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

2021-12-29 03:36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英语

牛 达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在2016年12月份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要求高校在育人环境过程中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环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各学科都要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并实践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要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贯穿于所有公共课及专业课教学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更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战场,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各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起着关键作用。各学科在完成学术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精神指引。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现状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开展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模式依然是借助特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基本语言能力的讲授和训练,没能将优秀的课程思政元素引入到课程当中。同时英语课程作为在校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本身具备着课时量多,授课时间跨度较长的特点,如果能有效的完成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改革将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有效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教学工作[1]。

从教学管理者到一线的授课教师,大学英语学科要积极思考并探索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课程的全过程中实现公共基础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目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具备理性的思维,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身边以及国内外发生的各类事件。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仅实现学生在学术知识水平上有提升,更能促使学生在精神层面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英语教学者要不断探讨如何在外语类课程中挖掘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让外语类课程上出“思政味儿”。

二、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授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大学英语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继续秉持原有的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教师本人就要不断地继续学习并研究怎样进行课程思政改革[2]。通过集体研讨、个别培训,反复打磨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思路,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案及课程的情景教学中。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要着重思考如何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教师们要能合理的找到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充分挖掘教材给定的知识内容与时代背景下思政元素之间的互补点,在完成了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在课程环境中育人功效的最大化。

(二)合理设计教学环境,做到思政元素润物无声

在公共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完成了前期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借助情景教学及任务教学来完成对语言知识点及运用能力的培育。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将“中国梦”“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大学之道”设定为关键词,从英语的角度去重新讲解,借助丰富精彩的思政元素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增强教育教学育人时效性[3]。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避免单纯地生搬硬套、突兀地为了思政而引入思政教育,要充分理解课程思政不是单纯的思政课教学,要将授课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无缝对接,从英语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外文化的特点,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提升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挖掘教学资源,创新课堂中引入思政元素

教师要深度挖掘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资讯,从合理的教材内容中引入思政元素。例如大学英语的教材中,涉及到中国古代文明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带一路”的背景介绍。在涉及到科技发展章节,可以从中国的四大发明,到中国制造等角度强化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在职场交际环节,教师可以着重强调中西方文化差异,注重社交礼仪等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4]。在“历史名人介绍”章节,可以进行中外对比,尤其对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涌现出的英雄事迹的学习更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全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思政素材,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让英语课体现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味儿”。现代高等教育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英语课教师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学习提升,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提升学生们在生活及职场中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具备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的能力,牢固树立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实现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借鉴同类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成功案例,引入优秀的英语语言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于一体的高质量教学资源素材,根据本校学生的思想状况,灵活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完成课程基本的素质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目标的同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最大化。

(二)合理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提炼优秀文化价值观

英语教学有其独有的特殊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西方的历史文化,教师首先要正确地介绍语言中所体现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价值体系,合理地举例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注意课堂用语及个人言辞,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并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

以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为教学案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个人的梦想谈起,进而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中国日新月异的进步与成就,为学生点亮心中那盏追逐理想、追逐梦想的明灯,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拼搏,大胆创新,在正确的道路上早日实现自身的梦想,获得幸福的美好生活。在涉及到中外建筑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北京天坛、苏州林园、凤凰古城等建筑文化与西方巴黎圣母院对比,从建筑学、美学、语言学、宗教学、风俗等视角出发探析中西方的艺术与文化[5]。例如,北京天坛不仅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通过北京天坛与巴黎圣母院的对比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中英文版,在文章理解及翻译章节引入中国文化典籍,在对比国内外局势及环境时合理引入国外传媒报道与评论,了解外国人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在布置课下阅读任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阅读英文版的《习近平的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China:Time of Xi),让同学们从国外主流媒体的视角再次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发生的变化以及为世界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当今的中国正在以一种大国担当情怀在践行并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6]。在提升学生们英语文献阅读能力的同时,更让学生们能够系统地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当前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强化,从而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借助影像资料可以有效地把中国文化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唤醒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形成个人的文化自觉,有效地将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实现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借助榜样力量,让学生感受时代精神

大学生阶段正是一个人自身“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断地了解和学习新时代下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借助英雄人物事迹的感召力可以有效地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7]。

老师可以借助微信群等互联网媒体,推荐给学生们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作为阅读资料,为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建议同学们收听中英文时政新闻,欣赏中西方文化影视作品,利用学习强国app、中国日报等平台多了解中西方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多提醒、多引导学生们决不能忘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在外语学习中不妄自菲薄自己的文化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前提。外语是打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大门的钥匙,让同学们树立学好外语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有效开展英语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们以正能量的事迹为主题,通过演讲、朗诵等方式既能提高英语的写作和口语能力,更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8]。

(四)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逐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切忌因循守旧,生搬硬套,为了思政而思政,这样会使得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课程的开展也缺乏针对性。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学生对学科的期待和需求,教学环节也会显得不连贯没有逻辑,无法取得既定的教育教学效果。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也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更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9]。教学设计中要继续沿用之前成熟的好办法,逐步优化改进老办法,教师之间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探索课程思政的新办法。

遵循成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科文化知识为载体,充分融合思政元素,发挥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堂吸引力,在语言与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将思政中的思绪理论贯穿于文化传播与个人认知的全过程,深入到学生的意识形态中,更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授课教师必须认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思政课程”是指高等院校中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而“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新时代背景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的实施决不能理解成简单增设一门课或者添加一部分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活动[10]。

大学英语课程要具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让英语课上出“思政味儿”,构建英语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要点,就是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目标,同时加强教材内涵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节。通过语言学习的过程,让同学们对理性、情感、美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坚定的信心。有效地激发同学们创新创造能力,以坚定从容的态度不断战胜学习、生活、工作中面对的一道道难题。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英语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