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意识建构与作用发挥

2021-12-27 13:29黄永林吴祖云
理论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体农民建设

□黄永林,吴祖云

(1.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9;2.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2)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文件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1],并提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2]。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文化兴,则乡村兴。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必须遵循乡村文化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农民主体意识的建构,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扬“民间文化民间办”的优良传统,调动农民文化建设的激情,激活农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机制,通过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3](p5-14)。

一、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服务农民的核心理念

马克思主体性理论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只有当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地作用于客体的时候,他才可能成为活动主体,具有主体性”[4](p1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5]。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工作的宗旨,早在1944 年毛泽东的《文化工作的统一战线》就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6](p1012)。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方向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题,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广大农民服务。乡村文化建设以农民为本、服务农民的宗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以促进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目的,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1]。在农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突出和迫切。文化是重要的民生,乡村文化建设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乡村振兴,突出农民的主体性,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满足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且还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文化供给能力和水平,切实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应有的文化权益,拥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机会,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乡村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为广大农民所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和喜闻乐见的文化供给,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代农民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存在着两种层次的需求,一种是生存性的基本文化需求,这是农民基于日常生产生活必需而产生的文化需要。农民在日常生活和物质生产之中寻求一种身心放松和精神愉悦的补偿性活动,比如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如唱山歌、讲故事、跳广场舞等)、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如打球、赛跑等),以及听音乐、看电视剧和电影等活动,这种文化需求具有生存性和大众性的特征。另一种是发展性的高层文化需求,这是农民基于自我发展和自我满足而产生的文化需求。比如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而进行的各种提高性的文化学习就属于发展性需要,比如为更好地愉悦自己的身心所进行的度假休闲旅游和时尚文化消费就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文化需求具有发展性和个性化的特征。从生存性需求角度来说,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从发展性需求角度来说,社会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提升农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培育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必须把握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兴奋点,不断创新乡村文化服务的内容、方式、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提供更多为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在内容上,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供更多描写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反映当代乡村精神面貌,表现乡土风情和地方特色,以及传播农村新风尚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在形式上,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载体,不仅要用农民最熟悉、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形式和手段,而且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传播力,以百花齐放、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文化,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风貌与境界。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只有真正从建设目的和服务宗旨上确立为农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把农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在行动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把乡村建设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把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二、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进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乡村建设的主体必然是农民。乡村文化建设,既是对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乡村文化的时代创造,无论是传承还是创造,都离不开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近些年来造成乡村文化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成为旁观者、局外人,使乡村文化发展失去活力。在当今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唯有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突出农民的主角作用,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推动中国乡村文化又好又快地建设与发展。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性,重建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性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农民的主体性是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性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身的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创造性特点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具体来说,是指农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并在建设与创造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乡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坚持农民的主体性,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变化客观规律,事物的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因是推动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基本原理的现实运用。

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民创造历史的主体性活动。在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是内因,政府是外因。政府是农村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农民是文化的实际建设者,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保障,而农民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主力军。因此,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程度的大小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与理解农民的文化观,给予农民更多的文化建设参与权、话语权、表达权,并通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自觉行动,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重建乡村文化内生机制,才能真正达到维护和实现农民的文化利益的目的。广大农民只有从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文化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农民文化建设的内在激情和动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化农民的自主性,增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马克思将人的主体活动称为“自主活动”,认为“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4](p129)。农民主体性主要是指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农民主体性在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中的关键问题是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自觉承担起主体角色,从而真正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

自主性是农民主体性的首要内容,标志着农民作为主体对于影响和束缚其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有了独立、自由、自决支配自己生产生活的权利和可能[7](p72-80)。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失位和集体失语的情况下,农民的基本文化意愿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农民的话语权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表达,农民的主体作用更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当今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文化主人翁意识,强化他们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

自觉性是指农民在各项乡村建设中能主动参与、共建共享,体现为农民在建设中不是单向、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参与。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作为独立的个体,应构建对自身身份和农村社会的认同感,激发参与文化建设的内在热情,发挥和强化主观能动性,实现从文化建设的局外人到局内人,从被动参与者到主动创造者的转变。一方面,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直接行动者,必须增强自己在建设中的主体意识,明确自己的需求由自己来表达,自己的利益由自己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由自己来创造,自觉为乡村文化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和乡村公共文化的提供者,必须明确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强化为农民文化建设服务的观念,通过制定各种文化政策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农民发展乡村文化的主动性。

(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创造性

农民不仅是乡村文化的拥有者、享用者和受惠者,也是乡村文化的组织者、创造者和建设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让农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乡村文化建设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衡量农民主体性强弱的显著标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发挥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性,首先必须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为农民创造美好的生活,使农民跳出原来习以为常的被动等待的消极思维窠臼,从而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精神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成为创造美丽乡村的主体力量。坚持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提升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要变“要我办”为“我想办”和“我要办”,让农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并形成强大的参与动力,让农村文化“火起来”,推动乡村文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性是农民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是创新性的集中展现。农民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自觉调节主体与客体、自身与外在的各种关系,进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文化首创精神,自觉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支持他们积极追求、创造自己所向往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紧密相连并相互促进。自觉性和自主性是农民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前提条件,创造性是自觉性的高级阶段,是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最高表现。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助于强化和巩固自身的主体性,如果说农民发挥主动性是对现实的自觉选择,那么,发挥创造性则是农民对现实的自觉超越[7](p72-80)。

三、必须弘扬“民间文化民间办”的优良传统

农民自己办文化,指的是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种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求为目的的各种文化实践活动[8](p31)。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群众既有对文化消费的精神需求,更有参与文化活动的现实愿望和能力,丰富多彩的乡村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这些共同构成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前提与基础,只要将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乡村文化的振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一)发扬民间自办文化的传统

农民历来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乡村有着“民间文化民间办”的优良传统。在传统乡村社会,农民是办文化的主体,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开展了大量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民间文学中的讲故事、唱民歌、跳地方舞,民俗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宗教祭祀、民间礼仪等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在乡村还产生了一些民间文化自组织,它们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组织架构、活动规则和职责分工等,正是这些农村文化自组织的存在并形成传统,才使得农村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乡村的变化,在现代生活和现代文化的严重挤压下,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乡村自办文化的传统也逐渐消失,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大大降低,这严重动摇了乡村文化的根基,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机遇,重塑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发扬“民间文化民间办”的优良传统,将乡村自组织办文化的传统优势转化为发展现代乡村文化的组织优势,推动现代乡村文化发展。

(二)坚定传统乡土文化的自信

树立乡土文化自信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乡土文化自信是基于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和价值的深刻认识。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与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这些农耕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积淀成中华文化的历史根基和发展基础。中国传统乡村因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渊源的差异,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心理定势和认知行为模式的不同,经过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地方特色文化,如乡村特有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民俗习惯和民间信仰等文化现象,它们既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曾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自信,妄自菲薄,出现了崇洋媚外、“以洋代中”的“反传统”的文化逆流,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而乡村传统文化首当其冲,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提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p164)。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如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日渐复兴,展现了传统乡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超强魅力。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我们要坚定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自信,更加尊重乡村文化传统,挖掘其当代价值,特别是要把民间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在乡村的土壤上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0](p26-27)。

(三)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活力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农民自己办,是富裕起来农民的一种精神需求,是在广阔的田野上,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农民自办文化使自己站在了乡村文化建设应有的主体地位上,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农民自办文化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农民既有办好文化的信心和乐趣,又有办好文化的能力和办法,在自办文化的过程中,农民说自己的话、讲身边的事,也最能体恤民情,温暖民生,离农民最近,可以满足农民多层次文化需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目前,农民自办文化的主要形式有农民书屋、农民娱乐室、农民乐队、农民剧团、农民网吧、农民武术队等,这些民间文化团队通过自办各种文化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养,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后,随着乡村文化振兴,农民自办文化必将进一步发展,它们必将在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出姹紫嫣红的鲜花,为乡村文化的百花园增添绚丽的光彩。

(四)突出农民自办文化的优势

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办文化相比,农民自办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民间立场、深厚的民众情感和传统的民间文化特色,这些对农民有着先天的吸引力和亲和性。比如民俗节日文化、民间传说故事、民间音乐戏曲等民间文艺形式,以及剪纸、绘画、陶瓷、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既能增强农民自办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更能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在组织上,农民自办文化具有人员稳定和机制灵活的特点。其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他们生长在农村,对家乡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自筹资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深受农民的喜爱,已成为团结当地农民群众的重要纽带。目前农民自办文化形式多样,从性质上来看主要有村办、业余、个体三种形式。这些性质不同的农民自办文化由于内容上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实际,组织上人员稳定和机制灵活,大大提高了乡村文化的活力与品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现在政府独家办文化的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这也与乡村文化发展的规律不符合,与广大农民办文化的主体地位不相称,因此,各地政府在努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还应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实际,制定鼓励和扶持本地农民自办文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组织是保障,人才是关键。乡村文化建设要靠文化组织机构去组织实施、协调配合,要靠文化建设者的组织能力、业务能力去实现。因此,加强乡村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乡村文化的基层性工作。要立足乡村,从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出发,积极培育乡村民间文化组织,大力培养乡村年轻文化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培育乡村民间自办文化组织

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自办的民间文化组织,激发民间自办文化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人才的参与热情与聪明才智,使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产品。农民文化组织尤其是农民自发成立的民间文化组织,产生于乡村土壤,主体是农民中的文化建设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他们十分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提供的文化活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得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且农民也往往乐于参与。目前,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的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秧歌队、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曲艺队、小剧团、小舞台等半公益性的乡村文化艺术团队,使它们成为乡村文化供给的主力军。还要积极引导农民自办的文化社团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生活,在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上增强时代特色,在紧密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更多地体现乡村建设的新风貌,增加农民对乡村的家园意识和认同感,提升对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效果[3]。

(二)大力培养乡村文化建设年轻力量

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社会主义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目前,乡村农民自办文化仍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力量,这是因为农村中的大量文化活动仍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而且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承者往往是中老年人,他们对建设自己家乡的文化有更高的热情,更强的责任心,也更容易组织起来。而当今农村青年人大部分都外出务工,无法直接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即便是那些留在农村的青年人,他们大多对农村文化认知不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文化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乡村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年轻人的事业,这需要更多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的接班人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要千方百计激发广大农村年轻人建设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调动他们参与自办文化的积极性,使年轻人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的生力军,使乡村文化后继有人,并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力。

(三)重点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营造尊重文化、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有利于人才发挥文化才能的人才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确保更多能力强、水平高、有文化特长的人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培养乡村群众对文化的景仰之情和对文化人的尊重之心,加强他们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培养他们积极的文化心态,特别要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提升和发展的环境。其次,要制定吸引文化人才到农村工作的优惠政策和制度,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文化人才的不断再生。再次,要创新有利于农村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鼓励乡村当地的文体教师、科技人才和文化积极分子等现有乡村文化精英参与文化建设,培养乡村文化领军人物,支持当地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开厂办店,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动员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用积极的人才制度体制机制激活乡村文化活力,把乡村文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主体农民建设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何谓“主体间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