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群,吴毅萍,赵叶文
(宜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宜兴214200)
内镜黏膜剥离术(ESD)由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发展而来,是目前用于切除消化道癌前病变的标准微创治疗手段,该术式不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且患者可针对不同部位行多次手术,术中还可获得相对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因而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前景[1]。然而,即使是对患者造成损伤较小的微创手术,也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术前可能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严重者还可引发术中生理应激,影响手术进展与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针对该问题,临床通常以术前健康教育配合心理疏导应对,但普通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缺少个性化,致使干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随科技快速发展,各类高新技术先后与临床护理相互融合,其中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云平台护理模式,目前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不仅使远程护理指导成为可能,同时在临床护理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3]。故本次研究基于云平台构建适用于ESD治疗患者的知信行模式,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3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我院接受ES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伴上腹不适、上腹痛而无其他症状,伴上腹痛、恶心及呕吐;②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各类疾病诊断标准;③符合ESD治疗指征[4];④初次进行ESD治疗;⑤年龄≥18岁;⑥神志清楚,具备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及书写能力,能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⑦近期未接受类似护理;⑧自愿参与,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②合并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③合并严重慢性疾病;④手术未能顺利完成或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⑤有慢性疼痛史;⑥脊柱严重畸形;⑦处于胃、食管化学性烧伤急性期;⑧合并上消化道穿孔或处于穿孔急性期;⑨合并咽部疾病,内镜无法插入。将纳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9~71(50.84±3.65)岁;疾病类型:早期食管癌16例,早期胃癌14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7例,肠黏膜不典型增生6例,肠癌3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0(50.19±3.58)岁;疾病类型:早期食管癌14例,早期胃癌13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6例,肠黏膜不典型增生4例,肠癌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与术中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云平台的知信行模式。云平台建设:内镜中心联合医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基于微信建设。本次研究设计云平台共包括4个功能模块。①云病历夹。用于存储文字资料,例如患者基础信息、疗护信息、ESD治疗相关文字信息等。②云图文数据。用于存储图片和影音资料,例如ESD治疗流程图、ESD治疗流程演示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等。③云学习。供患者学习健康知识,患者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入云平台,从中获取ESD治疗相关知识和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以便于患者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也可通过云学习模块向患者发送健康知识问卷和心理调查问卷,以便医护人员实时了解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状态。④云交流功能。患者出院后可利用该功能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居家自我护理指导,实时了解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饮食情况、康复训练情况等[5]。知信行方案设计:邀请内镜中心中级及以上职称医护专家各2名,经专家讨论初步制订ESD治疗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内容,包括ESD治疗流程、手术用药禁忌、饮食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预防、出院后自我护理等。健康知识教育形式以图文+视频为主,内镜中心护士通过情景模拟,演示ESD治疗流程和自我护理操作步骤,拍摄演示过程,制成视频;医护专家以讲座形式讲解手术用药禁忌、手术期间饮食方法、术后并发症预防等内容,全程拍摄,同样制成视频。另在视频中添加字幕,以便患者理解接受。方案实施:①云平台以微信App为端口,指导患者添加云平台小程序。②入院当日,指导患者利用云平台观看健康知识相关视频,每观看15 min,暂停休息5 min,避免视频内容过于枯燥,影响患者学习兴趣,并且能缓解眼部疲劳。③经认知干预,待患者初步了解ESD治疗,指导患者利用云平台观看医护人员案例分享、积极接受ESD治疗患者现身说法相关视频,每观看15 min,休息5 min[6]。④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针对存在消极情绪的患者,给予观看正念减压训练演示视频,医护人员于一旁做现场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训练技巧,嘱咐患者每日按照正确步骤训练30~60 min。⑤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每日定时利用云平台向患者询问当日身体恢复情况,据此调整患者居家自我护理方案[7]。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前情绪状态及术后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①术前情绪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该量表涉及焦虑(HADS-A)和抑郁(HADS-D)2个领域,各包含7个条目,条目后设置4个选项,分别赋予0~3分,各领域总分0~21分,评分>7分则代表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06~0.834[8]。②术后疼痛程度: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将疼痛分为4个等级。0级(0分):无疼痛;I级(1分):轻度疼痛,可忍受,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睡眠;Ⅱ级(2分):中度疼痛,难以忍受,需使用镇痛药物,影响睡眠;Ⅲ级(3分):重度疼痛,难以忍受,需使用镇痛药物,严重影响睡眠并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③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该量表涉及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量表总分0~21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差,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45[9]。
2.1 两组入院时、术前HA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时、术前HA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术后VRS评分、PSQ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RS评分、PSQI评分比较(分,
知信行模式是现阶段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干预模式之一,该模式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成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其中“知”为基础、“信”为动力、“行”为目标,即人们通过学习不断获取健康知识与技能,使其逐步形成向健康发展的信念与态度,最终实现健康行为的产生,将其运用于临床护理中,可帮助患者熟练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改变对待疾病的看法与态度,排除患者内心消极情绪,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决心,促使患者疗护依从性有效提升,不仅有利于临床疗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病情改善也可起到积极作用[10]。知信行模式虽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但部分知识学习能力较差的患者,常规知信行模式中以口头叙述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难以真正熟练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导致患者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仍较重,极易产生生理应激反应,对手术进展与效果造成不利影响[11]。
云平台是一个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网络平台,临床利用云平台为患者建立云档案,患者基础信息和病历资料可被永久保留,此外,也可利用云平台发布各种疾病研究进展、治疗手段研发动态、患者自我护理方案等一系列疾病相关知识,供患者随时学习查看[12]。本次研究将云平台与知信行模式有机融合,ESD治疗相关知识、患者亲身经历分享、情绪自控训练步骤等内容均以图文或视频形式发布于云平台,患者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护士在一旁同步指导,更易于患者理解视频内容,从而帮助患者熟练掌握ESD治疗相关知识,在认知干预和信念干预影响下,患者治疗积极性逐渐提升,配合正念减压训练,有效提高患者情绪自控能力,从而实现患者以乐观心态积极应对ESD治疗的目的。在患者生理应激反应有效缓解的影响下,手术进展得以加快,手术效果提高,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合患者情绪状态和情绪自控能力的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也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ESD治疗患者积极开展基于云平台的知信行模式,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对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睡眠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