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玲,黄 蕊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通化 13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观点,并勾画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实现美丽中国梦,乡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好美丽中国和美丽家园,重点就是要建设好乡村。因而,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中国打好坚实基础性。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经过了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从最早的单一的田园观光转变为一种产业化融合型模式,实现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学习体验及购物游玩功能的有机融合。在乡村旅游方面,游客的体验感也在不断升级,使许多乡村旅游地区的旅游发展理念与模式也不断改进,已经不再仅仅是农家乐及农家采摘等初级模式,而是开始不断探索农业新体验、乡村休闲、度假及游学等发展方向,其发展模式呈现出了多样性丰富性特点。1)以城市为依托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圈发展模式,通过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进行周末休闲度假[1]。2)以成熟景区为基点的景区依托模式,对区域周边的乡村地区进行带动和辐射。3)乡村旅游+农业特色的模式,将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及游学体验功能融为一体,使旅游业有效带动农业和农副加工等相关产业,并实现其与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4)古村古镇和历史遗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5)民俗依托模式,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来提高其吸引力,进而将旅游和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进行有机融合[2]。6)科技创新模式,通过现代科技力量将融合了现代农业教育、观光及体验为一体的功能构建完善。这些多样性丰富的发展模式,对于乡村旅游资源是一种极大的丰富与拓展。
我国乡村旅游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后,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商业和市场的繁荣发展,有助于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增长。通过实施产业化的发展路径,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对农村的外出打工劳动力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使部分劳动力回流,为其提供在家乡创业的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乡村的人口资源出现严重的流失。2020 年8 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农村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预计到2025 年,中国进入到城镇的人口还会增加0.8 亿,乡村就业人口的比例会下降到20%左右,乡村会面临着持续的就业人口流失问题。随着乡村就业人口的不断流失,乡村旅游在发展中需要的服务业人力资源,也会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会影响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各个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多数景区无法将属于自己的品牌打造出来,进而使很多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低。在乡村旅游行业中,也面临着旅游资源发展程度低和景点建设层次较低及核心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使得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品牌没有较高的知名度。此外,乡村旅游在宣传途径方面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宣传方式,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致使无法提升其知名度。
乡村旅游在发展思路及发展理念方面发展趋同,农村旅游的个性化特色不足,使乡村旅游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问题[3]。在发展和建设乡村旅游方面,在旅游内容和经营模式等方面都比较雷同,大多都是对已有爆红旅游模式的简单复制,对于乡村的具体条件是否适合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乡村的独特资源也没有进行充分利用和挖掘,使乡村旅游的特色不足,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在链条与区块服务方面还不完善,旅游体验过于分散与独立,无法最大程度上满足旅客的所有需求,进而无法实现服务的系统化。传统的旅游服务一般包含基础的相关景区服务,尽管这些能使大众的普通需求得以满足,然而其在游客个性化服务方面不足,无法实现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无法满足游客更高的旅游体验。
未来旅游业会朝着智慧化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现今,我国智慧旅游在不断的发展,和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相比,它正不断体现出其优势[4]。和各大著名景区的智慧化旅游服务相比,乡村旅游在智慧化应用方面还较差,在建设乡村旅游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智慧化服务平台的支撑。此外,很多的小型乡村旅游景点都是零散分布的,在智慧化旅游能力的构建方面也不足,使得乡村旅游无法更好地建设和应用智慧化旅游模式。
旅游包含了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因此要整体规划好乡村区域,对乡村的配套设施建设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确保食具有特色、住具有服务、游具有内容、行具有条件、购具有商品、娱具有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以便让游客能延长停留在乡村酒店及周边景区的时间,进而让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在对停车场及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时,对于传统模式下的投入较高,能源消耗较高,产出较低的发展模式要及时改进,要通过最少的能源消耗实现最优的使用目的。在传统的旅游项目中,要将包车接送服务增加进去,这样可以给非自驾游的游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可以在各大旅游集合点来接送游客,以便解决旅游可进入性差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时代,网络力量的作用十分重要。网络预订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020 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达到了7 915.4 亿元的交易规模,相比于2019 年增加了26.5%,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在预订旅游产品时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因此,要通过互联网来加大宣传力度,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大力推广,通过网络营销渠道,让潜在的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具有更多的便利。此外,网络推广方式比较经济环保,乡村旅游部门要建设好乡村旅游的官方网站,在宣传促销方面加大其力度,以便让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与知名度提升。此外,要和携程、去哪儿等旅游电商加大合作力度,在以往的电话预订模式之外进行更多的拓展,将网络预订渠道开通,使游客在预订购买旅游产品时更加便利;还可以和其他商家进行合作开发,开发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的手机APP,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通过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农村农耕资源,将和旅游市场需求相符的生态观光农业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出来,这有助于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式发展。此外,要实现农村的生态资源和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及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进而构建出融合了创意农业种植和生态加工销售及休闲乡村旅游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旅游体验项目。比如,可以通过现代科技让农业用具与各种农业产品实现现代化的生产与加工,再将一些艺术形式加入其中,进而构建出特色鲜明的农业博物馆及农产品主题园。
各乡村要重视品牌建设,以便提升乡村品牌知名度。在乡村建设中,提倡一个乡村至少要将一个品牌建设好,各个乡村的发展要实施差异化策略,打造和乡村特色相适应的品牌[5]。各个乡村要充分发挥出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传统优势及资源优势,使自身优势成为自身特色,进而让自身特色成为自身品牌。此外,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遵循抓大放小的思想,重组和兼并一些弱小与分散的旅游企业,进而整理合并乡村的旅游资源,打造重点的龙头企业。
乡村在对旅游项目进行开发时,要建立在当地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1)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要进行整理和收集及挖掘,乡村文化有着很多的载体,例如乡村建筑、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等,要善于发现这些要素,并做好相关的妥善保存工作。对于濒临消失的珍贵民俗文化要及时整理与抢救,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方面可以通过申请“非遗”等方式来进行。2)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发体验性的旅游产品,使游客真实的感受到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使村民与游客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沿袭和传承。
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使农民的生活得以改善,进而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应认真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进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