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 010020)
托克托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的西南部,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地处黄河上中游分界点,县境东、东南与和林县、清水河县相邻,南以黄河为界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河相望,西与包头市土右旗毗邻,北与土左旗接壤。地理位置东经111°2′30″~111°32′21″,北纬40°5′55″~40°35′15″。南北直距54.5 km,东西直距42 km,土地总面积为141 680 hm2。
托克托县地处内蒙古黄土高原,由丘陵地形过渡到宽广的平原地形。其地势走向为东南高,西北、西南低,平均海拔1 132 m。
托克托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年均气温9 ℃,年均降水量316 mm,年均风速3.1 m/s。年均日照时数6.8 h。60%~70%降水在7~9月份,春季降水较少,年平均蒸发量为1 938.2 mm,蒸发量是年均降水量的5.3倍。地表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境内37.5 km,年平均流量1 500 m3/s。大黑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此外,石拉乌素河、银号河、宝贝河、沙河、哈素海退水渠5 条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汇集大黑河后进入黄河。
托克托县土壤有栗褐土、草甸土、风沙土、盐土和碱土5大土类,其中以盐土和草甸土为主,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6%和25.7%,栗褐土、风沙土和碱土分布较少,共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0.7%。
托克托县地处中温带半干旱生物气候带。由于黄土高原长期遭受侵蚀和森林的自身演替,境内已不存在天然森林,天然的原生植被受到破坏。植被划分为草原植被、草甸草原植被、盐生植被和沙生植被类型4 种。其中,退化的草原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新营子镇东南部山地丘陵(属蛮汉山系)地带。其所处生境较为干旱瘠薄,分布的植物以旱生、超旱生种类为主,群落结构简单、植被稀疏低矮、盖度较低。草甸草原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黑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和洪积台地。盐生植被类型分布在黄河、黑河、银号河、宝贝河、什拉乌素河流域及呼托公路两侧,多与草甸植被镶嵌分布,分布区以伍什家镇、古城镇为主。沙丘沙地草原植被类型此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双河镇、新营子镇境内的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地带。
托克托县林地面积26 823.9 hm2,森林覆盖率12.1%,林木绿化率12.3%。全县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11 801.6 hm2,占林地面积的44.0%,疏林地面积188.9 hm2,占0.7%,灌木林地面积5 291.1 hm2,占19.7%,未成林地面积244.6 hm2,占0.9%,苗圃地面积213.9 hm2,占0.8%,无立木林地面积3 051.0 hm2,占11.4 %,宜林地面积53 68.7 hm2,占20.0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664.1 hm2,占2.5%。
活立木总蓄积量826 413 m3。其中,有林地蓄积量725 879 m3,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87.8%;疏林地蓄积量3 553 m3,占0.4%;四旁树蓄积量96 767 m3,占11.7%;散生木蓄积量214 m3,占不足0.1%。
有林地面积11 801.6 hm2、蓄积量725 879 m3,其中各项主要属性因子中,平均年龄28 a,平均郁闭度0.4,平均树高10.1m,平均每公顷蓄积量64.5 m3,平均每公顷生长量2.2 m3。主要树种为杨树。
有林地按林种划分一般用材林最多,面积5 507.3 hm2、蓄积量382 887 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量的46.7%、52.7%;其次是防风固沙林,面积2 333.9 hm2、蓄积量139 115 m3,分别占19.8 %、19.2 %;水土保持林面积2 185.3 hm2、蓄积量105 334 m3,分别占18.5 %、14.5%;护路林面积1 121.0 hm2、蓄积量42 299 m3,分别占9.5%、5.8%;农田牧场防护林面积419.6 hm2、蓄积量42 873 m3,分别占3.6 %、5.9 %;风景林面积69.3 hm2、蓄积量1 514.0 m3,分别占0.6%、0.2%。
有林地按龄组划分(不含经济树种),过熟林分布最多,面积6 331 hm2、蓄积424 575 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量的53.7%、58.5%;其次是成熟林,面积4 040.5 hm2、蓄积量248 050 m3,分别占34.2%、34.2 %;幼龄林面积783.2 hm2、蓄积量8 125 m3,分别占6.6 %、1.1 %;近熟林面积385.3 hm2、蓄积量27 183 m3,分别占3.3%、3.7%;中龄林面积261.6 hm2、蓄积量17 946 m3,分别占2.2%、2.5%。
有林地按立地等级划分,Ⅴa 及以下地位级的分布最多,面积4 622.7 hm2、蓄积量303 499 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39.2%、蓄积量的41.8%;其次是Ⅴ地位级,面积2 392.6 hm2、蓄积量130 300 m3,分别占20.3%、18.1%;第三是Ia 地位级,面积1 725.7 hm2、蓄积量73 333 m3,分别占14.6%、10.1%。
疏林地面积188.9 hm2,蓄积量3 553 m3。按林种划分一般用材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环境保护林和护路林。
灌木林地面积5 291.1 hm2,占林地面积的19.7%;托克托县处于400 mm 以下降雨量地区,全部为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灌木树种主要有柠条、柽柳、沙柳、葡萄、枸杞等10 个。按优势树种划分,柠条分布最多,面积2 682.6 hm2,占灌木林面积的50.7 %;其次是柽柳,面积2 424.3 hm2,占45.9%,其他树种相对较少。按起源划分,人工灌木林地面积4 384.9 hm2,占灌木林地面积的82.9%;天然灌木林面积906.2 hm2,占17.1%。防护林占灌木林地比重大,其中防护林面积3 905.6 hm2,占灌木林地总面积的73.8 %;薪炭林面积1 183.8 hm2,占22.4%。稀疏灌木林地占比最大,面积4 956.6 hm2,占93.7 %;中密度面积284.9 hm2,占5.4 %;高密度面积49.6 hm2,占0.9%。
未成林地面积为244.6 hm2,占林地面积的0.9%。未成林地全部为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按林木权属划分,国有面积77.3 hm2,占未成林面积31.7%;其他国有面积78.3 hm2,占32.0%;集体面积34.1 hm2,占13.9%;个人使用面积54.9 hm2,占22.4%。
苗圃地面积为213.9 hm2,占林地面积的0.8%。苗圃地按林地权属划分国有和集体,其中国有面积为85.8 hm2,占40.1%;集体面积为128.1 hm2,占59.9%。
无立木林地面积3 051.0 hm2,占林地面积的11.4%。无立木林地植被类型为草甸的面积较大,面积2 504.4 hm2,占无立木林地面积的82.1%。其他植被类型较少。按林地所有权分为国有、集体和其他国有。其中,集体面积2 851.2 hm2,占无立木林地面积的93.5 %;国有面积193.7 hm2,占6.3 %;其他国有面积6.1 hm2,占0.2%。
宜林地面积5 368.7 hm2,占林地面积的20.0 %。全部为宜林荒山荒地。按植被类型分草甸、阔叶林型、落叶阔叶灌丛3 种植被类型。其中,草甸植被类型面积2 781.7 hm2,占宜林地面积的52.0 %;落叶阔叶灌丛植被类型面积2 582.5 hm2,占48.0%;阔叶林型面积4.5 hm2,占不足0.1%。按林地所有权分为国有和集体。其中,国有面积72.0 hm2,占1.3%;集体面积5 296.7 hm2,占98.7%。
辅助生产林地面积664.1 hm2,占林地面积的2.5%。辅助生产林地中,耕地面积161.6 hm2,占辅助生产林地面积的24.3 %;工矿面积262.8 hm2,占39.6%;城镇面积103.79 hm2,占15.6%;交通建设用地面积59.0 hm2,占8.9 %;其他土地面积77.0 hm2,占11.6%。
托克托县有林地资源中,人工林面积11 801.6 hm2,占有林地总面积的100%。纯林面积11 484.3 hm2,占97.3%;混交林面积317.3 hm2,占2.7%。龄组结构幼、中、近、成、过的面积比为7∶2∶3∶34∶54,成过熟林占到88.0%,分布不均。
托克托县灌木林地中以柠条、柽柳、沙柳、葡萄等为优势树种的人工灌木林地面积为4 384.9 hm2,占全县灌木林总面积的82.9%;天然灌木林面积仅有906.2 hm2,占全县灌木林总面积的17.1%。防护林占灌木林地比重大,占灌木林地总面积的73.8%。树种单一,以柠条、柽柳为主,分布面积占96.6%。
托克托县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总面积为8 419.7 hm2,占林地面积的31.4%。森林资源培育的空间较大,为今后林业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托克托县现有宜林荒山荒地面积较大,应加快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在造林中注意多树种选择,培养混交林,调整树种结构,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油松、山杏等树种,调动群众绿化荒山的积极性。在整地、栽植及后期管理上,要体现出“精”,要将新科技成果应用到各个环节,加大造林的科技含量。在抗旱造林中,推广径流整地抗旱、覆膜保墒造林以及使用容器育苗。
种苗培育主要依托托克托县生产种苗的优势,通过对乡土树种的优选,建立优良树种繁育基地。引进新品种,科学培育优质抗旱种苗,以满足全县生态建设和周边地区对优质、耐旱种苗的需求。
在沿黄河一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经济林。根据国内经济林市场需求,大力引进推广优良树种。在建设几个经济林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托克托县经济林建设的技术、经验、措施,然后以点带面,形成沿河经济林带,最终建成一个林果基地,使林果产业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也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培育乡村振兴建设试点村,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在村旁、宅旁、道旁、水旁实现绿化全覆盖,创建绿色小康村。
按着“以游养林”的思路,依托现有的森林资源,凸显生态特色,建立森林生态园。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森林生态产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