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优化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研究

2021-12-27 23:19夏玉杰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22期
关键词:村落空间优化

夏玉杰

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后,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现象成为重点关注的扶贫领域,农村相对贫困的核心原因是乡村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农民社会保障不到位、乡村低收入人口比例高等。同时,还存在乡村聚落减灾、文化、环卫、医疗、教育、就业、居住等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因此,要做好乡村聚落优化和乡村贫困治理,并且要明确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乡村聚落优化、乡村相对贫困发生之间的关联性,重点分析乡村相对贫困形成和聚落功能、要素相关,提出具体的乡村聚落优化、相对贫困治理策略,利用乡村聚落来构建乡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设立的空间基础,实现村落多功能协同转型、设立绿色生态村落、增强村落文化认同、振兴村落产业,全面构建乡村减贫赋能的模式。

一、相对贫困概念

我国学术界对于贫困的认知处于不断拓展与深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贫困概念由之前的一维贫困拓展到了多维贫困,也由绝对贫困过渡到了相对贫困。部分学者基于收入维度来定义贫困概念,提出贫困属于一种经济现象,由于收入不足产生生活匮乏的情况。《英国的贫困:一项基于家庭资源与生活水平调查》提出相对贫困的概念,认为相对贫困是一种相对剥夺,剥夺了个人、家庭获取教育、住房、饮食的机会,被排斥到正常社会活动、生活方式的生存状态之中。我国学者提出基于相对贫困平均水平来看,是个体缺少日常生活所需资源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不平衡等方面,属于一种社会结构现象。

二、乡村聚落和乡村相对贫困之间的关联性

(一)乡村相对贫困和乡村聚落的产生

乡村出现相对贫困的情况,主要是乡村聚落的要素的影响。人的居住环境是由支撑网络、居住、社会、自然、人等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和乡村相对贫困的环境、社会保障、教育、居住、就业、收入等维度有着较大的关联。自然与居住属于诱发相对贫困的核心要素。比如,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资源匮乏的村落,因为居住条件与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村民获取工作的机会比较有限,就会出现相对贫困问题。人属于乡村聚落中的能动要素,伴随着乡村人口老龄化、青年劳动力流失,人口也成为引发相对贫困的原因。同时,聚落文化属于居民价值信仰、共同观念的反映,也是联系居民精神的重要纽带,如果聚落的人观念较为落后,那么会导致居民文化素质较低,这些都会增加相对贫困的治理难度。只有文化传承良好、居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聚落,才能够更好地抑制相对贫困问题。

(二)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聚落之间的关联机制

我国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之后,把关注重点放在“软要素”优化之中,乡村产业融合是促进乡村公平发展、就业的关键。要想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提升乡村聚落服务。比如,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远程共享,让聚落居民享受闲适的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出现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是受到了群体文化价值观、邻里认知的影响。要想构建内生动力培育体系,增强居民对乡村的认同感,需要乡村聚落文化空间的支撑。要缓解相对贫困,注重环境建设工作,这些都和聚落产业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同时,要想达到理想的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目标,一定要构建多维度脱贫、就业增长的协同机制与长效机制,注重绿色发展,在环境、社会保障、教育、居住、就业、收入等维度来展开相对贫困治理,提升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成效,让相对贫困人口能够拥有稳定的增收。

三、基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下的乡村聚落优化方法

(一)振兴村落产业

基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模式,要想优化乡村聚落,需要振兴村落产业,提高产业减贫、增收的效果。产业属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乡村聚落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要想解决乡村相对贫困问题,一定要做好振兴乡村产业的工作,为乡村提供更加稳定、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全面展示出产业减贫效应。首先,需要结合村落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产业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展示出乡村农产品的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着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现代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等。其次,需要充分利用、保护文化资源与农业资源,构建有机绿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最后,需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构建新型农村服务业,构建联农带农、打通工农、连接城乡等多业态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此外,还需要大力推广农村电商,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消除乡村聚落交通不方便的制约因素,提升农民收入。

(二)优化村落的空间组织

要想解决乡村相对贫困问题,需要优化村落中的空间组织。优化村落中的空间组织,需要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增强聚落地公共服务能力。乡村聚落空间组织中包含了聚落体系空间、聚落内部空间等,基于聚落体系空间组织方面,需要围绕规模现状、自然资源环境、区位条件,来评估村落的发展趋势、发展潜能,划分消退聚落、一般聚落、中心聚落,设立以乡村公路为中心的聚落体系空间模式。同时,还需要结合村落生活圈和人口规模,围绕乡村现代化发展需求,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养老、医疗、教育资源和设施,实现共享、共建。基于聚落内部空间组织方面,一定要结合地域特征来扩大村落空间的规模,实现农业空间规模化、居住空间社区化、工业空间组团化,把服务空间、休闲空间、社会交往空间结合在一起,建设智慧乡村社区、数字乡村、数字农业。

(三)增强村落文化认同感

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工作,需要优化乡村聚落,增强村落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实现精神脱贫、能力脱贫、物质脱贫的协同发展,激发致富脱贫的内在核心动力。社会空间和村落文化属于村民开展公共活动、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场所,只有构建文明、健康的乡村聚落文化,优化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才能够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感,构建村落共同体。同时,一定要宣传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文化传统,丰富村落中的文化生活,优化聚落文化生态,让乡村聚落文化成为相对贫困人口参与脱贫工作的一种激励。同时,还需要发挥退休还乡者、返乡创业者、技术精英的行为示范作用。强化居住环境健康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健康饮食知识、卫生知识的宣传,为聚落居民构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结 语

总之,在乡村聚落优化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工作中,一定要意识到乡村聚落优化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关联性,多维度优化乡村聚落,大力发展振兴村落产业,为乡村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村落空间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