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辉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新时代高校文科建设提出了创新性举措,并发布了代表“新文科”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成果——《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宣言》以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为共识;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为原则;以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任务[1]。《新文科建设宣言》作为国家高校文科建设的指南和纲领,为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新时代的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文科建设绘好了施工图。在国家的重要部署和引领下,高校文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至关键日程,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中交叉性强、融合性强、应用性强的语言学专业,其课程建设至关重要。
在《新文科建设宣言》背景下,普通高等师范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培育时代新人,如何培育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开创者,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应该主动为优化专业结构、提升课程性质、创新教学模式这三个新文科建设的基本抓手提供理性思考和实践策略。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为例,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指导,对语言类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都需要创新文科教育。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各个方面。仅就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做好师范类专业语言学课程建设谈一些初步思考。基于新文科概念的内涵、特性[2]及《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具体内容,认为师范专业语言类课程建设应该围绕下面这些方面展开。
新文科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可以助力国家文化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培育时代新人,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对新文科建设提出的目标和定位。师范专业语言学课程建设同样肩负国家重任:推动语言类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构建以培育语言学人才为中心的语言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课程、学术综合发展新体系,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科的发展。我们要聚焦毕业要求和培养方案对语言类课程的成果期待,具体来说,语言类课程目标要清楚地聚焦在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将他们的学习目标聚焦在这些学习成果上。教师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实现预期成果。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目标要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毕业为目的,以毕业要求为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在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引领力。因此,我们要强化价值引领,从各个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语言文字层面。2020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语言文字工作要进一步聚焦国家发展大局,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语言服务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高等师范学校语言类课程建设要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语言类课程思政建设:一是着眼于教材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语言类教材,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二是着眼于课堂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进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最主要的阵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政治素质。
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文化繁荣新需要背景下,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推动原有文科专业优化升级,促进学科的交叉、技术的融合。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新文科“不仅要传承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还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3]。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对于高等师范学校语言类专业而言,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的融合;二是技术范式的融合。前者表现为我们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开设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建立兼容并包的语言学课程新体系;后者表现为新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学、工学技术范式的交叉融合,这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换句话说,从分科治学走向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这是学科发展下一步要解决的一个方向性问题。而我们所追求的新文科就是那种破除学科壁垒走向各学科‘大融合’的文科。”[4]语言学专业课程建设也是如此。
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国家建设一批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高地并开展文科系列大讲堂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面完善追求创新与卓越、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育人模式。对于高等师范学校语言类专业而言,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内对外交流的需要,根据地方师范学校的专业定位,以学科和课程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和科研为两翼,依托师范,立足区域,面向世界,建设以培养语言学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育人模式。
培育质量文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产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科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实施文科专业认证,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促进文科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建设,要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下进行,要在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的原则下进行,为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科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服务。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引领下,高等师范学校语言类专业要以高质量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化高质量建设语言类课程的意识。
高等师范学校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是文学院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修课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选修课主要有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我们以上述课群为例,对语言类课程建设进行探索。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语言类课程目标主要是以“教”为导向,将现有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传授给学生,侧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目标是以“学”为导向,即以产出为导向。知识不再是只解释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因此,语言类课程建设要以产出为导向制定课程目标。
第一,了解人类语言学的发展简史和语言学基本理论;理解并识记语言的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掌握语言历时发展演变的动因、规律和特点。此项目标支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学科素养部分(2.3)(1)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下同。。
第二,了解国家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具有正确的语言文字观;理解并掌握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与语言文字相关的领域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此项目标支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学科素养部分(2.3)。
第三,通过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并将之运用于国内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汉语教育的育人功能。此项目标支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综合育人部分(2.6)。
第四,具有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的学术兴趣;具有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观点。此项目标支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学会反思部分(2.7)。
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重要支柱,课程目标的实现要通过科学配置教学内容。根据我们在第一部分讨论的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上面刚刚讨论过的语言类课程目标,我们认为语言类课程要形成“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立体化教学内容。专业教育指的是跟语言学科密切相关的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语言类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我们主要讨论融入这些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
1.思政教育
2017年12月5日,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5]在专业课程中蕴含思政元素是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活动的贮存所,语言与国家、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蕴含着中华文明和国家精神,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使命。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还肩负着传播与交流中华文化、为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这些思政元素,通过分析语言而理解语言承载的文明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国家情怀,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着眼于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之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语言类教材,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等都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在学校选取的权威教材的基础上选编辅助性教材,使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同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所启迪;再如,可以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辅助性教材中选编对国家、社会、专业及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语言学者的成果,将他们在语言资源的保护与研究中的爱国主义事迹写入教材。总之,语言类教材建设可以为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二是着眼于课堂建设,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带进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最主要的阵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如古代汉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讲解先秦文言文的语言问题,而且要增加孔孟等思想家哲学思想的介绍。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建构。
上述思政元素的教学对树立文化自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人的自豪感、自主性具有重要作用。
2.创新教育
思政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求变,新文科建设还要求学生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传承中创新,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内容的创新。在语言类课程中增加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文科内部打通各专业与课程之间的壁垒,如增加语言学与哲学、逻辑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新闻学等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甚至突破文科边界,实现文科与理工科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如增加将语言类与计算机、信息学、心理学、地理学、生命科学、医学等专业交叉整合的教学内容。
二是技术的创新。新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语言学学科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在对自然语言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等过程中需要新技术、新方法。数据库、语料库建设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计量研究、实验研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未来语言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应该涉猎相关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
上述创新性教学内容可以总称为“语言+”教学模式,如“语言+逻辑”“语言+心理”“语言+计算机”等,通过这种模式,实现内容的交叉、技术的融合,建立兼容并包的语言学课程新体系。
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我们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仅局限于课堂和课内模式,从课堂走向社会,课内走向课前和课后。此外,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开创“学习+阅读+研究”融合型多维教学模式。
1.学习型教学模式
我们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习型教学模式,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们所谓的学习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内通过讲授教学内容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学习型教学模式仍然是所有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大量教学内容特别是最主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型教学模式下完成的。所以,要以提高学习型教学模式的质量为原则,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我们在前面讨论的教学内容中的“专业教育”主要通过学习型教学模式完成。
2.阅读型教学模式
阅读型教学模式是课堂和课外的教学活动所采取的必要教学模式之一,课前和课后时间是阅读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时间。阅读型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强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既是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延续,也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是过渡衔接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前面讨论的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主要通过阅读型教学模式完成,将补充的教材、资料和课堂中不能充分讲解的文选作品作为教学任务,通过阅读指导、答疑解惑、作业考核、总结评价方面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部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内容的过程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
3.研究型教学模式
课前和课后还有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就是引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研究,这种教学模式称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我们在上文讨论的教学内容中的“创新教育”主要通过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完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也可以针对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中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申报专门的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指导大学生申报并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引领学生进行研究型、项目式学习,并通过探究式、论文式、报告式、答辩式等评价机制进一步丰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给文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文科建设应该把握历史机遇,积极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搞好新文科建设。新文科中的语言学专业也是如此,其与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符合新文科建设的共识和必要原则。正如刘利所言:“北语虽然是文科院校,但近年来一直努力将‘互联网+’‘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教学”[6]。其他院校语言学课程也可以将“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教学,在帮助学生具备语言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掌握新的信息时代的必备技能。我们从以下两个角度实现课堂教学智能化。
1.建设语言学实验室
建设语言学实验室可以从硬件设施角度入手,辅助进行语言学教学与研究,特别是计算语言学研究及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实验室可以提供教学与研究必需的硬件设备及环境要求,比如心理语言学需要的脑电仪、眼动仪等,录音、录像等过程中需要的隔音设备及环境。语言学实验室还提供了教学与研究必备的各类软件及数据库等,比如语音学所需的Praat或Minispeech软件以及ASJP程序等。语言学实验室为我们在上文讨论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保障。
2.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一方面,我们可以建设语言类课程的慕课群,建设精品慕课,打造线上一流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建设教学平台资源,比如可以利用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该平台,我们可以在线建设课程视频、教学资料、师生互动和监控管理等平台。建设课程视频平台是线上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将课前问题、本节课程梗概和主要内容录成短视频,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完成预习。建设教学资料平台是教师将教学资料 (课件、教学视频、课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同步至超星学习通平台,并推荐超星网络大量的共享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建设师生互动平台是充分利用讨论区发布问题,进行讨论,进行师生互动。建设监控管理平台是通过成绩管理、作业统计、考试统计、教学预警等模块有效监测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及下一步教学需要注意及解决的问题。
《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已经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中国语言文学类是文科的基本学科,也就是新文科建设的起点。基本学科建设的成果不仅可以成为新文科建设的基石和样本,也会为新兴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重要抓手”。笔者从课程提质角度出发,从课程建设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尝试对语言类课程建设提供一套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希望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培养提供某些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