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就才
(钦州市钦南区农业区划工作站,广西钦州 535000)
海红米为钦州市的海水稻产品,与一般耐盐碱水稻(白米)不同,米粒呈胭脂红色,富含膳食纤维,是一种绿色有机营养大米。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耐盐碱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抗涝、抗盐碱、抗倒伏等能力。钦州市的海红米水稻种植地域主要集中在大风江、钦江、大榄江、茅岭江等入海口咸淡水交汇的滩涂区域,生育期为5 个月左右,一年一造,当年5 月下种,10 月初即可收获,生育期间海水能够起到锄草、杀虫的作用,不需要施用化肥、农药即可顺利生长。
海红米栽培过程中不施化肥、不用农药,而且生长周期长达5 个月,一年只产一季,生命力十分顽强。在这种原生态环境产出的海红米,基本上达到了有机农产品的最优生产标准,品质理所当然最优质、最生态、最养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海红米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补血、预防贫血、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能改善营养不良、夜盲症和脚气病等毛病。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显示,海红米含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尤其富含有人体必需的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铁、锌含量是普通大米含量的3 倍以上,如表1 所示[1]。
海红米具有抗涝、耐盐的特点,5 月下旬育秧播种。对于直播栽培方式,667 m2的用种量为5~6 kg;对于塑盘抛秧栽培方式,667 m2的用种量为2 kg;对于人工插秧栽培方式,667 m2的用种量为4~5 kg。浸种前先用清水把种子清洗干净,再浸泡24~36 h,期间换洗2~3次,然后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至半粒谷长、根长至一粒谷后即可播种。播种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2]。
播种前整畦做好秧地,按畦面宽1.2~1.5 m、沟宽30~40 cm 的规格起厢。整地时施足腐熟农家肥或淋足粪水,也可以用有机肥作底肥,667 m2秧田施有机肥50 kg,播种前浇足、浇透底水。
1)做好水肥管理工作。秧田期水分管理以湿润管理为主,避免缺水,以确保秧苗能够正常生长。如果遇到持续阴雨天气要排干田水,防止渍水;如果育秧床土出现发白、表土开裂情况,要适当浇水。对于长势弱的秧苗,可在阴天或晴天傍晚用磷酸二氢钾等喷施叶面,以促进秧苗恢复生长。移栽前5~7 d 施送嫁肥,用稀粪水、沼气液或1%~2%的尿素液淋施。2)合理控苗。如果秧苗长势过旺,可用稀效唑进行控苗,每667 m2秧田用15%稀效唑40 g 兑清水30~40 kg 喷施。3)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移栽前5 d 打好送嫁药,用异稻瘟净+病毒A 或吡虫啉+病毒A 喷施,预防螟虫、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
每年在6 月中下旬至7 月初移栽插秧,海红米的植株生长较为茂盛,在盐碱地上尽量做到浅插、插直、插匀。株行距控制在35 cm×45 cm,每穴种6~8 株秧苗。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苗[3]。
海红米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整个生长期原则上不需要打药,也不用除草、施肥。但在潮水浸育时间较短、受海水潮涨潮落影响较小的稻田,在移栽前667 m2可撒施经有关部门认证检测达标的生物有机肥100 kg 或农家肥300 kg。
海红米的病虫害较少,可采用灯光诱杀控害、防虫网育秧控害、生物制剂控害等方式加强病虫害防治,当发生病虫害时可适当喷药进行防治。其中,在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要重点防治三化螟。
每年在10 月中下旬至11 月初收割。收割前及时淘汰已感染病虫害的植株,防止病虫混入。在水稻谷粒变黄时收割,收获后及时脱粒、晒干。
1)整合现有研发机构,成立钦州市海红米水稻研发团队,聘请区内外专家进行指导,尽快开展钦州市海红米水稻种植资源普查,尽快摸清钦州市海红米产业的实际情况。2)制定钦州市海红米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海红米产业基本数据信息库,积极争取自治区和国家的项目支持[4]。
1)开展产量和品质提升技术攻关,形成耐盐提产提质配套栽培技术,提高产量的同时,确保海红米产品有机铁、锌、硒的含量稳定。2)筛选或选育1 个以上本地耐盐优质米品种,取得海红米水稻育种突破。3)加强技术交流合作,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赴湛江市、青岛市考察学习海水稻种植先进技术,组织市内专家学者、企业经营主体参加国际海水稻学术论坛。
1)整合国土、水利、海洋、交通、农业、水产畜牧、农机和气象等部门相关项目资金,做好海红米水稻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2)重点抓好机耕路、排灌深沟、气象监测、沿海村屯道路、河海堤防、围坝水门的建设,确保海红米水稻生产区内海水盐度可控。3)加快建设海红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海红米水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海红米水稻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生产。
1)迅速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重点抓好“钦州潮禾”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工作,并衍生注册一系列“钦州海红米”商标。2)抓紧注册钦州海红米、钦州潮禾等2个品牌商标,保护区域公用品牌。3)加快制定钦州市海红米种植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为本地产业健康发展筑牢基础。4)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宣传及品牌建设。
1)扶持企业开展深加工,指导企业开发婴儿配方米粉和妇女、老年人保健品等,形成海红米多层次产品布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推进“海红米水稻+禾虫”“海红米水稻+鱼(虾蟹)”生态种养模式,提高海红米种植的综合效益。3)推进北部湾海水稻种植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建立海水稻农耕文化展示馆和宣传教育基地。
1)加快出台钦州市海红米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在种植加工用地、用电、宣传推介等方面进行扶持,调动产业发展主体的积极性。2)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种质资源筛选、育种、海红米水稻综合种养等试验示范研究项目,积极与区内外海水稻研发机构展开深度合作,争取建立国家级海水稻产业发展平台[5]。
1)加强海红米种植示范区建设,不仅是加快推进海红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还是促进海红米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2)选择土地适宜、生态资源条件较好、交通便捷的优良海红米种植基地,形成规划合理的海红米种植示范区。3)通过示范区带动为农户(贫困户)提供种子、生产、技术、收购、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并采用“海红米+禾虫、石蟹、小龙虾、巴沙鱼”等套养种植模式。4)加强品牌建设,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实现集体经济同步增收。
钦州市拥有发展海红米种植产业的良好条件,种植历史悠久,而且资源禀赋优异,开发潜力巨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技术趋于成熟,产量提升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粮食安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