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与审查要点研究

2021-12-27 13:22:37应志成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坑方案内容

应志成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1 基坑支护技术的概述

支护技术的要点就在“护”字上,有防护、保护的含义,而基坑支护就是为有效确保基坑周围环境的相对安全,通过加固、支挡对基坑侧壁进行保护,以避免事故发生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工作进度造成负面影响。一般情况下基坑支护技术有地下连续墙、排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土钉墙、水泥挡土墙、原状土放坡、墙加支撑系统等,项目参与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的特性科学选择、合理搭配以达到建设条件要求。除此之外,在支护过程中从往往采用灌注桩、旋喷桩、SMW工法、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护土结构,并采用“撑”和“拉”两种形式,通过横撑与锚杆来提高水平支撑的受力性能。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与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支护方案,虽然目前我国在基坑支护领域中的技术水平已有了质的提升,但相关人员在选择方案时还是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优质的支护方案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以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且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说也可为企业收益提升奠定基础。

2 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探究

2.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虽然言简意赅,但要得出精准的总结性概述却需要大量的调查数据支撑,如项目所在地的具体信息及其地下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初见水位深度、稳定水位深度、水体来源、水位季节变化特点、年降水量、最高水位深度、水体排泄方式、岩体类型、土质)等,尤其是市区内的工程项目,基坑开挖时容易遇到与市政管线相冲突、与其他建筑地下构筑物相冲突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的保障数据的精准度,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2.2 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在该项内容中,需要将支护施工展开的前期引导性资料准备齐全,如排水方案、支护设计方案等,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关单位可以结合项目特性来提出一些特殊要求,但前提是符合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以提升施工质量为前提。

2.3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中主要是罗列专项施工方案制定中所参考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基坑工程的检测技术规程》(GB 50497—2009)(JGJ 94—20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以全面阐释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合规性,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引导。

2.4 支护施工的目标

支护施工的目标就是为了达到国家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再去思考能取得的更大“成就”。此外,在该大项中包含许多细分支,如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成本管控目标、环境目标、施工进度目标等,相关人员在设计目标时切勿照搬挪用,可借鉴之前的经验,但一定要根据项目特性进行必要修改,这样所规划的目标才切实可行,而不是“表面文章”。

2.5 施工流程的依次列举

施工流程图的编制需要抓住基坑支护施工各环节的“关键词”,用精练的话语与“→”来贯穿整个过程,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一般情况下都是从“施工准备”开始,“测量放线(定位)”紧跟其后,当前期准备完成后正式施工开始,以某支护工程为例,其流程动线为:施工前期准备→测量放线→土方开挖→边坡修整→施工脚手架搭设→总控锚杆固定→钢筋挂网→混凝土灌注→下层土方开挖→钢筋挂网→边坡护面施工。当然根据施工工艺的差距,流程需要具体调整,但要一环扣一环,彼此间的逻辑关系清晰。

2.6 施工重难点分析

施工重难点分析是的关键内容之一,除了支护本身所涉及的技术难点外,要以安全为前提进行具体讨论,有预见性地看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7 岗位划分与权责范畴

目前,基坑支护施工虽然会用到自动化设备,但还无法做到排除人为因素干扰的全自动化施工,施工人员质量是保障支护工程开展的必要前提,为此做好人员的统筹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本条内容中要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概述,理清人员间的层级关系,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2.8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本条内容主要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进行阐释,越细致、越全面最好。首先在地下挡土结构施工时,由于项目所在地的特殊环境因素,若触碰到松软土质,则要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着重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护措施,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的主要手段,该结构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适用于多种复杂土体环境且负面影响小,但施工成本较高。拉森钢板施工方便但有3m限高;H型钢是除挡土墙外适用于松软土的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施工方法,其有着止水性强、可回收利用的特点,在实际操作时限高应控制在8m以下;将冒梁与灌注桩结合的创新式支护方法,其有着强度高、刚性强的特点,在开挖深度深、地质坚硬的项目中最为常见。其次在基坑深度较深时,仅仅依靠之前所设置的挡土结构很难完全抵御因土体挤压产生的剪切力,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选用拉锚与挡土结构联用的方式,并做好钻孔、安装、灌浆、支护、安装锚头及张拉锚固等工作,有效避免挡土结构变形问题。若因项目特性所衍生出的限制性条件而无法采用拉锚结构的,可换用横撑。第三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排水、降水工作,以避免流沙、涌水等问题影响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障施工环境干燥,减少塌方、滑坡等问题的出现,减轻基坑壁支撑结构所需承担的水平荷载。在地下水位较高、基坑深度较深且为细、软沙子土质时,若选用集水井法降低水位线,那么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后,土体会在水的作用下呈现出一种流动状态,不一定何时地下水就会在压力作用下冲破坑底薄弱层,这时可通过加设排水沟来解决问题。应对地下水,通常情况会选择隔水、降水、止水三种方式,但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刻采取抽水法起到降低水位线的效果。

2.9 危险源辨识及相应的应急措施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要提前制定好应急处理措施,以避免由于操作失误不小心触碰而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降低事故所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要点研究

3.1 对施工方案的审批情况进行辨别

施工方案的编制一定要符合项目的特性需求、实际要求与规范固定,相应的审核、审批手续要完备,技术文件上必须要有相关技术负责人与单位签章,且对签字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以免出现代签现象,对书面工作进行把控来降低出现问题后相互扯皮的概率,白字黑字直接责任到人。

3.2 检查专家论证情况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工程项目土方开挖的总深度大于5m;项目中含有地下三层及以上结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项目所在位置地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必须要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基坑支护总方案进行论证,在必须组织论证的项目中,有没有专家意见书是审查的重点内容,并要仔细研究其中的具体内容,看一看勘察设计院是否正面回答专家提出的专业问题,在现有的方案中是否有“修改痕迹”。

3.3 对基坑支护方案的完整性进行审查

基坑支护方案是否完整与上述内容有较强的关联性,现阶段有许多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方案内容都不完整,对一些细节问题要不就不提、要不就一概而过,审查人员要分析方案中的具体内容是否写到点子上、实用性如何。

3.4 对方案的设计情况进行审查

我国非涉密或非需专利、专有技术的工程项目都会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当然一些未达公开招标限额的小项目会走政府采购流程,但参与投标的设计单位都满足相应的资质要求,所以在审查过程中,就需要对设计单位的资质条件进行确认,接着看项目是否要进行专家论证、是否有专家意见书、是否有设计变更联系单,将该单子与设计方案一起报备主管单位。

3.5 审查环境描述是否细致、具体

在审查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在提交的基坑支护方案中对项目的周边环境描述异常简短、轻描淡写,像地下构筑物、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施工场地周围的路网情况;地下的管线排布情况;临时设施的位置、大小、形态、作用;塔吊所处位置;施工围挡或围墙的位置等都要描述清晰,要做到叙述有“深度”,概括够“全面”。

3.6 审查施工重难点描述

对基坑支护施工重难点的描述是能体现一个企业硬实力与软经验的关键内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能否根据设计方案来有预见性地看到问题,比如在砂性土质挡土结构施工、基坑降水处理等都是要点内容,为保障挡土墙受力性能是否要设置支撑构件、为提高降水的成功率是否要准备备用发电机或井点。用重点是否够“重”、难点是否够“难”、问题是否够“实际”来思考编制单位是否真正用心。

3.7 审查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基坑支护可不仅仅是单一的挖土方施工,而是要考虑到支护所需要的人员、材料、设备,一一罗列出来,绘制成内容详细的专业表格,审查人员要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去分析方案展示内容是否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3.8 审查总部署是否合理

在审查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施工单对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要点、材料设备采购与使用等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却忽视了施工流程与总部署的具体展示。基坑支护本身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出现穿插施工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没有流程指引,不同工种、不同部门之间容易产生矛盾,有施工流程指导才能最大程度上地避免的问题出现。当然施工总进度规划也很重要,其中要将各环节交叉施工的时间、各环节的起始时间等关键信息罗列清楚,审查人员要结合这些内容去思考方案中的各项资源配比是否科学、合理。

3.9 审查土方开挖流程

一些基坑支护方案中只是表示出了土方的开挖情况,却没说到底该如何操作,从某种角度而言,支护方法的选择会影响到的开挖流程,体量较大的土方工程中必须要包含出土口的具体位置、分层分段的具体情况、机械设备该如何分配、围护结构保护措施等重要内容。

3.1 0审查土方回填措施

一些基坑支护方案中有土方开挖及支护安装施工的具体细节,却没有支护拆除与土方回填,显得虎头蛇尾,像回填密实性、防水处理该如何做都十分重要,一定要表述清晰。

3.1 1审查基坑监测情况

需要专家论证的项目通常情况下都会有与相匹配的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的方案应该包含监测设备选择、目标、所使用的方法、警报值、监测点位置、周期与信息反馈机制等内容。

3.1 2审查应急措施是否合理

此审查要点与危险源及应急措施相匹配,施工方案中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处理结果,除了要对应急方法进行分析外,还需要研究应急小组的人员构成及权责分工是否合理,以备不时之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做好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内容控制工作、提高审查质量的必要性,相关工作者应从各要点环节入手,抓细节的同时做好全局把控、做到统筹兼顾,保障基坑质量与建筑稳定性,为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一份力。

猜你喜欢
基坑方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烂脸了急救方案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0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陕西画报(2018年6期)2018-02-25 01:37:2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稳中取胜
新方案
建筑创作(2001年3期)2001-08-22 18: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