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围场职教中心 何素清
各位家长,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苦恼:我的爱,孩子怎么就不稀罕呢?我的苦心,孩子怎么就不懂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很好地把握尊重和原则的尺度即是原因之一:事情不分大小,不论对错,总习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日久天长,孩子就变着法地和父母耍赖、顶撞甚至以离家出走来要挟。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尊重孩子呢?
一个老师家的孩子,上一年级,放学后到办公室找她。还没等孩子放下书包,这位老师赶紧说:“快做作业,做完回家就省事了,先做语文。”孩子边掏课本边问:“做完语文呢?”没等孩子的话音落下,妈妈赶紧接茬:“做数学。”全办公室的老师都被这位妈妈的流利回答逗乐了。
13 年前,也是一个老师家的孩子,也是上一年级,放学后到他办公室,放下书包,问:“爸,我是先做作业呢,还是先玩会儿呢?”她的爸爸没有直接回答,思量了一会儿,慢吞吞地说:“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决定。”孩子想了一会儿,说:“那我就先玩会儿。”半个小时之后,孩子自己拿出书本开始认认真真地写作业了。这个孩子小学一直是学区第一名,初中在我县二中一直是年级前三名,现在是清华大学二年级学生。
同样一件事,第一种思维方式,注定父母要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效果还不一定好;第二种思维方式,孩子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还能身心愉快,真是父母一句话,“四两拨千金”。
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吃什么饭,看什么书,买什么衣服……无关痛痒的、不触及原则的事情,父母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代替包办。因为,“父母代替孩子绕过的弯路,社会一定会给他补上。”
对有关疼痒、触及原则性的问题呢?家长是有权利决定的,与专制无关,因为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否则做父母是失职的。尊重的前提是不能放弃家长的绝对权利。
最近十来年,电脑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不让孩子用是不可能的,但怎样用?我与孩子做了一个约定。
时间:每星期玩2 小时。
总量:只能后推,不许透支。由于月考或是没休周末,可以推迟到下次,但是每次不能超过3 小时,因为玩电脑时间太长影响眼睛和脊柱。
记录:每次玩完之后在挂历上详细记录。假如平时没玩够时间,攒在寒假、暑假一起补上,没有过期不补之说。
内容:不限制。看小说,看电影,逛淘宝都可以。因为有些东西,家长也无法限制,与其让她到外界去猎奇,还不如在自己家里获取。
监督:不属于自己玩电脑的时间必须远离电脑。假如我在用电脑,也不许凑近跟前,即使走到门口也不许往里张望。
在这个雷打不动的原则下,我和孩子坚持了6 年。孩子从来没有因为要玩电脑和我哭闹、耍赖过。玩电脑这件事让孩子知道了:平等是相对的,原则性的问题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我的刚柔相济的坚持下,孩子成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尊重孩子,须有边界感。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尊重,以倾听、陪伴代替絮叨和事后惩罚,效果要好上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