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学大师乔治·斯坦纳出生在一个讲法、英、德三门语言的家庭,6岁就跟着父亲用原文通读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在当代学者中,他是“无学不窥”的典型,不仅精通多国思想与文学流派,而且还在大学里研习过数学和物理。不过,学问太大也自有烦恼,斯坦纳在荷兰导演维姆·凯泽拍摄的纪录片《美与慰藉》中坦承,自己从小就抱有一种深刻的焦虑,总想彻底读完图书馆里的所有著作,完全掌握世间的一切知识。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换来的当然只是越饮越渴的不满足感。
一次中国之行治愈了大师的“知识焦虑症”。斯坦纳当时短期来华,担任大学客座教授,正赶上西安兵马俑的考古发掘。从现场归来的考古学家向他介绍了工作成果:“上千件陶制的人马塑像组成了庞大的军队,每尊陶俑都有自己独特的面部表情。”斯坦纳听得入了迷,他设想,如果是西方学者来做这项考古,下一步肯定是出动推土机挖出全部兵马俑,然后立刻给陶俑逐一拍照、编目。让他惊讶的是,中国考古学家的操作与他的料想恰恰相反:“他们甚至将黄土填回去,把未发掘的部分陶俑保护了起来。”斯坦纳忍不住要问:“难道你们不想看到所有兵马俑?”可是中国学者告诉他:“我们见到的这些已经足够精彩、足够我们研究很长时间了。就把下一次发掘的喜悦留给后来的人吧。”
这个回答中包含的“中国智慧”令斯坦纳深受触动:“无论如何勤奋,我们短短的一生中总会有些书读不到,总会有些博物馆没参观过、有些风景没能欣赏。”而人的成熟则在于坦然面对自己的局限。正是出于一种成熟而平和的心态、一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发掘者才会决定把部分兵马俑留在地下。在斯坦纳看来,这样的沉着与达观是对抗西方式焦虑的良药。
对于今天的旅行者来说,学术大师的这则轶事颇堪回味。各地商家推出的 “一生必去的目的地”“打卡圣地”之类的营销噱头往往会让人凭空心生焦虑,似乎不把旅行社产品目录上的各类线路一网打尽,就无异于虚度了一生似的。况且,社交媒体还会加剧此中的情绪压力,看着友邻们日复一日在朋友圈里分享的新去处、新收获,我们怎能不为自己错过这么多精彩而着急呢?
曾让斯坦纳深为感动的“中国智慧”或许同样能治愈人们关于旅行的焦虑。人生苦短,哪怕是最辛勤的旅行者也注定无法看遍世上所有的风景,但正如考古学者所言,我们所能见到的已经足够精彩了,足以催化出不平凡的能量。由平和坦然的心态观之,正是生命的有限性才令我们实际拥有过的那些体验格外珍贵。人在旅途中获得的“美和慰藉”,终归源于旅行者自身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