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田涛涛
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双高”建设和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与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合并转设本科已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转设本科以后,国际化工作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就如何做好国际化工作,助推转设后高校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详细阐述。
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为了突破自身的层次局限性,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之下若干“双高”院校已经和当地的民办本科院校或本科独立学院进行了合并,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应用型职业技术大学,为中国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提出了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而推进独立学院转设,是“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重点工作。202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亦明确提到,“鼓励各地积极创新,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也可因地制宜提出其他形式合法合规的转设路径,经教育部同意后实施。”2020年12月,教育部在“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将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一部分学校正跟高职学校进行结对、合并,最后转设成为职业技术大学。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双高计划正式启动[1];同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3]。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2019〕8号)[4];同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高校及建设专业名单,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共计197所,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141所[5]。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职成[2019]5号。“意见”的“改革发展任务”中指出“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探索援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渠道和模式。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建设一批鲁班工坊,推动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5]该“意见”的印发确立了“双高”建设院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基本原则,同时对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无论“双高”建设或是高职院校转设本科,国际合作交流都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国际合作交流是每个“双高”院校建设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学校办学提升国际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大部分的“双高”院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和矛盾。
目前,仍有少数“双高”院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国际处、外事处或者国际交流中心,依然是与党办院办合署办公;有些院校与国际教育学院合署办公,专门的分管校领导和管理人员缺失。关于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没有单列或出台,只是简单的做好“迎来送往”和教师因公出国境工作。有些院校甚至学校领导层面认为国际化交流并不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属于“锦上添花”的工作,有精力就多做,没精力就少做。在教师的职称晋升、与国外先进专业课程教学的衔接以及学生交流回国后的学分互认等工作上没有明确的政策促动和鼓励学校全体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工作。同时,有些院校严重缺乏经费支持,认为国际化交流工作经费只需要用在“迎来送往”以及教师因公出国境工作即可,教师长期访问学者项目基本是由省教育厅或国家留学基金委承担,对于学生的国际化交流等没有或很少有经费支持。这些政策和制度不明确,认知意识不到位就为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不同职能部门发生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屡见不鲜。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境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在招聘模式、引进方式、福利待遇、晋级机制等机制保障,导致了境外高端人才在回国后极少愿意到高职院校就业任职。高端人才“引进来”工作受阻。同时,在岗在编的高职院校教师由于认知的缺乏和意识不足、国际化能力不强,对于国际化工作缺乏兴趣,尤其是专业教师把精力全部用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职称评定等与自身发展和待遇挂钩的事情上,缺少国际化水平和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缺乏考核等机制促动。大部分教师国际化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身外语水平能力不高,对于一些专业相关的国外论文和著作借助相关翻译软件能读懂大概意思,若需其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和机构的专业人员来沟通通常会表现出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明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使得教师对与国外高水平机构合作的念头和想法逐渐减退和消失,语言不畅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国际化极大阻力。
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包括“双高”院校招生都是专科层次的,录取层次和分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已经进行了初步设定。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会在外语学科表现出“瘸腿”或者所有学科能力都不行的现象,更谈不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开展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高职院校主要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将学生送出国境进行为期不超过两周的文化参访活动。这些活动通常是旅游性质的,由学生自己承担所有费用,有些家长认为与其在家里度过假期,不如花钱将孩子送出去开开眼界,因此这种模式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能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但是这种模式的交流通常是整团出行并配有带队教师或者翻译人员,无须学生自身与国外人员进行任何交流,这就导致了学生出国回来后无论是语言还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任何提高。也有少数“双高”院校与东南亚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学生为期半年的学习互访活动,因其开展活动的对象是东南亚国家,有些国家地区高校的专业性能力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性能力相差较大,甚至无法达到我国专业能力。英语并不是东南亚国家的母语,这部分学生到达了国外后就会荒废时光,不愿意好好学习,认为所在学校太落后,传授知识都是在国内上学时早就学过的,导致大部分学生不管是专业知识、语言或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无法提升。
以上便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包括“双高”院校在内国际交流工作现状和其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和给国际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随着国家要求民办本科、独立本科院校与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合并转设,“双高”院校迎来了升格工作。与此同时,对于国际化办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从此国际化交流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迎来送往”和教师出国境,而是变得多维度,多层次交错,通过不同维度的共同协作来提升学校国际化能力的新目标。真正把国际化交流“引进来”、“走出去”和“再提升”工作做好,提升学校办学国际化影响力。
教师国际化能力的提升是学校国际化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聘请国境外高水平院校、机构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校客座教授,定期为全校师生开展国际先进专业教学讲座。在教师职称晋升方法和途径上制定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激励性文件,促进国内专业教师自发自愿地寻找海外高水平机构、研究院所进行中长期学术交流或互访活动,将每位教师的国际化参与度与其职称挂钩,从而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国外学到的先进的专业知识与现有的课程大纲进行结合,改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且与世界先进理念接轨的新型专业教材和课程,从而达到切实地提高教师国际化能力的目的。
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来促进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完善学生国外交流工作机制和政策,切实做好国内品学兼优学生出国境开展相关活动的挑选、在国境外实时监控管理、学生回国后的总结和经验分享等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外语能力水平考试及海外高水平院校“学分互认”项目,在国境外学习期间考取各种国际认可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做好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和管理工作,留学生的招收和管理也是学校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之一,多途径招收各国留学生,不仅局限于东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且要做好相关发达国家留学生的招生工作,才能将优质的生源引进过来,通过这些发达国家的优质生源来带动整个学校的来华留学生的整天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跨文化能力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交际者能够超越文化的屏障,在两种文化身份中自由转换,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7]。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在交际行为的“得体性”和“有效性”上。成长环境不同,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很容易对“非我族类”,与自己不同的文化有一种排斥心理。需要对两种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接纳才能用最恰当的方式沟通和交流。在中国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教师通过海外访学、国际会议、文化参访等活动将自己的思想与国外文化进行碰撞,对不同文化进行融合后通过授课的方式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对国际化交流过程中顺畅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是通过登陆海外院校网站下载一些学术类文章来进行交流,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科研学术交流。教师通过网络与海外高水平机构、院校等进行实时沟通、意见互换或作为学者赴海外相关院校开展中长期访问等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其科研学术交流水平的提高[8]。此外还可以通过邀请海外专家与其共同开展专业国际化建设、课程教学、技术服务或科研项目、共建专业,合作编写教材讲义、合作共建专业实训室等相关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来开展人才培养,促进课程教学与国际通用职业技能证书接轨,同时也可以向海外推广国内相关课程和专业标准,真正达到互通有无,携手共建,促进双方科研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应用型职业大学的重点还是要和企业挂钩,要能体现出应用和职业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原来“双高”建设的前提下继续与“走出去”企业进行合作,对相关课程进行国际化改造,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与国内“走出去”企业合作,了解我国“走出去”企业在国外的生存情况以及本土员工的知识技术技能结构情况,与“走出去”企业深入沟通,制定适合于海外本土员工的培训方案,并为“走出去”企业在海外本土员工提供技术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等,为搭建学校海外技术服务平台打好基础。同时,也可积极联系当地“孔子学院”为当地人员进行语言培训,鼓励其到中国企业进行就业,从而辐射带动“走出去”企业海外所在国家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提升学校办学国际影响力提升。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也积极与海外高校联合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但由于高职院校包含“双高”院校生源质量问题,受学生语言能力水平和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真正与海外院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项目,在转设本科后,生源质量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自我能力提升的想法相较于高职院校学生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从而境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够真正的实施开展。学校应该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合作办学政策和机制来推动境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且有效地实施。
现如今,国内出现了一大批的高校与海外高水平院校或机构联合建立了国际联盟组织。该组织的建立为国内的院校国际化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些联盟基本都能履行好联盟理事长单位职责,加强联盟成员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联盟愿景与宗旨、议事规则、项目实施办法、成员吸纳与资格取消、经费使用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牵头单位部署联盟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机构联系,完善成员结构,提高联盟成员单位的国际影响力。“双高”院校在转设本科后无论是在学术科研交流上还是在师生国际化能力提升上都有很大的需求,建立和运行好这个平台变得尤为重要。同时联盟的建立还能更好的将学校的“海外优质资源引进来”,“助力国家优质资源走出去”和“学校办学国际影响力在提升”做出重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工作和本科院校国际化工作在形式上虽然大同小异,但在实质内涵上却不尽相同。通过制定各种响应的政策制度来推动转设后国际化工作全方位、多领域和高层次的国际化办学[9]。
转设本科后,学校应该借鉴国内外一流院校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国际化工作。制定好相关政策机制,成立专门的国际处、外事处或国际交流中心等明确职能部门,明确分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校级领导并设立专门的外事工作管理岗位;建立相关的教师晋升制度、课程教学制度、学生出国制度等;探索出于海外高水平院校学历、学分互认机制。扩大学校宣传,对于国内在国际化工作中做的好的亮点要能向外推广。为国际化工作单独设立经费项目号,调整和优化高职阶段国际化工作的经费比例。逐步完善和提高国际化交流工作投入的经费,同时积极与“走出去”企业合作,通过多渠道方式进行经费创收,确保国际化交流工作经费充足,为其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机制。
学校的发展最主要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国际化视野的开阔,因此学校要制定好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海外高水平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发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将国际最新的专业理念、做法和经验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在了解和掌握国际前沿动态后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及时的更新或改造。积极借助和发挥国际联盟平台的作用,对相关先进的优质资源进行分享,切实地将专业教师变成名副其实的“双语双师型”能够走上国际讲台的教师。将之前的教师因公出国境或访问学者项目的思想转变,积极将专业教师送到我国“走出去”企业海外基地工厂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了解相关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教程、考级内容等及时融入到课程建设和教学中去。
作为转设本科后的院校应当依托自身专业优势,主动与国家发展进行对接,对教师国际化能力、国内外学生国际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科研学术水平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细化的思考。在做好国内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向海外进行宣传推广,扩大留学生招收人数,通过学生之间的文化参访和交流互动带动更多的国际交流方式的诞生。通过课程、专业的引进与改造使得学生能够学到更加先进的知识,提升其自身的能力。通过与“走出去”企业合作开展各种培训来推动院校在国外的认可度。最终通过深化细致的国际化工作来打造出国际化办学品牌,真正提升院校转设后的国际知名度。
综上所述,“双高”院校的国际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成绩,优质高职院校与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合并转设已经成为了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双高”院校应利用好此契机将国际化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积极转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和方式,从新的角度思维并推动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全面发展。多维度,多方面打造应用型职业本科的国际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