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
(东港市水资源服务中心,辽宁丹东 11830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因此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采取措施不断强化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农田水利工程核心功能是农田灌溉,要想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确保我国社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注重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然而,很多农民群众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依然采用较为粗放的农业农田生产模式,缺乏灌溉节水意识,造成了严重的农田灌溉水资源浪费,极大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无法确保农田水利灌溉质量[1]。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当前农田水利灌溉现状,采用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灌溉质量。
农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农业农村生产用水的稳定安全供应,若农作物生长用水的供应过程缺乏合理性(如没有对灌溉用水量进行合理控制而造成农田蓄水超过合理范围,引发严重的农田积水问题),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2]。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根本前提,要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就必须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进步。而农业农田水利灌溉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生产,因此必须确保农业生产中水利灌溉的质量。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基于此,农业农田生产中也必须注重资源的节约,避免浪费。然而,因为传统的农业农田生产相对比较粗犷,造成很多农业从业者的节约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农田灌溉工作中缺少科学合理的技术应用,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效率,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运作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没有规范的使用和操作各种灌溉设备设施,造成这些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缩短,增加农田灌溉成本。所以,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尽可能降低农田灌溉造成的浪费,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建设节约型社会。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现代化建设,积极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而将现代化技术和科学化发展理念引入到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之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推动农业经营的现代化发展。
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所获得的管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主要体现为:1)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质量与规模相对不足,无法有效发挥出其效能;2)灌溉效率与节水效率相对较差,部分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依然以土质沟渠引水方式为主,极易发生渗漏、淤积破损等问题;3)农田水利灌溉工作比较随意,没有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灌溉时间,也没有科学统筹灌溉水量等技术参数[3]。
我国地缘辽阔,各地区的地质环境、气候气象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降水量存在不同,各地区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需求也就不同,需要各地区结合自身地质环境与气候气象条件等,来科学配置相应的节水灌溉设施。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农村地区无法配置足够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备,且所采用的灌溉方式与技术也比较落后,从而难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
1)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较为单一,且其建设质量没有达到相关规范,无法有效发挥灌溉效能,不仅加重了水土流失与干旱等问题,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2)水利运输通道的维护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泥沙沉淀、沟渠渗漏等问题;3)农田水利灌溉规划不够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当前农业技术迅速发展,涌现出更多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且逐步应用到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高效的节水灌溉效果。然而,由于未健全相应的节水灌溉机制、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及农民群体缺乏节水意识等原因的影响,仍有较多农村地区无法落实这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1)结合农村地区的农业农田水利灌溉的具体要求,构建全面、切实可行的农业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特别是结合各地方的具体状况,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服务制度,以此来达到管理责任层次清晰明确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传统农田水利灌溉多部门交叉管理的不足,为后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4]。2)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尤其是节水灌溉、水资源保护等工作,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设计,强化农田水利灌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还需积极推行阶梯水价制度,不同的灌溉用水量采用不同的价格,以结果导向实现农民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3)水利部门必须自觉承担起供水与节水的责任,通过供水量与节水量对具体的工作效益进行严格考核。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同,水利部门需要结合地域、农作物等具体情况来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有针对性地制定供水计划方案,更好地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具体需要。
基础设施作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的关键构成部分,相关部门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和组织建设力度,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气象等特点,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农田节水灌溉的需求,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1)应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维护工作,定期清理工程项目底部的淤泥,避免造成灌溉工程堵塞或供水不足。2)对已经损坏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重建或维修,确保其使用性能满足实际需要。3)水利部门需要强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规划,在做好供水工程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确保各项设备设施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为更加高质高效地进行农业农田灌溉,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灌溉质量,有效保持土壤肥力,保障农作物更好地生长,相关部门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以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为例,该技术运用单片机核心技术,可对土壤温度的变化进行检测,配备无线网卡的设备能够科学合理地分析作物的需水量,无线路由节点可对灌溉量进行精准控制,从而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质量。另外,还可以引进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当地气候、农业产量、灾情等数据变化进行科学分析,指导农户适时进行灌溉,有效提升灌溉质量[5]。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必要性,结合当地农业农田生产的实际需求,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健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界定水利部门的供水与节水责任,大力引进先进灌溉技术,切实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