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运行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1-12-27 08:53:01王瑩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水厂水源地水源

王瑩

浣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诸暨 311800

引言

水厂作为水源的供给地,对于工业生产和普通生活有重大意义,做好水厂的管理工作,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让城市在一个更稳定的环境下运行。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我国在给水供应方面临新的挑战,尽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开始水厂运行管理的经验积累,但是在长期的水厂运行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供水安全性问题和污染问题等。随着人民日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加重视饮用水的质量,为了解决新时代的新矛盾,水厂管理要进行全新的改革。

1 现存水厂运行管理的问题

1.1 制度不健全

第一个重要方面是水厂运行管理中的制度不够健全,污染过的水源处理没有完善的流程,绝大多数水厂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导致水源出现污染后,并没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比较严格的处罚,导致现代大部分水厂松懈与管理,人员也对规范操作没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大部分水厂是属于城市供水部门进行管理,职能比较单一,通常只负责供水,在回收处理水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由于行政职能划分不明,在水质监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空白。水资源面临着污染和浪费双重问题,城市供水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2 设备陈旧

第二个问题是我国水厂在长期经营的过程中,设备很少进行更新换代,大部分设备都处于老旧的状态,这些输送管道产生一定的污染,就有可能污染水源,甚至让水源中的重金属指标超标。在检测水质方面,水厂并没有按规定更换水质检测设备,工作人员在这一方面也并不是十分的积极,老旧的检测设备带来的就是检测结果的失误,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人为因素,导致近年来水质安全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

1.3 水处理手段落后

一般来说,在水厂规划阶段,水处理技术及相关参数的选择是基于建设期水质标准的执行情况。由于相关指标的提高,很难达到水处理的供水标准。各地区供水部门虽然对旧设备进行了改进,但只能保证短时间内水质达标,水源水质恶化,水质标准提高。目前水处理设备陈旧,需要深度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其次,水源突发性污染频繁发生造成的因素比较复杂。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农药、化肥、化工等有机化工产品和无机化工产品,其中比较有溶解性的。

1.4 水源地保护及应急预案缺失

水厂的水源供给是从河流或自然中截取水源,经过净化以后排入城市供水管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水源污染也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水质影响因素,管理部门在水源污染这类突发水质性问题上的风险控制还存在极大的不足,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危及水源地时,水厂管理部门往往只能做到应急截断水源,但是却没有应急供给水源的预案。同时,近年来由于部分工厂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生产,排放大量新型污染物质,导致供水出现,在没有经过新检测新处理的前提下,就排入城市供水管道,影响市民的饮水安全[1]。

2 应对管理问题的方法

2.1 控制水源安全

水厂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保证水质的安全,从源头做起,还要对水源进行控制,安全的水源是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应该联动其他部门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对水源地附近的重污染和养猪业进行定期的监控,严格排查水源地周边的河流污染状况,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要及时叫停,对于违纪违法的要责令整改,保证水源地的供水安全[2]。

2.2 加强设备更新

在保障水源的供水安全后,要加强水厂内水质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邀请新的专业人员进入水厂,进行水质监测,由于部分水厂规模比较小,对于水质监测设备比较不重视,对于这种状况,可以请求其他水厂进行设备上的支援,定期监测汇报水质状况,提升水质监测水平,也可以采用人工和自动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输入城市供水管道的水质安全。加强饮用水全程监控,积极维护与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供水企业应加强对水源、水厂、管网等工艺的严格检查。如发现饮用水源被污染,应通过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及时与卫生环保部门交流信息,同时掌握疫情控制动态及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应急供水保障预案[3]。

2.3 加强水资源的回收

在部分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的消耗不断加剧,对此,要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同时加强污水的二次处理,再达到一定标准,以后可以进行排入城市的市政管道作为市政工程用水使用。市政工程用水的标准,相较饮用水标准较低,可以用来进行园林灌溉,提升城市美观,最大程度的利用废气污水。

2.4 做好应急预案

应急处理方面,水厂应该预先编制好应急处理预案,对于生产水源地破坏等定期更新自己准备的预案,同时,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保证水厂在管理过程中,的应急预案使用物资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在问题多发的地区,应该定期举办应急防备演练,加强员工的个人素质,防止遇到紧急状况时的手忙脚乱[4]。

2.5 加强消毒

加强水厂消毒工艺,确保管网水中余氯含量。消毒是杀毒的关键环节。病毒的灭活效果主要取决于消毒剂的种类和消毒过程的ct值。病毒灭活能力方面,臭氧最强,其次是游离氯、二氧化氯、氯胺,紫外线消毒对病毒的灭活效果与病毒种类密切相关。用氯胺消毒的水厂,清洁水池应使用游离氯进行全接触消毒,出厂前应加入氨水形成氯胺。水厂应加强管网及其终端余氯的检测,确保管网余氯,有利于保障自来水的生物安全[5]。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加强对水厂运行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供水水质下降和突发事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意义重大。在今后自来水厂的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各方面的管理,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对策,并落实措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控制自来水厂的运行管理。

猜你喜欢
水厂水源地水源
保护水源
品牌研究(2022年18期)2022-06-29 05:33:24
南水源头清如许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18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2
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
电子测试(2018年9期)2018-06-26 06:46:30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寻找水源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吉林地质(2014年4期)2014-03-11 16:47:59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