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营造教育良好生态
——以乌兰浩特市教育为例

2021-12-28 08:34乌兰浩特市教育局
内蒙古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总书记思政教育

● 乌兰浩特市教育局 杨 华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广大学生家长的焦虑与关切,指出:“家长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也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些问题都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多方面、各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领会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心系群众的“急难愁盼”,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伟大复兴,正在‘深耕细作’文化强国之路,培根固元、创新创优、担当作为,以清正浓醇的中华文化滋养、孕育无限砥砺奋进的力量。”

“深耕细作”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营造教育良好生态,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与深耕细作并举,高效联动。

一、守正创新把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

2020年,乌兰浩特市教育系统提出守正创新为营造教育生态的根基,明确守正创新就是要守办学方向之正。今年,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乌兰浩特市教育人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升思想境界,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思考如何做好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因为“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做好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做好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实践。我们必须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坚定坚决地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深刻理解和认识到学好国家统编教材、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更是帮助学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人生更加出彩的最基础、最基本、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二)上好思政课,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砥砺初心的重要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会帮助我该深刻认识到,学校上好思政课既具有培根铸魂的重大政治意义,也具有立德树人、砥砺初心的育人功能。学校开好思政课,需要教育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想上彻底搞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行动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做到知行合一,铸魂育人。

学校开好思政课,要特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改变思政课大多靠教师兼职上课、主学科课时量不够靠思政课添补的局面。还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督导、改变评价体系、加强教育培训,来确保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校开好思政课,不仅仅是上好一节课的问题,更要形成校长、书记、团委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齐抓共管共育的局面,以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为载体,激励广大学生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努力读书学习。个别学校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太理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立志成才的理想和抱负,也可以说是学校思政课没有上好。因为开好思政课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在不懈奋斗中体现人生价值。

(三)坚定不移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2021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指出:要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群众对教育“急难愁盼”的是什么?“急难愁” 的不外乎课业负担过重、乱收费、乱办班等热点问题。“盼”的一定是好老师和好教育。

2021年,乌兰浩特市教育系统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热点问题的治理力度,特别是再次重申对教育乱收费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杜绝个别教师收取班费现象,不允许由学生家长为班级提供任何教育用具和班级备用品。

学校校长要切实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提高“遵守规范干教育”的思想认识,用务实的行动扛起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树立红线意识,铸牢底线思维,规规矩矩干事,本本分分做人。对学生家长的“急难愁”绝不再添堵,对在管理工作中的规矩和纪律绝不越雷池一步。

二、深耕细作奋力行,必须持续用功重坚持

在重点工作上持续用功发力,“坚持,则有万水千山”。 今天,教育工作要进入深耕细作的新维度。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深耕细作就没有硕果累累。我们要用深耕细作的钻劲、韧劲,以深耕细作的精神和力量,去努力营造教育的良好生态。

(一)坚持深耕细作,在精神层面上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象

校长要想在营造教育良好生态中发挥主导作用,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独立思考、进取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而坚韧不拔的意志则是校长的精神气象。

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成功必要因素。苏轼在《晁错论》中提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游泳名将菲尔普斯除了天赋以外,每天练习八小时,全年不休息,持续坚持五六年之久,才缔造了一人独得八块金牌的奥运奇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看到贫困山区重男轻女,想到如果一个女孩受到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的命运,于是开始了她艰苦卓绝的建校办学之路,建校十多年来,已有1645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张桂梅校长“要改变三代人命运”的想法看似朴素,却是大义博爱。十多年的坚守与倾情奉献,更体现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象。

学校校长要学习张桂梅,不仅要具有独立思考、进取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还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和精神气象。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奋斗目标,然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按照理想蓝图做实教育事业。

2017年以来,乌兰浩特市教育系统校长调整不唯年限,而是以校长的工作状态、学校的发展态势、教师的精神风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判断标准,我认为,今后还要加上一种埋头苦干的精神气象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如果一位校长在一所学校工作时间过长,却没有令人称颂的业绩和精神气象,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也是需要调整的。

(二)坚持深耕细作,在思想层面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这就是要求我们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好名喜功。

教育是百年树人、千秋万代的事业,更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功,发扬埋头苦干精神,“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始终铭记:虚假带不来繁荣,浮躁结不出硕果。

(三)坚持深耕细作,在行动层面上要坚持“在平实处用功,在常识处发力”

所谓平实处,就是日常的平平常常、实实在在之处,在平实处用功是做好教育、干好教育事业最应遵循的常识。在常识处发力,本质上讲就是要求尊重规律办教育,常识就是最基本的规律,也是教育上最可靠的规律。比如,保证学生的睡眠、加强锻炼、减轻课业负担,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应遵循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兴趣、学会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应遵循的基本常识;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是完成育人任务应遵循的基本常识;开放是教育面向未来,也是教育实现现代化应遵循的基本常识。

其实,无论“平实处”还是“常识处”,都是人生和事业的“宝贵处”。

(四)坚持深耕细作,必须要突出在重点工作上持续用功发力

在重点工作上持续用功发力,是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途径。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例,2014年起,我们将信息技术列为年度工作重点。今年2月8日,教育部等五部门,以(教基〔2021〕1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多年来,我们一直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但从实际效果看,还存在着差距: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认识不到位,存在滥用误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较弱,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教学实施能力较弱等等。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没有持续用功发力!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得过且过”。

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才会给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如今,教育教学质量向上的拐点已经到来,但这没有引起大多数校长的高度重视,没有引起大面积的共鸣。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教基〔2021〕1号)指出,“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案例,有机组合或创造加工各类优质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跨学科综合教学;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组织方式重构和教学方法创新;赋能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信息收集,精准分析学情,促进差异化,交互性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特别是关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其中的“有机组合”“创造加工”“重构”“创新”“赋能”五个词,说出了平台资源的优势和优质资源的使用办法。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中有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想说:“得天下名师而学,一乐也。得天下优质教育资源而用,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天下的名师与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在哪儿?都在国家教育平台上。校长要利用好这个平台,更要组织教师使用这些平台,寻找好资源,做到有机组合、创造加工、重构、创新,最终实现赋能。

三、营造教育良好生态,必须一以贯之重人本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以尊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文化,并将其融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生习惯养成等方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人文主义方法,倡导人文主义教育观。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可见,一以贯之地落实好人本主义思想,是营造教育良好生态的根本要求之一。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经常思考和追问,理想追求人文主义的教育是否被“教育内卷”(过度或不当竞争)所冲击而走向野蛮?在教育中,追求的是因材施教、人人成材,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就是野蛮的代名词。我们还要经常思考和追问,追求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是否被功利思想所裹挟,而牺牲学生当前的健康?

一以贯之重人本,就是要追求办好能够让学生一生幸福的教育。追求学生一生幸福,就是“既不以牺牲孩子童年幸福为代价来换取未来的幸福,也不以牺牲学生未来的幸福为代价来换取对童年幸福的保证。”不牺牲孩子童年的幸福,在学校层面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组织开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样化活动,而不是体育、音乐、美术课随意被挤占;不牺牲学生未来的幸福就是要开展完善的生命教育,通过良好的思政教育与励志教育等,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养成刻苦努力的好品性和积极健康的好心态。

营造教育良好生态,一以贯之重人本,必须深刻认识功利思想的危害性,特别是克服一切急功近利的行为。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价值和生命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教育人则是“园丁”,需用深耕细作这种文化、态度、精神和力量,去经营教育的每一项工作,比如,讲安全绝不疏忽、麻痹大意;做管理不轻率、不鲁莽;提质量“用心专一,用功精深” 。

“十四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号角已经吹响,乌兰浩特市教育人将不忘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之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之使命,守正创新,深耕细作,努力营造乌兰浩特教育良好生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以“求真、求实、求是”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推动乌兰浩特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猜你喜欢
总书记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