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秀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提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这一职业教育目标,为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创”深度融合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又称“职教二十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职业教育的前进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方案中设计的“学分银行”“1+X证书”等书证融通体系,成为引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航标,同时也指明了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需求和地方经济来探索人才培养方式。此意见的提出为全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供了方向,那么如何结合北大荒集团优势设计出符合垦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产教融合方案并深化落实,是集团内校企双方长期探索的课题。
随着十九大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提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更加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使命,而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提出为双创教育服务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结合北大荒集团企业化改革所面临的机遇,全面发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专业优势与产学研创的教学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双创资源和项目,搭建协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依托学院办学特色,传承北大荒精神,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集团培养一批认同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企业文化、适合北大荒企业发展需要、忠诚于北大荒事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作为北大荒集团所辖的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效,这与学院的办学特色和长抓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20年9月,学院牵头组建黑龙江农垦职教集团,并入围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建成国家级创新创业培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示范基地授权6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农业经理人培育基地2个。2020年学院被批准为黑龙江省省级创新创业示范校和省级共享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学院结合农业类企业成立了北大荒无人机学院、食品农产品研究院、新道创新创业学院,以及集教学与科研、创业与孵化、咨询与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型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器。多年来,学院依托办学特色和集团优势,为垦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民企业家、教育精英和高级管理人才。学院农业类共享型创新创业孵化器,本着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宗旨,以引导专业创新创业实践为出发点,立足学校的专业特色及学术特点,定期邀请集团企业专家、黑龙江创业成功人士进校现身说“创”,建成了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模拟、创业实战、孵化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中明确了高校双创的职能和方向,在意见落实中,教育部先后举办完成了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是第六届,参赛范围从高校扩展到中学,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大赛中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一些农业项目带动了精准扶贫,评委与投资人多数来自企业,有企业协同、有高校参与、有政府支持的良好态势,实现了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来突出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根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16日的报道,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完成了总决赛参赛项目投融资对接,284个项目提交了融资意向,335名投资人参与对接,线上达成投资意向金额4.8亿元,路演现场达成投资意向金额12.4亿元,累计达成406个投资意向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双创的推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衔接和产教协同。高校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规范,在规范中深化拓展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其社会适应力。创新创业实现了政校企共同为学生打造容错环境,在创新中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策应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同时也回答了为谁培养、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等系列问题。
对于高校而言,虽然双创教育目前已得到各校的认同,基本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但没能从实践层次上思考或是结合专业实施,尤其是在专业课教师和教学管理层中未能实现完全统一,还需要从更深层次去熟悉政策,了解开设双创的必要性,深化对创业精神的认识,多数人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仍停留在创业就是创办企业的浅显认知上。当然,狭义上的创业是指创办一家企业,但广义上的创业确是指一个人开创事业、追求置业的过程,它是培养一个人综合能力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明确自己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畜不识”限制了他们的创新创造力,而作为农业类院校的教师,目前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上,面临着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北大荒集团特殊的国家战略粮食后备基地的关键期,要从源头上去改变现状,培养农业科技者和接班人。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结合企业需求来培养。创新创业实践实现了运用学校科研参与企业创新,使教学研究有的放矢,同时还会反哺教学研究。通过协同育人,把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更多面向合作企业未来发展的技能精英、企业领袖和其他社会英才。深化教学改革,结合“职教二十条”中提出的“1+X证书”体系,以培养北大荒集团缺少的农业经理人、高级农业管理人才为目标,根据企业需求,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根据集团产业结构调整,明确集团内龙头企业职业岗位体系,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周期,教学内容应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从而使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形成良性互动,使社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际对接职业岗位技能人才。
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战略机遇,实现校企深度融合,通过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使培养方向更贴近企业需求,企业导师指导专业实践使学生职业岗位与就业岗位技能零对接。充分发挥学院师生的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发挥高校的专业资源优势帮助企业创新产品包装设计、提升文创价值;发挥高校的学生优势,通过新媒体营销助力垦区农特产品实现销售量倍增,从而进一步提升北大荒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品牌形象,在合作中培育校企双方的科研成果与创新成果,通过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现成功转化。高职院校的双创是以创新引领为目标、以市场为服务导向、以学生就业为根本、以企业发展方向为依据,对学生开展创业指导与对接服务。因此,在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要快速实现共建共育,通过搭建“集团(人资、科研)+创业团队(学校)+企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孵化平台,形成服务农业企业的综合体,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协同育人。
笔者仅从引、建、培、孵、助五个层面对产教融合提出建议性策略。
按照《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36]号)指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创新引领创业要求,学院现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农垦科技创新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充足的创新创业实践场所,对接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研究平台。学院的科技创新孵化器在创新创业项目培育、遴选和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自学院孵化器建设以来培育的相关项目,如魔术手媒体推广、龙菽豆浆粉、痛风饮、生物酵素、无人机等项目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痛风饮新产品即将问市,并批量生产,农产品食品研究院的果疏生物酵素应用在齐齐哈尔市乡镇精准扶贫项目中,获得农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实现了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的作用。上述案例充分说明集团企业可通过建立产业学院形式,将学校开在企业,学校通过引入成熟企业,开展项目对接与管理培训,成熟的团队以股份形式在各城市开展品牌店的连锁经营与管理,同时在校内打造企业文化,通过创业实践项目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师生创业团队的服务潜能,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
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是体现社会性最为深刻的教育方式之一。面对新技术、新时代的要求,全面推进“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从企业实践入手,依托知名企业品牌,围绕世界观、劳动观、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等内容强化思政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深度融合,实现素能共育。在产教融合平台支撑下,学院通过专业线上理论课,向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法律资询、创新思维、创业者沙盘等实训课程,运用投智圈智慧网络平台,整合全国创投资源,实施项目管理、投融资发布、线上培训和线上项目对接服务等内容,适时对校企双方创业项目团队进行跟踪管理,帮助团队开展交流,完善管理服务制度与办法,实现集人才服务、创业服务、企业服务于一体的机制。
产教融合从源头上解决了双创师资结构单一,缺少企业实践经验的问题。通过引入产教融合企业导师、工匠大师,提高了校内双创实践指导的整体水平。依据学院设立的顶岗实践制度,组织专业教师与创业教师到企业轮流跟岗实践,并可获得相应的“X证书”,教师通过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拓展“双师”培养途径,提高“双师”教师的比率。让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产品研发、创新中发挥作用,同时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能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项目中的实战难题。企业也可根据自身需求组建“农业经理人班”“直营店长班”“网红培训班”等专项订单班,按企业所需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导师跟班教学指导,校内孵化器真实项目实操,解决了时间和空间造成的诸多不便等问题,双方均为自己所需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
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的根本特点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模式多为项目化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创新探索,双创教育的引入让专业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解决问题更加实践化,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学院通过引入集团龙头企业的双创资源入驻孵化器,对接校内师生团队,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真实项目资源,同时有学院、政府背书的产品,可降低推广成本、渠道成本,为学生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比率。对企业而言,能够让集团所属师生快速了解北大荒文化,更重要的是了解品牌优势,提升品牌价值,从而在共同的推广中认同品牌文化。在融合中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战,在实战中对优秀的创业团队给予场地、政策、导师等资源扶持后续创业,既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省了营销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又快速地使集团企业倍速繁殖。
学院长期坚持传承北大荒精神,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造了具有垦区职教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如学院通过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让创业团队参与精准扶贫,让学生感受到一餐一宿均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勤俭节约的精神;通过参与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让学生了解垦区龙头农业企业在保障“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任中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自愿留在垦区、长驻龙江的知农爱农精神;通过北大荒精神、东北抗联精神、铁人精神等红色基因的传承,培养更多双导师的工匠精神,带动更多学生成为胸怀坦荡、勇于担当,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校企共育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