阳能板和洗衣机生产商,2018年3月8日特朗普以保护本国企业、工人和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我国价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美国或将重返TPP③2018年1月25日,特朗普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我将告诉你一个大新闻。如果我们能敲定一个比之前好得多的协议,我会加入TPP”,志在阻止中国制定国际规则。并且,以日本为首的11国冻结了(而不是彻底删除)美国寻求和主张的20多个条款,给美国留下了重返TPP的空间。。面对此种形势,人民币必须实现国际化,以摆脱美元陷阱。当前,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具备自由兑换的基础条件,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有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促使其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信用逐渐增强;金砖国家支持“石油人民币”计划,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正在酝酿之中,“石油人民币”时代的到来对人民币国际化大有裨益。同时,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美元信用衰退,美国危机时刻存在,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渴望本国经济的复兴与繁荣,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当然,人民币“走出去”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诸多风险,人民币能否取代美元成为国际硬通货、中国能否成为经济强国,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人民币兑换风险问题,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长期战略就必须要研究人民币兑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有关人民币兑换的法律制度规范并不完善,学界对于兑换风险的法律防范研究也比较薄弱,因此特别需要对人民币兑换风险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将会逐步扩大,人民币兑换风险也会因之不可避免。地缘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我国人民币兑换的利益,必须加强对人民币兑换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研究。
地缘政治风险主要指政治势力范围之间的政治摩擦对经济和金融合作产生的影响和风险,如东南亚国家的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等因素会给我国的国际投资和金融合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从“一带一路”覆盖的地域范围来看①“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经中亚和俄罗斯至欧洲、经中亚和西亚至波斯湾和地中海、经中南亚和南亚至印度洋,通过建设中蒙俄、中巴、孟中印缅、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经济合作走廊连接东亚与欧洲经济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和印度洋至欧洲、经南海至南太平洋,致力于建设安全高效、通畅的海上运输大通道。,东亚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中间存在的广大经济腹地是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在地缘政治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社会政治动荡的风险弧,存在较大的政治风险。②多数国家都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传统,巴基斯坦即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95%以上的国民都信仰伊斯兰教,其中支派众多,政教关系错综复杂。这些地区大多有着悠久的宗教信仰传统,错综复杂的宗教纷争、教派冲突以及极端主义等严重影响到当地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③参见黄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宗教风险——以巴基斯坦为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加之民主政治不稳定、法制建设滞后及领土冲突不断,安全危机实为常见。而且,宗教风险通常难以预测,其危害往往具有严重的外溢效应,极易对政治、经济等领域造成多重危害,导致人民币在当地兑换出现阻碍,甚至因当地货币贬值而造成人民币换汇的损失。
另外,中亚、西亚等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牵扯多个政治势力范围,日本、美国、俄罗斯的不断关注加大了区域合作的复杂性,加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金融合作基础欠缺,最终可能导致合作仅仅停留在对话协商层面,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受阻。如我国在斯里兰卡投资14亿美元的科伦坡港口城工程项目被斯里兰卡政府暂时叫停,其中即有印度对斯里兰卡政府施加影响的因素④印度一直致力于规划以其为主导的“海洋世界”,同时为了保护其在印度洋的利益,通过实施“季风计划”以反制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且有美国在背后支持,印度即加大对斯里兰卡的项目投资⑤参见唐鹏琪:《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与经济风险——以中国在斯里兰卡的投资为例》,《南亚研究季刊》,2015年第2期。,以抵制我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建设,使得此次合作受阻。“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还是美、欧、俄等国的政治势力范围,美国等发达国家不仅控制了该地区,甚至控制了全球的外汇、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市场,而且把控了国际清算体系、货币基金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及金融市场规则的制定与解释权,其极力抹黑人民币信用,并阻挡人民币国际化。
在传统地缘政治思维的影响下,美国部分地缘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采取反对的态度,以及欧洲部分学者也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负面解读①参见科林·弗林特、张晓通:《“一带一路”与地缘政治理论创新》,《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都给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制造了现实的压力。我国在这场标准与规则的利益之争中,需尽全力“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这场宏大战略蓝图的共赢目标。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在内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人民币兑换中最主要的市场风险就是汇率风险,即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兑换产生的风险。
目前,国际货币金融环境并不乐观,英国脱离欧盟引发英镑、欧元贬值,大量避险资金进入美国和日本货币金融市场,推动美元和日元升值,美联储加息预期更是加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而且国内面临着短期资本持续外流的压力。2015年“8·11”汇改时点选择的不恰当也引起了金融市场的震荡②参见张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历史成就、当前形势与未来方向》,《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虽然2016年年初的“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但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仍客观存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要依靠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四大资金池的融资,货币资本跨国流动将会加速,我国更是投入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涉及交通、商贸、金融、旅游、教育、文化等众多项目,国际货币支付与结算交易的增多势必会使人民币汇兑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
“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创造剩余价值”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69页。,国际资本的流动在对外投资建设中同样需要获得增值,而汇率即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恩格斯有言,“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晴雨计”④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650页。,足见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在反映国际间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基本情况中的重要性。汇率是一个复杂的变量,正如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一样,人民币围绕汇率水平上下波动也是汇率市场的正常状态,但是如果波动幅度过大、高估或是低估人民币汇率,都会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稳定性与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由于汇率的波动,国际投资贸易的结算与收支活动会遭受一定的交易风险,也会增大国际储备的风险。⑤参见周海:《论人民币汇率风险问题》,《北方经贸》2005年第4期。我国企业在对外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中,通过人民币汇兑当地货币以支付原材料、设备等成本费用到企业盈利收入以汇兑成人民币之间存在较长的生产周期,如果国际货币金融环境出现较大的不稳定性,则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在对外投资贸易中,签订合同和实际付款之间通常也会间隔一段时间,合同所规定的结算货币的汇率也可能会发生变化。⑥同上。由于国际投资建设收支过程及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时间差会导致一定的汇率差,其间如果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将会给一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当前虽已不是美元一家独大的时代,但是美元仍是国际第一大结算货币,是国际重要的交易与融资货币,国际运输价格也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美元在国际投资贸易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在绝大多数对外投资贸易中我国企业也是以美元作为结算工具,如果美国蓄意谋划美元贬值,提高美元汇率,则会反向推动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外汇储备和企业盈利收入造成重大损失,以美元作为国际资金借贷同样是如此。
外汇管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买卖、国际结算实行的限制性措施。外汇管制风险主要是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行外汇管制措施对人民币在国际自由兑换中产生的阻碍与风险。
从全球范围内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来看,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其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抵御外汇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而且外汇储备有限,为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防止资本外逃和资本投机以稳定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而实行外汇管制;发达国家实行外汇管制则大多基于应对货币金融风险的考虑。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资本跨国流动的要求逐渐增强,在外汇资金充足、外汇管制成本加大的条件下,外汇资本自由流动将是主要发展趋势。①如2015年1月瑞士国家银行为应对欧元持续贬值的压力宣布取消1欧元兑换1.20瑞士法郎汇率下限的政策,明确放弃外汇管制政策;2015年12月阿根廷取消了持续四年的资本管制;2017年6月份埃及宣布消个人外币汇款每月10万美元的限制,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但是,全球范围内仍有不少国家正在实行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措施,“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下的如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②其中土库曼斯坦极为严格,2015年8月起土库曼斯坦就规定个人换汇规模每月不超过1000美元、每年不超过8000美元,2015年12月起又规定其首都地区只能凭借政府发放的购买券购买美元、欧元外汇,对外汇换购的限制可以说是极为严格的。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无疑会给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营与人民币资金结算带来不利影响,很容易致使换汇进度大幅延迟,导致企业因回款资金不足而严重影响后期的生产投资。③参见张硕:《中亚新兴经济体国家强化外汇管制措施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调查分析》,《金融发展评论》2016年第8期。乌兹别克斯坦自2013年始即禁止居民自由兑换外汇现金,2016年7月1日起更是限制换汇卡兑换现金的使用,在国外交易终端上付款时银行还要收取3%的佣金,不仅延长换汇时间,加大企业换汇成本,更会限制我国企业在当地的生产投资。巴基斯坦同样有着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在“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以及投资利益的驱使下,众多中资企业纷纷投资巴基斯坦的铁路、公路、港口、电站等项目,如果政治局势不稳,政府便会收紧外汇支出(甚至禁止人民币的兑换),即会导致中资企业兑换当地货币以支付原材料等采购款的审批流程大大延长④参见陈植:《一带一路之巴基斯坦调研:汇兑风险难预期人民币受欢迎》,《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11月25日第11版。,影响项目投资建设的进程,加大时间成本。同时,如果因为政局或金融市场动荡而导致巴基斯坦本国货币出现大幅贬值,那么中资企业兑换当地货币更会受较大的汇率损失。⑤中资企业投资巴基斯坦众多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合同中都约定以美元付款的比例最高不超过25%。而且,外汇管制也会导致利润转移的风险,在经营利润输送回国的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各种阻碍,甚至是禁止输送回国或没收。
外汇管制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短期资本持续外流,短期内稳定本币汇率,而且有利于防范外汇违法犯罪,但并非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大量配置境外资产也是为投资保值增值之考虑。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①该定义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给出的并一直沿用的正式定义,包含了法律风险,但是不包含策略性风险和声誉风险。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银行业的结合以及银行业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在提高金融服务业务效率、扩大盈利空间的同时,金融风险逐步从传统信用风险中延伸出新的风险类型,即商业银行即使符合资本充足率要求也会产生因操作而面临经营困境或倒闭的风险。
巴塞尔协议第二次修订时将操作风险列入其中,其重要的考虑即是这种风险类型在银行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较大可能性,而且导致的损失可能会更大,实践中已有巴林银行等倒闭的教训。同样的问题,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推动跨国金融合作与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银行在提供跨境支付等服务的过程中因出现操作失误等而造成损失。操作风险首先即是人的因素直接造成的风险,银行内部员工因违反用工法律、失职违规等,致使员工在提供银行业服务过程中发生操作错误或失误;其次是物的因素造成的风险,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银行金融信息科技系统的更新难免滞后,而且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的不完善很容易受到网络黑客技术或网络病毒的侵犯,或因系统自身的运行故障而导致操作风险发生;再次是制度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我国当前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并不完善,很容易因银行内部操作流程不健全、控制和报告不力、产品服务缺陷、泄密等因素致使银行承担较大的风险;最后是外部事件的因素造成的风险,“一带一路”倡议覆盖的广大国家和地区在自然气候、社会环境、法律制度、法治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我国银行在沿线国家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时容易因外部欺诈、自然灾害、外包商不负责等情况造成诸多方面的损失。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②源自2017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③源自2017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十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金融是关键,金融的合作与发展离不开银行体系的建设,银行作为国际金融合作与发展的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更是需要世界范围内健全银行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
信用风险是指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对人民币信用而言,这种损失主要指因币值的稳定性等因素减损人民币国际信用,从而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自由兑换。从美元崛起过程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对一国货币币值的信任是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④参见韩龙:《美元崛起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10期。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必须要具备国际信用。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人民币必然会扩大在沿线国家的使用,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将会成为其重点关注和考虑的问题。据2015年8月财政部提交给人大的报告显示,因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实施的大规模刺激计划与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仍然存在,地方政府向银行借款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总债务规模已达GDP的37.7%,企业同样是借贷经营,众多产业产能过剩,公共债务与企业债务占GDP比例都很高,成为继日本之后的亚洲第二大债务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举债经营的状况仍在持续。⑤参见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奥:《金融改革背景下的信用评级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5期。而且,“一带一路”建设拟投资和在建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每年约3000亿美元,社会负债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虽然这种掌握在民众手中的债务不同于外债或其他金融债务,但是债务大量堆积必然会影响甚至阻碍国内金融改革,间接影响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2016年,标普和穆迪两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即是因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主权资产负债强劲而降低了对我国主权信用的展望,不仅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增大国际融资的成本,而且会影响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另外,“8·11”汇改与我国股市大跌、美联储加息重叠在一起,曾一度引起我国金融市场的震荡,加之人民币自身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短期资本持续外流等因素,也都不利于人民币信用的增强。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尚未实现,沿线国家并不以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对人民币的信用状况了解并不全面,还未完全接受人民币,人民币兑换的金融服务质量也不高,未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充分良好的国际信用,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不敢持有甚至不愿持有人民币,致使人民币兑换受阻。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金融等政策也会给人民币汇兑带来信用风险,甚至通过各种途径诋毁人民币信用,指责我国操控人民币汇率,大谈“唱衰人民币”,诸此之举都会影响人民币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在沿线国家中的使用。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无论汇率高低都将是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强势的霸权货币,我国外汇储备中同样是以美元独大,人民币对美元的依赖性依然较大,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将会潜在地影响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
在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增速下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虽然人民币币值目前较为稳定,信用风险并不显著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7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五个月都有小幅上升,外汇市场供求保持相对平衡,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市场预期较为稳定。201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更是首次主动配置5亿欧元的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资产。,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水平与日元、欧元、美元仍有较大差距,而且人民币主权信用评级并不高,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仅占全球总量的1.1%,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资本大规模流动风险主要是指国际套利资本以投机为目的使一国外汇储备与汇率产生较大波动的风险,即国际投机资本通过炒汇的方式扰乱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市场,造成该国或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甚至导致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索罗斯量子投资基金等国际金融投资者凭借其雄厚的资本量,借助离岸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全球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发展以及一些国家金融法规体系的漏洞,大肆进行国际金融投资活动。泰国即是典型的例子②1997年7月2日,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实施浮动汇率制,在索罗斯等国际金融炒家的攻击下,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一日下降17%,泰国外汇市场与金融市场顿时一片混乱,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及政治腐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整个东南亚,给各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这些国际金融资本流入泰国,在法律框架下开展金融活动,当地企业获得大量资金的同时,资本过度流动所携带的风险也正在一步步推动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国际金融炒家的攻击下,尤其是像索罗斯、老虎等资本量雄厚的宏观对冲基金,对一国货币与利率走势进行投机性投资,很容易摧毁一国的货币金融系统,导致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金融危机。“一带一路”沿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其货币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并不成熟、经济实体并不稳定,当汇率大幅波动而偏离经济实体时就可能是投机者套取利益的最好时机,加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资本自由化程度发展越来越高,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容易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的投机性攻击,未来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兑换不得不考虑这种炒汇风险。
2016年1月索罗斯接受采访时发表“做空亚洲货币”的言论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索罗斯之类的国际投机者对人民币发起投机性攻击基本不可能成功,但此番言论仍然会给人民币带来较大的投机性压力和不良预期。①参见梅新育:《“索罗斯做空中国”风波的最大警示》,《人民论坛》2016年第9期。从反面来说,索罗斯言论正好也能够促进和深化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人民币兑换风险的防范必须首先解决金融法律制度等国内法问题,国内金融法律制度作为人民币兑换风险应对的基础制度必须在体系构建上实现合理的安排,并且能够有效抵御人民币兑换的各项风险。
风险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我党加强对金融工作领导的三项主要任务②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金融工作的三项主要任务,会议还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是现代金融的发展方向,外汇市场体制机制、金融资本管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等方面改革的开展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人民币兑换的各种风险。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人民币汇率风险被逐步放大的现实境况,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需要逐步完善。2016年初的“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但仍需要在更大程度上让人民币兑换主要货币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首先要将汇率风险上升到与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同等重要的位置③参见蒋先玲、王婕:《渐进式汇改背景下的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6期。,重视人民币汇率的潜在风险。其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未来人民币形成机制应该是“以供求为主导、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管理的互动汇率制”④参见张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历史成就、当前形势与未来方向》,《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注重“扩大人民币的双向浮动区间,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⑤参见吴周恒、林峰:《噪声交易、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选择》,《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2期。,让人民币汇率更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决定,充分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与经济发展的实质,并且要预防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向,避免汇率的大幅波动。最后,重视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监管,离岸金融市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受多方监管和规制⑥参见韩龙:《国际金融法前沿问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296页。,这种多元性容易造成监管的滞后与空白,因此需要加强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监管,保持离岸市场供求平衡。
开放资本项目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大使命之一,在深化国内金融改革的同时要逐步减少外汇管制,有限制、有步骤地开放资本账户,同时借助资本项目管制临时回弹机制防范风险⑦参见韩龙:《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障碍透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积极发展并监管人民币离岸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资本项目开放的改革必须循序渐进,要防止国际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入国内进行投机活动。
操作风险是人民币兑换过程中非常常见的风险类型,对于操作风险,首先要完善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涉及金融企业的运转效率,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注重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金融企业从决策科学性的角度来说更需要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应在管理层之间建立规范的内部化管理模式,防止“内部人”控制以及内部管理层“道德风险”的发生。在管理架构以及业务流程的选择上,“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操作风险的控制问题。考核考评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针对金融企业而言,尤其需要正确引导分支机构处理好规模和效益的关系,加强和改善银行审慎经营与管理,重视结构调整和风险防范,将风险控制及内控管理纳入管理层与员工考核考评体系,防止重规模而轻效益。
其次,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涉及业务运作的方方面面,核心就是要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评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把握风险控制点,从而及时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或将操作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小企业的损失。在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如统一的法人管理和法人授权体系、横纵向监督制约机制、重要活动的连续记录和监督检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岗位职责以及生产流程等都需要建立有效的控制程序,将操作风险置于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之下,保障金融企业的正常有序运转。
另外,还要切实改进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加强人员管理,全面落实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操作风险的形成有制度和人的因素,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人员管理的加强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强化风险责任机制,增强风险意识,有责任才有制约,需要通过严格的责任制敦促内部人员积极主动地严格履行职责,尽可能减少因为人为操作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强调要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推动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有健全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只有人民币自身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人民币成为国际硬通货才有保障。
金融监管的实效性在于监管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宏观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溢出效应的不二选择,应以创新宏观审慎监管制度为核心构建现代金融监管制度框架。在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价值目标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的特征相契合,是应对人民币兑换风险的重要宏观措施。与此同时,也需要创新宏观审慎监管制度,从宏观审慎监测制度、监管措施与监管体制等方面着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性集聚①参见韩龙:《人民币国际化重大法律问题之解决构想》,《法学》2016年第10期。,为人民币兑换风险提供全面的制度性应对策略。另外,要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更加重视行为监管,发展综合监管模式,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除了监管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金融监管还需要监管者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金融管理经验,尤其在干部选拔上不仅应重视政治标准,还应将经济标准作为选拔的条件之一,注重监管者金融知识与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培训,并将其作为考核标准,实现监管人员选任与培训的制度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监管者要转变监管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为目标,树立“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实现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与现代金融监管制度框架的有效构建。另外,还要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的关系,避免因政府的强力不当干预而阻碍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金融人才更是稀缺资源。我国政府、企业以重金聘请外国人监督和管理金融行业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我国金融问题的解决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提升本国的金融监督和管理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对国内金融人才及金融系统内部管理人才的培养,积极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规则,加强对国内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并且将金融业务能力与业务素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金融培训与学习的常态化发展。同时,可以利用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中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进行国际金融人才的培训,为国内金融人才提供国际发展的舞台,使其历练出更为综合、全面的金融监督与管理能力。
大数据时代来临,信息的流通价值正逐步催生社会经济的新发展,信息的价值不言而喻。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完善需要强化风险内控机制的建设,首先需要国家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完善的金融等相关信息服务,如通过以金融风险国别报告制度的建立为核心,以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国内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一带一路网等为主要渠道的各种方式提供各国外汇贸易政策信息,拓宽企业获取外汇政策等信息的渠道,方便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对外投资的相关有效信息。
金融风险的发生一定有相应异常经济因素或现象的预兆,对金融风险信号的提前掌握能够避免或减轻金融风险引发的各类损失,人民币兑换风险的预防同样需要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加强对金融市场诸如汇率、利率、政策等指标或相关因素的监测与分析,预测人民币兑换将要出现的发展趋势,从而能够提前实施干预,预防人民兑换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减损,以增强人民币抵御风险的能力。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缘政治考虑,同时需要完善情报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政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政治风险情报的分析与评估,提前做好风险预案。①参见蒋姮:《“一带一路”地缘政治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国际贸易》2015年第8期。再者,可以建立健全海外投资保险等预防保障制度,为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分散和减轻企业因地缘政治导致人民币兑换出现的风险。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更要重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防范管理,考虑并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趋势及带来的风险,重视汇率风险工具的使用,实行多币种交易,分散汇率风险。比如远期外汇交易工具,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交易合同约定以事先商定的汇率进行结算;也可以通过购买外汇期权②在远期外汇交易合同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金融工具,2011年4月1日,我国首次推出外汇期权,但是规定只有银行才能成为外汇期权的卖出方。的方式,获得在约定时间以约定汇率买卖一定数量外汇的权利,当然也可以放弃期权,此种汇率风险防控工具更为灵活,能够很好地防控因为“时间差”所引起“汇率差”而导致的汇率损失;当然,也可以积极通过国际贸易合同的方式化解合同签订前的汇率风险。企业自身同样也要拓展外汇换取途径,通过海外基金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
我国外汇立法大都集中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而且效力级别较低,除单行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决议》为法律层次的立法规定外,其余都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以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颁布的部门规章等。我国现行关于外汇立法的统一规定是国务院1996年颁布、2008年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大多比较笼统,如第31条规定,“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全国的外汇市场”,其中监督管理依据哪些法律、如何进行监督管理、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否为其监督管理的对象等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而且在立法宗旨上没有关于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安全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等相关立法价值取向的规定。再言之,相关法律法规也缺乏对人民币境外市场交易制度的规定,“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将会对人民币离岸市场有更高的制度要求;人民币调节控制权规定的缺失一度使我国遭受西方大国“操纵汇率”的指责;再加上人民币兑换权益、监管权力、域外争端的裁判管辖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在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都未有规定①参见刘少军:《国际化背景下人民币基础法规完善研究》,《北方法学》2015年第5期。,而且更不是一部行政法规就可以解决诸此众多外汇问题的,尤其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对外汇市场管理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和挑战。
一国法律既可以成为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助推器,也可能会成为其国际化的绊脚石,必须要审视一国相关法律制度,适时改革。②参见范笑迎:《人民币国际化的法治化思考》,《当代法学》2016年第6期。我国外汇管理法规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更无法为人民币兑换权益的保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更需要适时地在资本管制项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国内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适应性的法律制度变革③参见韩龙:《人民币国际化重大法律问题之解决构想》,《法学》2016年第10期。,制定出统一的外汇管理法规,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人民币兑换风险的防范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与依据。
而且,国际金融炒家对一国金融市场的投机性攻击通常是借助该国货币金融法律制度的漏洞进行的,必须要完善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惩国际国内资本投机、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炒汇等投机性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防范金融衍生工具诱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因素,以消除国际金融资本与国内投机者进行投机性攻击的可能性。
国际协商与合作不仅是解决国际政治、军事、文化等国家之间问题的主要方式,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问题的最主要手段。人民币兑换风险的防范同样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通过双边、多边或是区域性、全球性金融规则的协商与制定为人民币兑换创造良好的国际金融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沿线众多国家,我国对外投资建设的企业要想规避人民币兑换风险,除了要建立和完善国内相关的金融法律制度,还要深化同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2017年7月15日召开的国际货币论坛同样指出,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需要建立与沿线国家的市场合作机制。
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层次金融合作,签署货币合作协议。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能够有效防止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减少融资成本。2017年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会上也提出要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推动签署双边本币结算和合作协议,促进金融市场相互开放和互联互通,建立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④参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期。早在2013年10月份我国央行即与欧洲中央银行签订了总额为35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在面对各种挑战的同时促进了中欧双边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也增强了中欧金融市场的稳定性。⑤参见李仁真、杨心怡:《中欧货币互换协议的法律分析与政策思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014年7月份阿根廷也与我国签订了总额110亿美元、为期三年的货币互换协议,使阿根廷外汇储备获得了更好的流动性,抑制了阿根廷本币比索贬值的趋势,促使金融市场恢复正常秩序。2017年7月18日,我国央行与阿根廷央行再次签订总额为70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促进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加强沿线国家资本市场双边、多边监管合作机制的协调,建立健全防范境外金融风险和危机传入的制度①参见韩龙:《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制度体系建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加强和完善多边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跨国投资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多边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预防人民币兑换等金融风险需要加强多边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2016年1月份我国政府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即通过提高贷款率阻隔了银行借款给炒家;2001年阿根廷发生金融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对资金流动的监管不力。
促进同沿线国家的金融法律协调与合作,明确外汇管制的合法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各异,需要在国际双边或多边条约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各国国情,构建以互相认可为核心的跨国法律协调机制②参见杨冉:《“一带一路”战略中跨国法律协调机制前瞻》,《东方法学》2016年第1期。,继而发挥国际合作软法保障机制的作用,开创一种渐进式但具可行性的、和平开放的国际合作新路径③参见韩永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软法保障机制论纲》,《当代法学》2016年第4期。,这对各国法律制度与规则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贸易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因此,可以通过与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条约或协议,明确外汇管制的范围,在出现投机性套汇、外汇犯罪、国际收支失衡、汇率波动对本国经济发生影响以及基于对等原则实施管制等情况外,需稳步放开对跨国资本的管制,而不是无法律依据地限制自由兑换,甚至没收或国有化,从而避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法律冲突与矛盾。
沿线国家须遵守国际法原则,积极履行条约或协议约定,树立国际信用。双边或是多边条约或协议的签订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应对人民币兑换风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往往因为政府更迭而面临被虚置的境况。因此,沿线国家须重视双边或多边条约签订的承继性,信守政府承诺,积极履行条约或协议所赋予的义务,增强本国政府的国际信用。同时,通过同沿线国家的协商与谈判,促使沿线国家政府承诺在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资建设中扩大人民币的使用,从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用。沿线国家也需增强自身免疫力,坚持并提高本国的独立国际地位,坚定立场,不依赖或依附于他国,重视政府承诺与各项条约协定。
“一带一路”建设无疑会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较长时期内将会持续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稳定良好的国际金融秩序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因此,要推进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优化国际金融秩序,积极参与和推动符合各国、各地区人民共同福祉的区域性或全球性新规则的制定④参见张乃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经贸规则之重构》,《法学》2016年第5期。,推动国际货币金融规则的统一发展,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借助现有国际组织,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建立公正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规则。区域性或全球性新规则的建立可以借助现有诸如IMF等国际金融机构或组织的推动,改革不合理国际金融秩序,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决策机制不公平、信贷能力不足的状况⑤参见李国安:《国际货币体制的脆弱性与国际金融危机防治的困境与出路》,《海峡法学》2010年第1期。,推动包括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国际标准实施协调以及跨境风险应急管理在内的全球金融法律机制的建立⑥参见李仁真、刘真:《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的理论构想》,《法学杂志》2011年第2期。,健全货币金融市场机制,建立具有较强流动性的全球金融市场,实现国际货币金融规则的公正统一。
加强和推进区域合作,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共同维护国际货币金融的良好环境。资本的全球化发展为金融活动创造了自由空间,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有机可乘,洗钱、逃汇、非法经营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在国际间屡禁不止,时刻影响国际货币金融的有序发展。跨国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且涉及国家利益保护问题,因此针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具有较大的难度,“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更为国际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契机”,沿线国家需要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和协议构建区域性金融违法犯罪防范的互动机制,共同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的国际货币金融环境。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是人民币信用逐渐增强的过程,更是人民币国际话语权确立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需要国际信用的支撑,更需要人民币自我规则体系的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效益,以双边或多边条约和协定构建人民币的话语体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谁掌握了规则,谁就会从中受益。美国即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二战后所控制的诸多国际组织为美国的日后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同样,近几年美国支持和主张的“竞争中立”规则打着公平公正的旗号限制我国的国有企业,使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要制定规则而不是适应美国的规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动寻求创建规则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四大资金池的支撑,各组织机构都有自身的规则体系,我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要利用好金砖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制定的规则,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和协定构建人民币的话语体系,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发挥我国经济影响力,以增加股权等方式,提高人民币在现有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因此,可以利用我国经济的影响力,通过增加我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股权等方式,扩大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从而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掌握主动权。当然,人民币话语权的扩大必须要以人民币信用为基础,要始终坚持稳固和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增强人民币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设立双边或多边金融服务机构,建立便捷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境外金融服务对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工商银行已经与巴基斯坦、奥地利等国家的主要银行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银行合作行动计划,建立了“一带一路”银行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①参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期。,有利于我国企业及时了解投资当地的金融政策等信息,推动投资的便利化发展。目前,CIPS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②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建设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2015年10月份主要采用全额结算方式的一期工程建设已经正式上线运行,基本实现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基本功能,为跨境贸易、投融资等人民币国际业务提供了方便的清算、结算等服务,而二期工程建设旨在通过混合结算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效率。,一期工程也已建设完毕,能够促进高效统一的人民币结算、清算体系的建立,为人民币跨境支付使用提供高效、便捷的通道,同时为外国人民持有和使用人民币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从而扩大人民币国际影响力。
推动金融机构的网络化发展,提高对网络银行的监管能力。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掀起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一带一路”及人民币国际化与人工智能的重叠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会对金融机构提出更高的挑战,不仅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便捷的金融服务机构,并推动银行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而且还需要提高对网络银行的监督管理能力,防范人民币兑换过程中新风险的产生。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热议,褒贬不一,到底是隐忧还是机遇,是陷阱还是发展红利,世界各国都持有不同的态度,并招致诸多猜想和质疑,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给“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增加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一带一路”倡议来自我国,对我国的益处自是不言而喻,但其成效必将惠及世界,不仅可以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有助于沿线国家的和平与安全,并且还能够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世界共同繁荣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沿线国家的态度,既不应高估“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效益,也不应唱衰沿线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所作出的努力。因此,面对国际上的不同声音,我国需要清醒认识国内外发展的形势,保持平和负责的态度,并且始终立足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致力于增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与国际信用,同时加强和深化同沿线国家的合作,构建现代化的金融合作框架,共同优化“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与贸易合作环境,从而降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人民币兑换所面临的诸多风险。质言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人民币兑换风险的防范主要在“内”,而不在“外”,即尽管“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兑换和国际化的风险很多,但只要我国经济发展顺利,人民币信用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与国际管控机制不出大问题,只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信任并喜欢人民币,任何努力都无法阻挡人民币成为各国外汇储备、投资、结算的国际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