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构建

2021-12-28 22:15:22刘秋立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配电线路

刘秋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发展进程的不断前进,整个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在日益加剧,这就对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电力公司对任何一条电网线路的日常维修落实到位,有效的规避配电线路中存在任何故障的隐患。配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抢修危险点是影响线路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的因素,因此明确配电线路故障中的危险点,可以有效缓解配电线路故障问题的存在。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配电线路;输电线路技术

引言

电力企业的输电任务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任何一个流程或者环节发生纰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而这方面的内容又直接与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平稳运作息息相关,因此,对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方案的优化就显得尤为关键。基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力企业要积极探究优化电力传输技术的各项技术,其中就包含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项目线路的改造,造成运行安全遇到故障。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现状

1.1人为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数量也越发密集,不可避免地会经过人口众多的区域,建筑物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活动频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都给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因人为因素造成线路故障的频率逐渐增多。通过相关调查发现,每年都会发生施工车辆触碰导线而引发线路故障的情况,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很容易给高压线路埋下安全隐患,比如放风筝的线缠绕到高压输电线路而导致人员受伤以及设备损坏,或者是垂钓抛鱼线时可能将鱼线缠绕到输电线路上,这样事件无不说明了人为因素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十分关键。

1.2抢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二次伤害因素

山体滑坡的发生也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无法将电力资源正常配送到用电区域。车辆发生的撞击事故之后,电杆与线路因撞击产生破损,也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遇到这类故障就要采取更换电杆、电缆的方式进行的维修。同时,在烈日炎炎的酷暑,寒风瑟瑟的严冬,电力维修人员在进行抢修工作过程中很有可能因天气原因出现中暑或冻伤的情况,从而导致未向事故的发生。

1.3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一类较为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配电线路故障。过载电流与瞬时电压不仅会对电器设备造成强有力的冲击,还会诱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一旦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处理不及时、不到位,故障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就会阻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调查研究可知,电位导体短接、绝缘层破损是发生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关键因素。此外,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线路材质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技术不合理、质量验收不到位,也会增加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发生率。例如,在线路敷设时,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对导线加以连接,导线连接部位处理不当。当供电负荷压力过大时接线处异常发热。一旦温度超过一定限度,绝缘层会熔断,诱发配电线路相间短路,甚至产生火灾事故。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的有效措施

2.1高空架线安全搭架措施

在铁塔组立工作完成后,须进行高空架线的搭架工作,其主要内容为线路的搭建以及安装,是整个输配电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提高了高空架线的安全性,该文通过以下内容对其操作技术进行分析。1)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将连接的线路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例如使用的线路的材质、长度以及相关输电的最高电压值。对使用的器具进行检验工作,其中对抗弯连接器、旋转连接器、网套连接器等需要进行受理工作的器具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数值审核,确保其各项参数都在可以工作的标准范围内。由于进行高空架线作业时,其与地面距离较高,整个线路搭建的长度较长,因此还需要施工人员佩戴通信设备,确保与地面能够进行信号沟通,以此提高安全系数。2)在线路架线工作开始前,需要对周边地区进行部分停电处理,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处于无电的具有保证的施工环境中,对线路设置

接地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2做好现场检修工作

在当前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的社会背景下,想要有效提升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就必须要做好输电线的管理与检修工作,尤其是要加强现场检修。据此,相关检修人员首先就需要综合分析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把控,防止检修过程中造成线路的二次损害。其次,需要做好输电线路的检修质量控制工作,也就是要求相关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范条例,并安排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其各项施工作业的操作规范性,提高检修工作质量。与此同时,现场检修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明确分工,严格按照检修文件以及检修流程开展工作,保证电力安全。

2.3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

危险点的存在是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与作业人员的不良操作有直接关系,假如这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就会给危险事故的发生创造机遇。导致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有两种,首先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其次是电力企业培训制度的缺乏。这些不良习惯的存在会让作业人员在抢修的过程中忽视危险点的存在,为危险事故的发生留下火种,导致危险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改变作业人员在操作中的不良习惯,可以说是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点的出现。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同时,电力公司还要加强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不良的操作习惯进行纠正。配电线路抢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的抢修故障工作质量与安全性的关键。所以,加强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遵循“培训现场就是作业现场”的宗旨,不断提升作业人员操作技能,特别是配电线路抢修中所用到基础技能,确保每位作业人员自身技术都能达到一定标准。

2.4创建配电数据库,提高运检效率

为提高配电线路运行效率,建设配电线路时,需要创建配电系统数据库,数据库中涵盖了关键设备的位置和区域内配电线路布局等内容。以信息技术监控线路和设备运行状态,能够显著提高配电运行效率,与此同时,也可在分析大数据的过程中,掌握发生概率较高的线路故障及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大监控力度。工作人员在运检工作中应将该设备作为关键点,高度重视线路常见的故障以及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在数据全面,功能稳定的数据库支持下,促进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再者,高水平的数据库也可优化区域内的供电配置,为线路平稳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用电高峰期,配电管理系统也可自动开展限流管理活动,调整线路的运行状态,维护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工作上还有较大的有待提高的空间,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增强安全运行意识,摸清、理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中所暴露的各类问题。同时,在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层面加强措施保护,编制可靠的线路运行方案,提升维修技术水平,优化安全运行技术,完善用电工程线路的质量管控机制,确保始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庆凯.基于施工建设用电安全性的输配电工程建设探究[J].科技风,2020(15):134.

[2]刘旭,张少康.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24):64.

[3]范冉.配電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37.

猜你喜欢
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配电线路
探讨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技巧探讨
对输配电工程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浅析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与应用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与跨越式发展
刍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策略探究
配电线路设备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
配电线路安装施工危险点及防控建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