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龄
1984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4年至1991年,产业园区的建设处于创建与探索时期;第二个阶段为1992年至1996年,产业园区的建设处于高速推进时期;第三个阶段为1997年到现在,产业园区的建设处于新发展时期。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对三个阶段园区建设的意义、问题、目标、体制机制与政策安排等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文献和应用成果。
李寿生(1)李寿生:《开启新时代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国石油与化工》2018年第7期。认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土地和资源的集约使用、环境集中治理、安全统一监管以及事故应急响应和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曹休宁(2)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第4期。则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而工业园区的发展又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所以,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工业园区的发展必须以产业集群为导向。
张霞、鲁德银、蔡根女(3)张霞、鲁德银、蔡根女:《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探讨》,《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第11期。认为,工业园区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建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需要培养产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建设效果不佳的问题。张二震、戴翔(4)张二震、戴翔:《江苏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19年第8期。则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和目标,是为了从依托产业集聚实现的高速增长,转向依托创新集聚实现的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认识到要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突破园区发展理念和认识未能与时俱进、园区功能定位不够清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创新氛围不够浓厚等制约因素;就需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曹立军(5)曹立军:《走园区特色发展之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湘评论》2019年第14期,第33页。认为,园区是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应以园区特色化促进和优化产业布局,放大产业优势,增强产业活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管理》编辑部(6)《经济与管理》编辑部:《推动园区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2019(第四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编》,《经济与管理》2020年第2期。对2019年(第四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的专家发言做了摘编,系统地揭示了推动园区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观点。开发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建设高质量、高品质的园区;高质量、高品质开发区必须是绿色开发区、平安韧性开发区、创新发展开发区和数字智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是开发区的灵魂和动力所在。只有通过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抢稀缺人才、抓核心技术、造磁极环境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抓手。新时期开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成本优势向高质量效益优势转变,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开发区不断转型升级,实现管理机构市场化、治理结构市场化、管理机制市场化、内部劳动市场化和社会管理市场化。
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园区的建设;高质量园区的建设需要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有效集聚。如果优质要素能够向园区集聚,园区建设必然是高质量的;否则,园区建设就不可能是高质量的。优质要素能不能向园区集聚,关键在于要素所有者有没有向园区投入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有投入优质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园区则能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否则,就难以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源于要素产权的有效激励和要素收益分配的有效激励,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又能够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所以,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园区能否创新制度供给,构建维护要素所有权完整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安排,形成要素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要素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才有可能有序流向园区,促进园区的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构建要素自由流动、价格灵活反应、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利于推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无论是要素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或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还是市场运行机制,都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维护,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实现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基于园区的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需要要素的有效集聚及其创造力和活力的发挥、要素的有效集聚及其创造力和活力的发挥需要产权的有效激励和收益分配的有效激励、产权有效激励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的形成又有赖于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以及要素的有序流动需要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维护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却不多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化认识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和要素创造力和活力如何发挥的道理;有必要从制度安排上保障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和激发要素创造力和活力。
园区是一群有机联系的企业组合,这种联系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园区发展需要企业集群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园区的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取决于横向联系的或纵向联系的企业创造力和活力。企业富有创造力和活力,集群形成的园区也就有创造力和活力,从而能够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要素是否有效结合,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活力,关系到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关系到园区的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所以,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要素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有效集聚组合形成的企业,是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死的因素,要素所有者是活的因素,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其实是由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决定。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是由科技工作者发明创造的;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需要资本,资本是由资本所有者提供的;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土地,土地是由土地所有者供给的;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是由劳动者投入的。归根到底,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取决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园区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构建激发要素所有者向园区有效集聚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安排,能够形成激发要素创造力和活力的产权有效激励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机制,园区的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高新技术(如高新技术成果)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凝结着科技工作者的活劳动,它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它同资本有机结合,能够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物质财富,降低个别价值,形成超额剩余价值。“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7-218页。经典理论明确指出资本积累和运用新技术是大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前者也就没有后者。现实财富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资本运用新技术,是个别价值降低、超额剩余价值形成的原因,新技术在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依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高新技术要素应该在超额剩余价值的分配中占有重要份额。高新技术是由科技工作者的活劳动创造发明出来的,技术要素所有权从理论上讲应该归属科技工作者。可是,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一般都是带薪工作,除了科研奖励部分以外,技术要素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国家或单位所有,科技工作者不能直接参与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收入的分配,也不能通过出卖高新技术成果获得价格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技工作者创新和供给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调动科技工作者为园区提供新技术要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技工作者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另一方面也需要园区搭建相应的技术成果转让平台,或者做出相应的技术要素资本化为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保障科技工作者技术要素所有权的权益得以充分实现,形成激发技术要素创造力和活力的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以吸引高新技术要素向园区有序流动和有效集聚。
资本是影响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园区没有充裕的资本,就不大可能把各种要素有机地集聚起来,也就不大可能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所以,园区要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就得构建吸纳资本的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以推动资本有序流入园区。流入园区的资本既有公有制资本部分,但更多的可能是非公有制资本。园区能否形成保障非公有制资本所有权权益的体制机制,对吸纳资本进入园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要从理论观念上揭示非公有制资本按其贡献获得收益的道理;二是要从制度安排上保障非公有制资本能够按其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后者在下一节中再做讨论,在此,仅对非公有制资本按其贡献获得收益的问题做出理论分析。
收益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必要价值转化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利润收入。一直以来认为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劳动生产的,资本似乎没有贡献,它能获得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收入缺乏理论上的支持。要吸引非公有制资本在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揭示资本贡献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其实,剩余价值区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二者是劳动的贡献。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有不有资本的贡献,关系资本能否获得收益。马克思认为,资本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是有贡献的。“商品的现实价值不是它的个别价值,而是它的社会价值,就是说,它的现实价值不是用生产者在个别场合生产它所实际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时间来计量。因此,如果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按1先令这个社会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那么他的商品就是超出它的个别价值3便士出售,这样,他就实现了3便士的超额剩余价值。”(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69页。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资本是因为采用了新方法,即新技术,降低了商品的个别价值,然后以现实价值的价格,即以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获得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的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如果不采用新技术,就不可能降低个别价值,形成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没有社会价值高出个别价值的部分供它占有。马克思对超额剩余价值形成中的资本和技术的作用是做了充分肯定的。园区要吸纳资本,尤其是非公有制资本,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树立资本对超额剩余价值形成有贡献的理论观念,就需要构建资本参与超额剩余价值分配的体制机制。
土地是园区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土地要素利用的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有人认为园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建设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指土地要素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土地资源闲置甚至浪费的问题。我国土地要素属于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由政府行使土地所有权的各项职责。园区管理机构也是一级政府,为了推进园区建设,运用行政机制而不一定是市场机制,以低于市场价值的土地价格招商引资。土地价格不能反映土地市场的稀缺性程度,这是土地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要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目的就在于,通过土地要素由市场机制决定价格取代由行政机制确定价格,由市场配置土地要素替代行政配置土地要素,以提高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园区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要素是有条件的,一是土地所有权必须具有完整性和排他性,如果土地要素所有权权益出现外部性,土地要素的市场配置就不一定有效率;二是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保障土地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下一节再作讨论),避免土地要素所有权权益外溢的现象;三是要有相应的理论依据维护土地要素贡献归土地要素所有者所有,因为土地要素获得地租,历来被认为是对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园区应当构建相应的制度安排保障土地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应当形成土地要素贡献归土地要素所有者所有的社会观念和理论观念。
我国土地要素所有权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由政府代理行使土地要素所有权的权责,职能错位和不到位的情况客观存在,所以,需要通过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创新,明确界定土地所有权的权责利关系,维护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需要从理论上揭示土地要素贡献的道理,完善土地要素贡献归土地要素所有者所有的体制机制。前一个问题留在下一节研究,在这里只是说明土地要素的贡献是什么,以及归土地要素所有者所有的道理。园区土地要素具有区位优势(如交通优势、区域优势等),能够形成级差地租,土地要素资本化的量也比其他土地要素资本化的量多。园区具有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能够降低商品个别价值(如降低个别成本),有利于形成超额剩余价值,这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园区土地要素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是有贡献的,国家或集体占有部分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级差地租是以园区土地要素的贡献作为理论依据的。不能因为园区土地要素属于国家(全民)或集体所有,就可以随意挤占土地要素所有权的权益,导致土地要素所有权权益的外部性,影响土地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所以,要推动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维护土地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也就需要深化认识土地要素贡献、归属和土地制度创新供给的理论依据,以增强国家和集体对园区投入土地的积极性。
劳动力要素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所有,它的创造力和活力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取决于劳动力的使用所生产的价值转化的收入能不能为劳动者所有。劳动力的使用生产必要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是劳动的直接贡献,应当归劳动者所有。但是,劳动者能够得到只是必要价值转化的工资收入,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保障劳动者能够分享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转化的收入,劳动力所有权的权益受到损害,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力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难以充分发挥出来。相对于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是活的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要素,它的创造力和活力能否发挥出来,除了自身对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外,还能影响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作用的发挥程度。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劳动力要素对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推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忽视劳动力要素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因此,园区应当创新制度供给,构建相应的制度安排保障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有,维护劳动力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形成吸纳优质劳动力向园区有效集聚和激发劳动力要素创造力和活力的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
管理要素的作用在于有效组合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实现财富生产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显然,管理要素的作用能够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形成超额剩余价值,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管理劳动是一种活劳动,它的劳动对象是形成要素有效组合规则,如生产流程、劳动组合、规章制度等等。管理活劳动凝结为要素有效组合的各种规则,被视为管理要素。管理要素是死劳动不创造价值,但管理要素要素有效组合的各种规则,能够降低个别价值,形成超额剩余价值。尽管马克思没有认为管理能够创造价值,但并不意味管理要素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没有贡献。管理要素因为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有贡献,因而能够分享超额剩余价值,成为管理要素所有权权益的组成部分。园区应当构建维护管理要素所有权权益完整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安排,形成激发管理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吸纳优秀的管理人才,促进园区要素的有效组合,提高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
只有园区构建有效的产权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激励体制机制,要素才有可能向园区有效集聚,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园区能够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在园区通过创新制度供给,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是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有利于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这是因为,如果要素所有权缺乏完整性和排他性,在园区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要素所有权的权益容易被他人侵占,要素所有者就不可能有向园区有效集聚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也不可能充分激发出来。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够保障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是园区创新制度供给、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的关键。坚持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制度安排能否保障要素所有权的权益免受损害呢?从现象上看,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是公平公正的,要素的贡献能够归要素所有者所得,有利于保障要素所有权的权益免受损害。但不能忘记的是,市场评价要素贡献的收入是要素的价格部分,只是反映要素价值转化的价格归要素所有者所有,要素作为资本的增殖部分的分配是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不由市场分配决定。市场评价劳动力的贡献,只是决定劳动力的价格(必要价值),劳动力的使用生产的剩余价值分配,由所有制形式决定。在现有的所有制形式下,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收入被资本占有。劳动力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难以保障。可见,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按贡献决定要素报酬的制度安排难以保障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所以,要激发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要推进要素向园区市场化有效集聚,园区就需要创新要素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在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的基础上,园区构建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保障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从而能够形成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和激发要素创造力和活力的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不过,构建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需要深化认识两个问题,一是要揭示要素是否一定是资本的道理,如果要素不是资本,它就不能资本化为所有者的股份,也就不能把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作为选择对象;二是要揭示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为什么能够保障要素所有权完整性和排他性的道理,如果不能保障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也就没有必要选择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要素是否为资本,是指它在生产过程中能否实现其价值及其增殖。在上一节中已经比较充分地说明了各种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其价值及其增殖,从而是资本的道理,在此不再讨论。需要深化认识的问题是,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为什么能够保障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为什么能够实现要素贡献归要素所有者所得。
股份是一种有收益的财产,所有者持有要素资本化的股份,他就拥有受到法律保护的股份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是一种完整性和排他性的权利。劳动者持有劳动力资本股份,他就能够行使劳动力资本股份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资本所有者持有资本股份,他也能够行使资本股份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而且,劳动者持有劳动力资本股份的权利,同资本所有者持有资本股份的权利是对等的,二者谁也不能侵犯对方的权利,二者的贡献归二者所得。可见,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股份财产所有权具有完整性和排他性。其他要素(如土地要素和技术要素)所有者持有要素资本股份所有权的权利也是如此。如果要素只是作为商品,不能资本化为股份,情况就不是如此。比如,如果劳动力只是作为商品,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而不是权利对等的关系。劳动力所有权是不完整和非排他性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劳动力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是不可能充分激发出来的。其他要素作为商品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所以说,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是可以保障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的、能够实现要素贡献归要素所有者所得的、有利于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的制度安排。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以吸引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以激发要素创造力和活力,也就内在要求创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建立和健全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
还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可以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有限责任,其他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能否承担风险,值得认真分析。如果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的股份,要素所有者不能承担相应的风险,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就没有实际意义。有人认为劳动力是活的人体,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不能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有限责任,因而认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不具有操作性。实际上,劳动力和劳动力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力不能清算,劳动力资本是可以清算的。如果设立劳动力资本账号,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为劳动力资本,记入劳动力资本账号,劳动力资本就能够通过清算的方式承担有限责任了。不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能够将剩余价值积累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力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为劳动力资本,理由更加充分。所以,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具有可操作性。其他要素资本化为股份,能够承担有限责任的道理可以照此类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对要素有序流向园区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市场存在行政性垄断或者市场性垄断,要素竞争不公平、不充分,则会障碍要素向园区的有序流动,园区也就因为要素有效集聚的程度不高而难以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要素价格不能灵活反应市场的稀缺性程度,要素也难以在价格的引导下有序流向边际生产力水平高的园区,要素在园区的配置效率不高。所以,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要素自由流动、价格灵活反应、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只有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要素自由流动、价格灵活反应、竞争公平有序的程度,才能保障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才能推动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
土地是园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土地要素价格不能灵活反映园区土地的稀缺性程度,土地要素的流动性不够,是园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建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增强园区土地创造力和活力,提高园区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就需要将现有的土地要素行政配置方式变革为市场化配置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和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用地的指导意见(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新华社2020年4月9日电。,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指明了方向。不过,仍有一个问题值得深化认识,那就是土地的资本化营运。国有资产可以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交由国有资本营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国有或者集体土地,也可以通过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土地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交由土地资本营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园区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土地资本营运公司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园区建设,能够减轻园区企业买地资金压力,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同时承担有限责任,增强园区企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园区企业创造力和活力增强,能够实现资本的价值及其增殖,土地资本也不例外,国家或者集体可以通过土地资本股份的买卖,实现土地资本的保值增值,维护土地所有权的权益;三是土地资本营运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将积极参与入股企业的重大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可见,土地的资本化营运体制改革,能够增强土地要素创造力和活力,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
高新技术是园区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要素,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推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工作者是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供给者,技术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是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制度基础。同时,科技工作者不是生产者,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资本推动,需要企业经营。所以,一方面需要通过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变革,赋予科技工作者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维护科技工作者科技成果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调动他们科技创新和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园区搭建科技成果转让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市场平台支持。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1页。园区搭建科技成果转让平台,运用市场评价机制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和价格,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向园区企业转让科技成果,也为科技成果资本化为科技工作者的股份提供理论和操作上的依据。这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实现形式,也是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推动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
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需要法律法规的维护,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也需要法律法规的维护,只有不断地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推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是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它建立在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但又拓展了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公司法是一部维护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的法律,所以,需要扩展公司法的有关内容,以适应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的需要。比如,需要增加维护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资本和管理要素资本等所有权权益的法律条款,以保障要素所有者的利益,提高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是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要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就需要建立健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有序竞争;就需要建立健全价格法和市场法,提高价格灵活反应的程度。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在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园区要实现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有效集聚要素和激发要素创造力与活力;就需要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也就内在要求构建能够保障要素所有权完整性和排他性的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就需要不断完善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可以说,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于创新制度供给,推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明显和重要的。这种作用和意义不只是体现在促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上,而且还为我们深入理解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深化认识制度创新供给和有效经济体制等概念、如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内涵等等方面,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取决于要素向园区的有效集聚和园区要素创造力和活力的充分激发。能够激发要素有效集聚及其创造力和活力的原因:一是因为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及由此形成的产权有效激励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二是因为市场运行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正是因为园区要素所有权完整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安排不够完善,市场运行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才导致部分园区要素有效集聚的程度不高及其创造力和活力不足,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例如,因为土地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程度不高,部分园区土地资源和厂房设备闲置的问题比较严重,利用效率较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园区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园区能否有效集聚要素以及要素创造力和活力能否充分发挥,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因此,需要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健全要素所有权完整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园区有效集聚要素和激发要素创造力和活力的能力,促进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的高度;以及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为了“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新华社2020年4月9日电。的角度,揭示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深化认识,以它自身发展的理论逻辑和以活生生的园区发展事实揭示和证实要素市场化配置所能发挥的作用,论证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我们深化认识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明确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19页。,也就是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呢?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告诉我们,构建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实现要素的贡献归要素所有者所有,才有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劳动的贡献是必要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如果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被资本占有,劳动的贡献就不可能为劳动者所得,劳动者也就不可能富裕。劳动者是全体人民的主体,劳动者不能共同富裕,全体人民也就难以实现共同富裕。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要素充满创造力和活力,也就需要构建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从而提出了一个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能否实现要素贡献归要素所有者所得的问题。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回答并揭示了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的股份,有利于维护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实现要素贡献归要素所有者所得的道理。由此可以引申出来的推论是,如果全社会能够形成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的共识,则能推进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创新步伐,则有可能实现要素贡献归要素所有者所得、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园区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变革,有利于推进要素所有者共同富裕,到全社会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变革,有利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理论认识的升华和拓展,是深化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理论认识的一个重要作用和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了“创新制度供给,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着力构建市场运行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的政策主张。(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新华社2020年5月18日电。如何创新制度供给,才能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如何构建有效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以它自身发展的理论逻辑从一个侧面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源于微观主体创造力和活力,微观主体创造力和活力源于它的构成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构成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源于要素产权有效激励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要素产权有效激励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源于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而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能够形成和维护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可见,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创新供给,有利于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有效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是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是为了保障市场运行有效,而市场运行有效则是为了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从上述的逻辑推理中可以看出,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激发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也就能使微观主体有活力。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创新供给,不只是具有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构建有效经济体制,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深化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揭示了制度创新供给和有效经济体制等概念的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制度供给和构建有效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进行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创新相应的制度安排。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告诉我们,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创新供给,有利于实现这一目的。
然而,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股份的制度创新安排面临一些理论概念的障碍。比如,要素是不是资本,其中,争议最多的劳动力是不是资本、是不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是资本,能否承担有限责任;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尤其是资本按贡献参与分配,理论依据是什么,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够保障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等,都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少有研究的概念,需要从理论上予以揭示,才能用来指导改革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做出解释和回答。习近平同志之所以一再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41-42页。,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对上述理论概念做了比较充分的说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影响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很多,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及其创造力和活力的充分发挥,是推进园区建设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产权有效激励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是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及其创造力和活力充分发挥的动力源泉,园区构建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有利于要素向园区有效集聚和激发要素的创造力和活力。(3)维护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避免要素所有权权益外溢,有利于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和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激发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要素资本化为要素所有者的制度创新供给,能够维护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有利于形成产权有效激励体制机制;能够实现要素贡献归要素所有者所得,有利于形成收益分配有效激励体制机制。(5)深化园区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能够揭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揭示如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理解制度创新供给和有效经济体制的理论内涵以及如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