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卜士
(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0)
2020年5月,中央文明办决定,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当年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①此后,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在当地规范条件下大力恢复和发展地摊经济。地摊经济在政策引导下回暖的同时,由于政府长期政策不明朗,地摊经营者对于未来发展充满顾虑。在这种情况下,地摊经济是否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保就业、稳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城市活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国外学者对地摊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现有文献集中于城市治理、城市空间或法律的角度的探讨、对于国外现有经验的归纳、对某地方发展案例的分析以及地摊经济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而针对地摊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将会探讨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对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构想。
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1]鼓励地摊经济发展就是在新冠疫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降低社会经济风险的措施。地摊经济成为带动疫情时期失业人群、低收入人群就业与再就业,提高收入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新机制。
社会建设中包含了秩序关怀、民生关怀、风险关怀、结构关怀、价值关怀、历史关怀等不同方面的主要关怀。[2]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包含了社会建设主要关怀的各个方面。地摊经济,俗称“马路经济”“路边经济”,指通过占用一定的城市公共区域以流动或固定形式摆地摊而获得收入的一种经济形式[3],具有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流动性强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地摊经济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成为正式经济的有益补充,在后疫情时期更是成为了降低社会经济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地摊经济自国家文明城市建设以来一直被视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不和谐因素而受到打击,事实上,地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本质上可以归结为城市公共空间冲突。[4]在规范发展的条件下,地摊经济可以成为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这不仅是城市包容多元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城市活力的表现。
同时,社会建设相关理论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理论。社会建设理论中包含的善治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等可操作性理论,可以为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民生的内涵十分广泛,广义的民生概念指与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相关的所有领域,狭义的民生概念指与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相关的社会领域。[5]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创造就业岗位、保障社会成员衣食住行等方面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民生需求。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失业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作为一种非正式经济,地摊经济在缓解就业压力中具有其他经济形式所不具备的功能,是对正规经济的有益补充。地摊经济由于经营成本低、流动性强、灵活性大、资金回笼快等特点,使得失业人群能够通过摆地摊实现增加家庭收入,一个地摊可以养活一个家庭几口甚至十几口人。据报道,先行试点的程度依靠地摊经济在两个月内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可见地摊经济是激发群众就业创业、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渠道。②
同时,一些地摊经济经营者经营有方,积累起自己的资本,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开始雇佣劳动力、租赁店铺,开始经营小店面甚至成为个体工商户。在这一过程中,地摊经济可以实现从解决自身就业再到带动他人就业的转变。地摊经济无论是初期的挣钱养家,还是发家致富带动他人就业,归根到底都是解决生存问题,都要归于民生之本。[6]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我们正从一个现代化的社会进入一个新型的风险社会,现代化使高度专业化的领域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互依赖性,商业、农业、法律、政治等等没有一个领域能够单独处理和管理现代风险。[7]我们需要健全社会风险的防范机制,以应对意想不到的风险。在后疫情时期,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道应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风险的屏障。
从家庭风险角度来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城市失业人群增多,收入减少。地摊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失业群体、低收入群体找到了一个暂时的养家糊口的渠道,保障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然而,低收入群体、失业群体等不只存在于疫情期间。后疫情时期,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持续地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渠道,维持家庭生活,维护家庭和谐。
从社会风险角度来看,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呈现出短期的下滑趋势,同时,由于全球新冠疫情趋势的影响,我国产品出口受阻。因此,拉动内需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地摊经济能够刺激消费,盘活国内经济,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在国家提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后,地摊经济成为一个风口,与地摊经济相关的批发业、电商批发平台、“摆摊神车”等活跃起来,五菱推出“摆摊神车”以后甚至一度涨停。
在社会建设相关理论中,一些学者认为,结构关怀主要是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的三大部门结构③。[8]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也就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同阶层人群之间的关系。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城市利益协调重要方式,也是增进城市社会成员共识不可或缺的场所。
地摊经济的存在可以满足低收入低消费群体的生活需求,这不仅意味着城市给予这些人群以生存权利,也意味着城市对他们继续生活在这里的认可,为他们继续在城市打拼提供可能性。在低收入情况下,地摊经济可以提供符合其预算需求与经济能力的低端商品,缓解城市底层人群的不公平感,促进城市社会和谐,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地摊经济也提供了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场所。通过互动,增进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变对彼此的刻板印象,有助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地摊经营者尤其是城市外来务工者在了解哪些商品好卖、哪个位置人流量大、何时人流量大等关于摆地摊的问题的同时,也是对城市人生活以及文化习惯的了解,为城市外来务工者了解城市生活提供了机会,也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形成城市共识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社会风险缓冲机制、维护城市社会利益协调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包含了社会建设的民生关怀、风险关怀、结构关怀的主要内容。因此,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宏观上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中观上需要部门制度的约束和法律规范,微观上还需要社区的积极参与以及市民对商贩的包容姿态。[9]本文将从社会建设理论中的善治和制度主义理论的角度,从宏观和中观的视角出发,为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本轮地摊经济的复苏是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的,地摊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不足,且作为非正式经济的地摊经济合法性一直没有得到承认。要想从善治和制度主义的视角为地摊经济提供支持,首先需要承认地摊经济合法性,在合法的框架内,为地摊经济寻找实现善治与可以保障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议。因此,后疫情时期要保障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为地摊经济立“法”,明确地摊经济的合法地位,划定地摊经济红线。
为地摊经济立“法”,首先要明确地摊经济的合法性,将地摊经济纳入合法的市场框架之中,为地摊摊主发放营业执照或从业证明等。地摊摊主可以不再为自己能否长期摆地摊而担忧,为那些由于担忧地摊经济未来是否会取缔而对地摊望而却步的低收入者提供信心。[10]同时,地摊经济合法化也是保护地摊摊主生命健康安全、合法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第二,要明确地摊经济红线。哪些商品种类可以经营、经营某种商品都需要何种执照、哪些时间段可以在何处摆地摊、违反规定要受到怎样的处罚等等,都要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地摊摊主摆摊有“法”可依,城市管理者治理地摊经济也有章可循。
所谓善治就是政府和民间组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管理和伙伴关系,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结合的最佳状态。[11]根据善治理论,地摊经济的治理可以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的治理方式实现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摊经济的治理涉及到城管部门、质量监管部门、卫生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多个相关部门,各个部门之间要各司其职,明确监管范围,并形成规定。同时,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形成“互联网+地摊监管”机制,建立地摊和地摊摊主信息库,[12]实现各个相关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及时共享,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保证地摊经济的治理既不会出现无法涉及的空白,也不会出现互相“踢皮球”的情况。
在政府各个部门协调配合的同时,也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城市居民作为具有自身能动性,并且利益相关的群体,可以作为第三方,形成群众监督机制。政府部门要保证居民投诉渠道的畅通无阻,对于那些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强买强卖、卫生不达标的地摊摊主进行举报。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拓宽居民投诉渠道。
制度主义的观点强调在社会研究和社会建设中关注制度的重要性。借助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一个社会可以使得社会运行呈现为一种有序状态,使得社会成员可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13]后疫情时期,以往对地摊经济实行打击取缔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地摊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合适的制度引导地摊经济规范化发展,通过合理的制度建设,消解地摊经济的负外部性,实现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法国经验,实行地摊经济的登记制度,根据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办理地摊经济执照,由省市级政府制定流动摊贩登记表和登记证,由摊贩本人在互联网或到街道城管机构进行登记,登记事项只需姓名、身份证号、住所、联系电话、经营项目、营业社区即可,登记和登记证仅收取成本费。[14]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地摊自主评价制度,实现地摊经济的自我监督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地摊摊主成立地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组长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担任,成员由地摊摊主轮流担任,每月对各个地摊进行不定期抽查,月末评选出“地摊之星”,“地摊之星”可以获得一面流动锦旗及一些奖励,以加强地摊摊主的荣誉感、自我监管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地摊经济历来是城市非正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烟火味的重要标志。地摊经济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市民提供了灵活而多样化的服务。以地摊经济为代表的非正规经济,承担着某种“社会润滑剂”的功能,它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就业需求,也为后疫情时期的社会带来更大的“弹性”。[15]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地摊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借鉴善治与制度主义理论,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为地摊经济留出发展空间,设计出适合因地制宜的地摊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的情况下,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
注释:
①2020年5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示明确提出.
②新华网.“松绑”的地摊经济催生十万个就业岗位.
③社会三大部包括:政府组织为第一部门;市场或赢利组织为第二部门;社会公益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为第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