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平,阳玉香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近年来,独立学院虽注重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其人才培养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构建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1.课程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脱节
经管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但多数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理论课程偏多,而符合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应用型课程偏少[1],且经管类专业课程杂而不精,未体现专业特色、突出专业优势。
2.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
由于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和外聘企业讲师偏少,所以大多数经管类专业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之,教师难以找到最新的、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案例或实训项目,所以,大多数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与实际联系不足。
3.专业实践平台较少
虽然独立学院注重联合企业建立经管类专业实践基地,但存在企业比较被动、校企合作不足等问题,导致经管类专业实践基地与实践平台较少,经管类专业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与平台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4.人才考核机制不健全
一是人才考核主体单一,主要是学院考核学生,企业和地方政府未参加人才考核。二是人才考核内容单一。独立学院仍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未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是人才考核方式不科学。大部分独立学院采用笔试和小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且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理论考试多,实操、技能等应用能力考试少。
独立学院在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独立学院未建立利益共赢、资源共享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未积极地整合并协调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等校外力量和独立学院各系部、各部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校内力量协同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未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可将协同创新理念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融合,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1.人才协同培养
独立学院可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独立学院应紧跟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政府、企业等协同单位培养、输送大量经管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也可选派专业教师到协同单位挂职学习,为协同单位服务的同时也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改善教学效果。地方政府通过统计预测、政策导向和经济支持,推动各协同单位协同育人、协同发展。企业可协同独立学院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规范、职业技能、岗位职责紧密衔接, 协同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2]。其他高校可协同独立学院共享教育资源,联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资源协同共享
资源协同共享机制旨在推动独立学院、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间资源共享、资源整合、互利共赢。资源协同共享机制包括实践案例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
(1)实践案例共享。独立学院可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高校搭建案例共享平台。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可在案例共享平台上、分享经营管理案例,通过案例共享平台联系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教师协助解决经营管理实际问题,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与发展机会。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教师可通过案例共享平台查找、求助合适的经营管理案例或实训项目,以用于课堂教学、项目实训、课题研究。
(2)人力资源共享。一方面,独立学院可向地方政府、企业等协同单位提供项目运营或岗位兼职学生、岗位实习生、专业培训与管理培训教师等人力资源,帮助协同单位减少用工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也可向独立学院提供经管类专业课程企业讲师、学生实习企业导师、实训项目导师、就业导师等人力资源,协助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
(3)成果共享。独立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成果共享。地方政府和企业可通过分享经营管理实践成果助力独立学院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其他高校可通过分享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协助独立学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可通过分享科研成果、教育教学成果,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给其他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3.平台协同共建
独立学院可以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搭建多元协同实践平台,给独立学院和其他高校经管类专业师生提供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机会与平台,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解决经营管理难题、改善经营效益的平台与途径。
(1)共建见习实习平台。独立学院可以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搭建见习实习平台,为独立学院和其他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集体见习、岗位实习的机会与平台,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减少用工成本、丰富人力资源。
(2)共建学科竞赛平台。独立学院可以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联合企业、地方政府、其他高校协同指导经管类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协同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助力企业和地方经济创新发展。如,独立学院可以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高校指导经管类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挑战杯竞赛、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协同提高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和其他高校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协同解决企业和地方经济健康创新发展问题。
(3)共建项目实践平台。独立学院、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间可以开展项目合作,搭建项目实践平台,为独立学院和其他高校经管类专业师生提供良好的项目实践与学习平台,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分析并解决经营管理问题。如,独立学院可以以扶贫工作为抓手,发挥电子商务、经济学等经管类专业优势,协同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高校进行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知识扶贫。
校内协同创新机制可以从多元协同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激励等方面协同独立学院各系部、各部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联合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通过创建校内协同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内协同育人环境,提高校内协同育人内驱力。
1.多元协同教学管理
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管理环节,所以独立学院要在联合校外协同单位参与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联合各系部、各部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校内协同单位完善经管类专业教学管理机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课程计划管理协同。独立学院在结合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高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可在校内组织经管类专业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协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确定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2)教育教学协同。独立学院可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等校外协同单位以及各系部、各部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校内协同单位共同参与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共同打造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经管特色专业,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完善人才考评机制,改善教学效果。
(3)人才考核协同。独立学院可联合校外协同单位和校内协同单位对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多元化、过程性的综合评价,在校内联合各系部、各部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完善经管类专业学生考核方法与制度,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2.多元协同教学保障
为保障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还应在校内联合各系部、各部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建立多元协同教学保障机制。
(1)协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间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掌握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情况与就业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情况,强化师生互动,保障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协同完善支持保障制度。建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QQ群、微信群等线上交流群。全面开展经管类专业教师教学技术与教学能力培训。配备有利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如可移动桌椅、智慧教学系统与工具等。
3.多元协同教学激励
独立学院可通过建立多元协同教学激励机制激励各系部、各部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协同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为激励教师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可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评先等方面,增加实践教学或实践业绩加分项,可专项奖励实践教学优秀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激励经管类专业学生注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独立学院可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加实践学分[3],每学年评选“实践标兵”“实践能手”。独立学院也可对助力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部门与教学管理人员给予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加分奖励以及绩效奖励。
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对独立学院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人才协同培养、资源协同共享、平台协同共建的校外协同创新机制,可以整合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等校外力量协同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多元协同教学管理、多元协同教学保障、多元协同教学激励的校内协同创新机制,可以整合独立学院各系部、各部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校内力量共同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提高校内协同育人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