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营 魏燕红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械、冶金、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已经从原来需要单一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转变为更迫切地需要从事材料加工、成形工艺与模具、成型设备及具备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1-3]。成都工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前身“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办于1953年,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学校开办本科后,该专业是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四川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六十多年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我国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军工等行业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模具行业具有很好的声誉。六十多年的专业办学经验和积淀已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手脑并用、德技并修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开发模式。人才培养面向四川省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以精密电子模具和汽车模具为特色。人才以设计、制造能力强、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为特色。
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教育教学观念大讨论,全面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基本内涵。通过制定和落实一系列制度文件,全方位推进“四个回归”,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在校党委带领下,全校教职员工回归初心,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梦想,倾力推动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努力做出贡献。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淘汰“水课”、修订毕业授位条件以及考试制度等,加大学生学业负担,促使学生“回归常识”,刻苦读书学习。通过进一步完善“绩效、岗位、考核”等有关制度文件,促使教师“回归本分”,务必潜心教书育人。为推进高水平本科建设,通过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学校、院(系)、教师的根本使命是什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各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逐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应用型课程教材资源,切实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办学要求。
响应国家“四新”建设要求,紧扣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积极发展新兴专业,近年来新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进一步推进既有专业的“四新”建设工作力度,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为依托,以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共建智能制造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示范引领,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改变原有的固化知识体系,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内容,推进“四新”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
不断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聚焦应用型本科教学,凝练了 “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思路。通过“厅委共建”办学模式创新、“股份共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成工富创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产教五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五合一基地”集成建设的方法创新等措施全面加强实践教学。各专业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路径,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的综合能力。引入富士康集团共同组建“成工富创”西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四川省产业大数据应用研究院等1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与京东方等110余家企业在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科技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秉承“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校训,坚持“卓越创新”价值追求,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秉承“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崇尚实践、追求卓越”的“成工精神”,发扬“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忠心报国、勇于献身、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陈毅精神”。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将对质量的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打造质量文化。不断强化“全员参、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并完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校级质量管理委员会、督导委员会、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质量管理员等组织机构的作用,推进落实学校、院(系、部)、基层教学组织三级教学质量主体责任,深入实施督教、督学、督导和评价的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对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与执行,充分发挥加强督导专家队伍、学生教学信息员、第三方机构的监控作用,并将监控结果纳入各部门年度部门目标考核,并作为专业调整、招生指标分配、经费投入、绩效发放等资源配置以及教学奖励评审等的重要依据。围绕学生成人成才,成立学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创业导师,开放实验室、考研自习室等,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本专业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各类课程改革、专业实践课程改革、课程思政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革等任务。在专业综合改革过程中,积极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落地的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以成果为导向与企业共同开发材控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共同完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引入企业资源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立实验实训场所,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方面,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形成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本专业在持续推进改革任务的同时,以现有改革任务为抓手,将教改成果和经验推广示范,带动专业和课程的全面建设[4]。
“产教五对接”形成了培养满足地方性应用型高质量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新工科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紧紧围绕“产教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切入点,专业培养方案对接国家材控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工程认证标准,以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材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和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场所与真实工厂对接、教师队伍与工程师队伍对接。通过“五对接”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理论实践交叉螺旋提升式教学模式,校企共享了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更有时效性。从而推动了深化材控专业综合教育改革,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配置资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管理学生。
2.2.1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培养适应现代模具技术发展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使制定的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与重庆平伟集团、成都宏明双新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宝利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国内模具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深理论的专家,从现代企业模具新技术的应用及模具行业用人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2.2 共同完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模具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本科教育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构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完善了“一主线、两侧翼、三循环、四能力”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2.2.3 共同配置资源。通过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教学工厂的建设,引入生产产品,建设真刀真枪的实践环境和具有企业文化的教学环境。与宏明双新共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模具工业协会紧密联系,在校内建成模具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省模具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校企双方共同配置教学资源,打造“金课”,建成精品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校企合作课程19门次。学校教师到宝利根、宏明双新、重庆平伟等企业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参与技术研发,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员工到学校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协助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推荐学生就业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在教学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德育资源上的共同配置。
2.2.4 共同实施教学。建立“双师双能双聘用”机制,采取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三结合”办法,聘用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专业、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学生导师,企业聘用专业教师到企业技术服务、研发、培训,真正建立一支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同时解决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每年安排2~3个教师深入到合作企业工程实践或科技服务工作,同时承担企业实践学生的管理工作。
2.2.5 共同管理学生。为保障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学校与企业对学生实施共同管理。企业与学校共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如安排了2015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0多名学生到重庆平伟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和成都宏明双新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半年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的共同带领下完成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共同管理学生。
材控专业的教师队伍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以国家教学名师为引领,以模具国家级教学团队为基础、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根据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在学院的支持下队伍的建设抓了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工程和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引进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工程。对新进教师安排教学质量高教学能力强的老教师作为新教师的导师,指导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建立校企合作建设师资队伍的双向交流顶岗机制,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到校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至少半年的工程实践,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通过青年教师国内进修、企业实践,参加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建设等途径,已有多名青年教师已成为专业骨干教师。通过产教融合,校企互动互换工程选派6人次的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入11名企业工程师到校任教。建有企业行业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具有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行业最新知识和最新技术的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建设、教学评估等。同时专业建有学生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实习实践工作协同小组。基层的教学组织保障了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岗位对接,保障了实习实践的安排和质量监控。
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要有落地的成果,重点完成的工作是与企业共同制定材控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制培养方案,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突破,将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成为在省内起示范引领作用,并有较高知名度的应用型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