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末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朝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他自己端坐在其上,双手举着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他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到空中。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从燃烧着的椅子上跌落下来,不幸殒命。
历史记载,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苏联两位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和西亚列夫也在他们的《火箭技术导论》中阐述,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翱翔太空之梦,在农耕时代便已深种国人心中。万户之后的时代,中国遁入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人太空之梦再度重启。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国人开始仰望星空,在长夜里开始搜寻“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时间来到1965年6月21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杨利伟。杨利伟出生前4年,苏联人和美国人先后把各自的国人送上了太空,人类也至此挣脱地面,开始迈入探索太空的时代。
彼时的中国,工业化之路已经踏上征程,只是,一切仍处于发端之时,正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刻。
1986年,“863计划”正式实施,我国载人航天相关技术正式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计划。隔年2月,为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国防科工委组建“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会包括两个专家组,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863”计划将中止了11年的载人航天重新提上日程。这一年,杨利伟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分配至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做飞行员。
此时的中国航天工业,正如杨利伟穿上空军军装的那一刻,已列入飞天轨道,时刻准备着腾空而起。
1992年9月21日,经中央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基于我国国情及实际考虑,工程从飞船起步,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決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此踏上征程。
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小时后,飞船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飞取得圆满成功。随后,相继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三艘飞船,飞船的各项性能得到不断完善,为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开始点火升空,经过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等一系列“动作”之后,“神舟五号”终于进入太空、随着9点34分杨利伟的那句“感觉良好”,所有国人无不欢欣鼓舞,所有航天人无不热泪盈眶。
这是令所有中国人兴奋激动、自豪荣耀的时刻,杨利伟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我国也由此真正进入到航天强国的行列。
夜幕降临,月色浪漫,我们仰望星空,国人的梦想已遥指星辰大海。如今的月球上留下了中国人探索的痕迹,我们送去了月兔号,取回了月壤。不知道玉兔号是否见过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万户山”,这是世界科学家为了纪念航天始祖万户,以此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