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峰
(宁夏固原市水资源配置与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宁夏固原 756000)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可用水主要取自地表和地下水,而这些水资源大部分依靠雨水来补充,农业生产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状况。每年的降雨多在7—9 月,分布非常不均匀,春季降雨太少,而夏季和秋季降雨过多,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因此,农业灌溉用水缺乏稳定的来源。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已经过度,超过了自然承载力,使得水资源遭到破坏,更加供不应求。过于单一的农业用水,不仅使得水源供应非常不均匀,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固原市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急需缓解用水压力。
农民由于普遍缺乏高等教育,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普遍缺乏节约意识。有关数据显示,将近16%的农民并不知道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只有一半的人知道水资源危机,但感受深刻的人只有30%左右。由于缺乏危机感,农民在用水时都缺乏积极主动的节约意识,更无法在整个农业系统中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此外,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也存在不足,没有及时向人们传达水资源匮乏的危机感。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宣传,剩下的人虽然接触过相关宣传,但是有深刻感受的人非常少。由此可见,节水的宣传力度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无论是行政管理部门,还是社会公益组织,都应当重视起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存在浪费的现象,陷入投入产出比较低的困境。投入产出比是衡量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然而根据调查,目前固原市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却非常低,这表明固原市的水资源利用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现象。
固原市农产品主要有马铃薯和玉米两种,而玉米占比尤为突出,其他各类农作物总计种植频率远远低于玉米和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需水量都是非常大的,一年浇水次数要达到2~3 次,而如果种植豆类作物,每年只需要集中灌溉一次就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如果能够引进一些中药材的种植,节水效果将会进一步提高。除了农产品种类单一之外,固原市农业还存在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1],缺乏立体种植模式,使得农作物对水资源的吸收效果不佳,进一步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固原市水资源污染主要来自3个方面:农业、工业和生活。其中,农业污染最为普遍,究其原因,还是农业发展模式落后及环保意识薄弱。落后的生产模式中,一味追求产量致使大规模化学肥料的使用,加上农民缺乏环保意识,随意抛弃农用废品,都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具体表现就是,河水富营养化,病原微生物严重超标。除此之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不容忽视。
固原市出于鼓励农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农业用水的定价较低,远远低于生活用水。这样一来,农民认识不到水资源的珍贵,反而助长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对此,管理部门一定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节水,对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进行制约。此外,行政机关也缺乏对于农业用水问题的关注度,没有及时发布有效的政策或措施,用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综合来说,整个农业系统存在缺乏规范的体系、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节水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农民是农业水资源的直接使用者,是节水措施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让农民树立节水意识是改善固原市水资源利用现状的首要措施。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要想自发树立节水意识非常困难,这就需要行政机关发挥引领作用。1)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推行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人员以村为单位对农民开展集中培训,对其晓之以理。2)地方政府应当挑选经济发展良好的村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打造新型节水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来吸引其他农民走新型节水发展道路。3)管理部门应当出台相应政策,对农业灌溉系统改造进行扶持,打消农民的疑虑,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为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此外,各区域和村落还可以广泛招聘技术人员,吸纳志愿者,对农民用水进行指导,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提升农业水资源投入产出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固原市而言,农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更是实现节水发展模式,改善水资源短缺困境,加大投入产出率的关键措施。
1)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固原市以往的农产品种植过于单一,且种植过程中的需水量大,造成水资源投入产出比低的现象。因此应增加农作物种类,尤其是增加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和频率,使得产出的效益和投入的水资源量相当甚至更高,具体的种植对象和种植结构可以请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或农业专家前来指导,通过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方案。2)打造节水模范试验区,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情况下都是产出大于投入,应广泛地由点到面地进行推广。3)大力研发节水设施和技术,节水设施和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为农业用水提供技术保障。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是树立环保意识。当前的农副产品大多为可降解材料,本身对环境影响并不大,但如果农民普遍缺乏环保意识,随意丢弃废品,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2],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水源造成污染。因此,加强宣传教育不可或缺,对于农民主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向其灌输“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观念[3]。
农业引起的水资源污染要想根治,必须从源头治理,从农业生产方式入手。政府要大力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灌溉模式、种植方式进行优化,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同时,还要聘请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实地指导,从优化肥料使用结构、转变废水排泄方式等方面,培养其保护水资源的生产方式。
对于工业废水的治理,关键是规范管理体系。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巡视检查,定期对产生污染的企业进行检查,对于污水排放未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发现未经处理排泄工业废水的现象进行关停整顿,并追究企业法人的刑事责任。对于污染防治表现优秀的企业进行鼓励和扶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和惩罚并用,管理和法治同行,定会对水污染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生活污水的治理,可以以自然村为单位,实行自然村自治的制度,号召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建立自然村污水防治组织,结合各自然村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水污染进行防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命题[4],凸显出市场配置的极端重要性。对于固原市而言,将市场机制引进到农业水资源配置当中也有着重大意义。在水资源配置系统中,政府应当起着主导作用[5],进行体制建设;农民作为水资源使用者,是执行的主力;而市场则是资源配置的工具。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的利用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将水资源作为商品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建立健全农业灌溉水价调整引导机制,充分运用水价市场机制促进固原市农民节水行为,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机制建设。1)建设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于各区域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2)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转变农业灌溉方式,让农民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高用水价格不是为了限制农民生产,而是为了培养节水意识。3)建立阶梯型用水制度,促进农民向节水发展模式转变,对于节水用户进行适当奖励。
水资源作为农业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固原市农业可利用的水资源已经出现不能够满足农业需水要求的问题,水资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尤其是受益最大的农民,更应该由自身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为保护好农业水资源、节约农业水资源和利用好农业水资源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