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梅
玉米不仅在农作物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且在粮食结构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栽培玉米所需要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所以当下的研究重点便是利用面积少的土地去种植更高质量、更多产量的玉米。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玉米种植的主体,农民自身储备的知识与玉米种植技术的熟练,很大程度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农民也以此为经济来源。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培训,从而导致其对于玉米高产的认知模糊,在农作物生长阶段,作物施肥不科学、植株密度不合理、对害虫的防范不到位等问题屡见不鲜,致使在高产栽培技术下玉米的产量并未取得预期的种植效益。在实践中许多农民已经总结了一定的栽培经验,这在提高玉米生产水平方面尤为重要。可从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农民总结的栽培经验相对落后,还有一些经验缺少一定的科学性,这样会使玉米栽培出现问题的概率增加,难以依据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合理选择,这对提高玉米产量会造成很大影响。
对于农民来说,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玉米不仅仅是用于满足自身的吃饭问题,更是农民的一种经济来源,可以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对国民经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农业结构不断改变与科技化,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玉米种植地域不断减少,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下降。故此,为满足当下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农民受传统种植习惯根深蒂固的影响,粗放式栽培与管理方式仍是目前各地种植玉米的主要方式,即在具体栽培管理过程中仍采取大水漫灌、人力耕种的方式,机械化水平较低,给农业劳作效率和玉米产量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玉米种植对地域方面的要求十分严苛,处在不同的气候环境所采取的种植制度也不一样,要据此选取玉米品种及相关栽培技术。除此之外,在进行玉米栽培时,因为农民缺少先进的种植观念与创新意识,使用的栽培技术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利于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农民作为玉米种植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总结了很多栽培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大大地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但是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讲,随着科技日益发展,这些农民自己总结出来的栽培经验十分落后,而且从科学性上来看,这些经验大都是不科学的,难免会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施肥不科学,种植玉米时植株密度过大,以及对害虫防范不到位。这些问题如果不根据科学种植来进行调整的话,就会大大地影响玉米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从根本上确保栽培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玉米栽培质量,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化选择种植品种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种植户进行玉米栽培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在品种选择过程中,为降低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辽宁省凌海市班吉塔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和种植户需在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势、气候特征以及病虫害发生率等因素,尽量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以及品相优良的品种作为种植品种,以此来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效益。
虽然玉米对于种植土地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玉米的栽培现状,对土地进行规范化整理十分有必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提高玉米栽培质量和产量,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尽量选择较为平坦且土壤肥沃、排灌水方便的地点。为降低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率,需尽量将玉米种植在前茬作物为豆科作物的土地中;最主要的是在种植前,劳作者还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耕深一般在20厘米左右,以此来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大部分农民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往往会选择土壤富含营养、地形平坦以及容易灌溉的地方去种植。而且需要将玉米种植在之前栽培过豆科作物的土壤之中,这是为了降低后期害虫的病发率。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为了避免土壤资源浪费以及玉米需求养分得不到满足等问题的发生,对玉米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也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的核心作业。在玉米密度方面,只有保证了栽培空间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获得预期的产量。通常而言对于春播玉米一般将种植密度控制在3500~4500株/平方米,与此同时在耕地内还要实行宽、窄行单株种植的方法,通过合理控制每株植物的距离,来提高玉米的产量。
在玉米田间管理过程中,施肥和灌溉对于玉米栽培产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水分利用率低、施肥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玉米产量,对种植户自身的种植效益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给农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保障灌溉的科学性,工作人员需根据当地天气情况以及土壤含水量适时浇水。此外,在雨季来临时,为保证玉米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工作人员还需做好排水工作。除此以外,基层产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和种植户,需根据玉米不同生长周期和土地实况进行合理化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率,在降低土壤板结问题发生率的同时,为预期种植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农民应当根据玉米的生长周期在玉米成熟的时候及时收获,来保证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如果不及时收获,会导致产量降低,更会大大地影响玉米的质量。过去玉米大都选择在蜡熟期之间收获,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玉米品种不断增多,种植人员要根据种植的品种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收获时间。某些品种可以选择在蜡熟末期收获,从而增加籽实部分,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而对于另一些品种,籽粒在成熟时茎秆和叶片普遍为绿色,应当在蜡熟末期及时采摘果穗,然后再抢收茎秆。另外,在收获之后要注意剩下玉米茬的高度。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科研人员应当将新的技术及时向农民以及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推广,并对农民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以提升农民的专业知识以及栽培技术水平。本文对玉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措施,希望可以对我国玉米栽培技术进行改善,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