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底

2021-12-27 07:34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
课外语文 2021年32期
关键词:通灵遗言铜镜

⊙ 树 研(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

秦咏紧紧抱着怀里的包裹,在寒风中又一次徘徊在“通灵典当”的门前。隔着那道铁栅门,他看到当铺内金碧辉煌——那也是他无数次想象中的自己的前景。可是此刻当铺外的他饥肠辘辘,两股战战。此刻,能改变他命运的就是他怀里抱着的那只包裹。是不是到了最终出手的时候了?秦咏痛苦地犹豫着,而且这种犹豫一直以来都在折磨着他。最终,他一跺脚,更紧地抱着包裹,又一次转身离去。(开头描写的这一特写镜头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二是突出了秦咏这一人物形象性格上的两面性——优柔与坚毅并存)

包裹里是一面祖传的铜镜,铜镜的背面镶着一块白玉。镜子本身值不了多少,但两种质材的中间暗藏玄机——似乎有一些颗粒状的东西夹在暗层中,使劲摇晃时便会发出“叮叮当当”悦耳的声响。秦咏在父亲临终前继承了这面铜镜,同时继承的还有父亲的遗言:“咏儿,出去闯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时,就砸开铜镜。否则,一辈子也不要打开。你就把它当作你最后的救命稻草吧。”(父亲的临终遗言颇耐咀嚼。它既给秦咏以希望,又有一种激励作用。知子莫若父,父亲是了解儿子才会说出这番话的)

秦咏曾找人鉴定过——那是父亲的生前好友,也是位古玩专家。记得在听了秦咏的叙述后,老头戴上老花镜,将铜镜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看了三遍,又是掂量又是敲打,然后盯着秦咏,直看到他心里发毛。最后老头说:“是宝石。但是,不到无路可走,千万不要打开。”(父亲老友的眼神,足以洞穿一切。他的话是对父亲遗言的强调与重申,使悬念进一步加深)

从此,秦咏的心里有了底气——无论生活怎么样,至少那面铜镜可以保证他下半辈子乃至下一辈都衣食无忧了。但眼下的秦咏难以摆脱穷困潦倒的境地。未来的世界很精彩,但眼前的世界很无奈。多少次他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命运把他逼到了生活的悬崖。他多次揣上包裹走进“通灵典当”,但每次就在他即将递出那面铜镜时,他又会倏地收回手,然后将铜镜重新小心翼翼地包上。他审问自己:你真的无路可走了?你家不远处的码头上的搬运工作不就累点儿吗?但也不至于让你就此破了家底啊。如此这般三番五次,“通灵典当”的伙计们早已熟识了秦咏,但他终究还是没有砸开那面铜镜。毕竟那是他的家底,是他唯一的后路,是他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啊。(这一段心理描绘逼真而细腻。尤其是秦咏的那段自我追问,体现出他性格中刚毅的一面开始占了上风。这也与父亲的遗言相照应)

然后他就没日没夜地在码头上当起了搬运工。肩膀上的淤青,膝盖上的扭伤,脚板上前赴后继的血泡都没能动摇他,而那面铜镜依然完好。(人与镜相对照,描写很有意味。镜激发人,人保护镜——这何尝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终于,秦咏发家了。从搬运工,到期货商,再到一家公司的老总。然后是娶妻生子,生活优裕。闲暇的时候,他常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仔细把玩那面铜镜,好奇着铜镜里的东西。有一天,他终于耐不住好奇,砸开了铜镜。碎裂的白玉下,几颗灰暗的小石子在铜镜里无助地滚动……秦咏傻了,彻底地傻了:难道这就是这些年来支撑着他一路走来的“家底”?他的精神支柱就是这几粒普普通通的石子?(悬念解开。秦咏傻了,读者也一定在深思)

秦咏失魂落魄地抱着砸破了的铜镜去找父亲的老友——那位古玩专家。老人看了一眼破碎的铜镜,点了根烟,眯起双眼:“你以为你父亲留给你的家底是什么?真的是宝石吗?不是,是这些石子。它们激发出你的信念,它们比宝石更珍贵。”(老人的话照应题目,揭示了文章主题,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秦咏沉默了。在老人抽起第三根香烟的时候,秦咏已经回过神来:“前辈,请您把石子放进去,重新镶上一块白玉吧,我得把这份家底传给我的儿子。”(结尾出人意料,又意味深长。其实物质性的“家底”再丰厚也会有耗尽的时候,唯有精神的“家底”能够永远激励下一代在追求精神、物质双赢的道路上奋然前行)

【简评】

这篇小小说标题中的“家底”,实指那面铜镜里的石子,虚指铜镜在秦咏身上所激发出的顽强的信念。而正是铜镜所激发出的信念让秦咏奋力打拼,渡过难关,最终获得成功。所以这后一层意义乃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小说中父亲留给儿子的真正的“家底”。小说中人物形象饱满,心理描写逼真。在结构安排上,巧设悬念,层层推进,引人入胜;结尾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意味隽永。这篇小说既情趣盎然,又富有哲理,较为成功。

猜你喜欢
通灵遗言铜镜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熊亨瀚烈士的绝命遗言
通灵仙家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腹语与通灵:拜厄特笔下的女性灵媒及其隐喻
辽宋金铜镜辨识举例
《通灵男孩诺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