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图书室发展路径研究

2021-12-28 01:39张义祥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24期
关键词:图书室图书馆基层

张义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中央的带领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迈出了现代化建设新步伐。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提升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乡村振兴中所包含的文化振兴是未来乡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实物载体与传播渠道之一的基层图书室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基层图书室的建设以及发展,是促进人民群众道德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支撑。因此,应当重视基层图书室的建设,充分利用基层图书室的文化属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路径。

一、发展基层图书室助力文化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可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其中第七篇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强调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这都体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基层图书室是我国公共图书资源体系中覆盖最广的基础文化设施,在实际应用中,赋予了其多种文化职能。不仅是单纯的图书资料提供机构,还承担着多种文化服务活动、宣传政务法规等职能。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各地基层图书室网络基本构成,已初具规模与影响。一方面,基层图书室把图书报刊搬到了农民群众身边,给基层带来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大大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与科学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基层图书室也可作为乡村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大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乡村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乡里乡亲互相帮助是乡村生活的体现,也同时体现了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法则。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乡村居民已经形成了具有乡村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在乡村居民的生活中,能够体现出整个乡村的民俗、礼仪和民间信仰等传统文化形态。由于“空心村”问题,这种文化传承正遭受巨大冲击,甚至面临消失的风险,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基层图书室的资源与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基层图书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从政府层面看推进模式较为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采取的主要是运动式工作推进模式,尤其在基层图书室建设问题上表现更为突出,往往是政府层层下达行政指令,制定一些工作指标,提出一些工作要求,掀起一阵建设高潮,只注重形式上轰轰烈烈,而不注重实际工作效果。基层贯彻落实方面,有的对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有的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有大批貌似标准化的基层图书室建成,但是缺乏持续稳定的资源和经费保障,导致图书场地一室多用或挪作他用,基层图书室名存实亡。上级调查研究方面:有的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搞形式、走过场,满足于树典型、搞宣传,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有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下乡而下乡,为调研而调研,表面上工作开展得很是热闹,实际上具体问题没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二)从乡民层面看主体地位明显缺失

基层图书室是为基层而建的,是为农民服务的,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乡村文化供给与村民文化需求严重脱离,导致基层图书室沦为摆设。从读者角度来看,村民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存在阅读困难的情况,导致图书室无人问津。一方面,许多乡民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大部分留守乡村居民受教育年限较短,学历仅为小学或高中,而学历稍高者均离开乡村进城务工。另一方面,不少乡民没有较强的阅读意愿和阅读习惯,平时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的思想认识有较大局限性,信奉“庄家活儿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缺乏通过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意识,更有部分乡民认为读书无用。从客观角度来说,近年来我国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民有了更多的休闲方式,如广场舞、棋牌、电影、电视等,相对淡化了知识文化的需求,加上农村生产劳动强度较大,农民在劳累之余也没有闲暇时间和精力阅读。

(三)从工作层面看发展资源相对匮乏

从基层图书室建设情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缺乏和人才匮乏情况,对基层图书室职能的发挥起到了阻碍作用。第一,专业性缺失。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只到县级层面,乡级没有强制性法律和规定要求必须建设公共图书馆,所以只能靠乡领导的自觉行为和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程度来取决是否建立基层图书室。因此,一般在乡镇综合文化站中设立图书室,但往往缺乏专业性和普及性。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农家书屋是很好的乡村文化建设措施,由国家广电总局牵头实施而不是图书馆系统专业机构负责,这和市场化环境中的出版专业活动存在矛盾冲突,也不利于图书室发挥专业优势。第二,资源缺乏。基层图书室由于资源紧缺,建设普遍比较简陋。自2011年,中央财政每年为乡村综合文化站拨款5万元,为县公共图书馆拨款20万元。针对中部、东部和西部基层图书室进行了专项补助,使基层图书室的经费压力得到了一定缓解,但由于基础工作实在太弱,依然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四)从管理层面看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图书管理本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在广大农村,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低的职业,图书室工作也比较轻松,普通人就能够担任。许多基层图书室管理人员的配备没有经过严格筛选,随意性很强,往往变成了政府安置弱势群体的收容所。部分基层图书室的工作人员非老即弱,这些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文化素质,无法满足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还有些地区是由文化协管员或乡村干部来担任基层图书室的工作人员,他们年龄往往较大,对于图书馆工作了解也不够,所以导致基层图书室的管理混乱,难以维持和发展。

三、基层图书室发展战略

(一)加强领导,健全法规

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对待,将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摆上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我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改变了以往公共图书馆没有法律依据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旧局面,然而关于基层图书室的具体法规仍旧缺位。基层图书室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其规模较小,制度也不完善,甚至不能称之为正规的图书室。那么,要想使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不断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就必须针对乡村和基层建立健全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保证保障基层图书室有法可依。

(二)完善体系,拓展功能

基层图书室建设是一项基础综合性工程,必须依靠多部门共同协作,方方面面支持配合。因此,首先有必要将基层图书室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体系,对图书室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方式和建设效果进行全面规划。其次是广泛开展跨领域合作,在取得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文化、民政等部门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新闻出版、文化与旅游等部门密切联系,通过多方协作来开创新的局面,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凝聚乡村社会共识,促进乡村资源整合,共同推动基层图书室建设。再次是拓展服务功能,依靠国家优惠政策,依托自身工作优势,对图书室功能进行健全和完善,比如通过热线服务、咨询服务、读者活动等来丰富基层图书室的功能。最后是丰富服务载体,借助现代化技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来推送相关的农业信息资源,将村民需要的生活、科技、政策等资讯进行及时准确的传递,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丰富基层图书室的服务方式。

(三)加大投入,提升水平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图书室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用于基层图书室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藏书资源。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社会各界力量募集公益资金,号召社会各界和文化人士捐赠图书,并且丰富藏书种类及数量。碍于基层图书室的运营成本,其管理人员往往只能来自人口结构相对老龄化的本地乡村社区,这就造成专业水平不高、服务理念陈旧等问题,无法很好地承担起基层图书室的日常管理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经常组织乡村社区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教育,以提高他们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此外,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通过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来吸引优质人才,并且为其创造一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这样才能够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图书室图书馆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基层在线
书的尊严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图书馆
走基层
去图书馆
图书室里故事多:桦南县福庆社区家庭图书室创办者刘德生关爱青少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