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佳梦,郭 力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视“三农”问题,让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业态,实现纵向和横向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价值,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探索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旅游增色,缩小城乡差距,吸引人才回流带动就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1]。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方式和总抓手。大力开展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我国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乡村振兴战略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具体的发展情况如下。1)重视开展三农工作。各级政府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已取得很多成绩[2]。2)乡村振兴战略的每个步骤需要更加完善。在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等地区对乡村振兴已有了初步规划,但从整体来看,仍存在定位不高、计划不完善、缺乏详细的制度及政策体系等问题。3)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村庄面貌改变小、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广袤的农村占据了约70%的旅游资源,不仅拥有田园风光、自然景观,还拥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遗址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手工技艺及丰富的农业特产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70%以上的城市居民在周末会选择到周边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2021 年的乡村旅游接待旅客达40 亿人次,消费达2 万亿元,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开拓了旅游领域,创新了农村产业项目,推进了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进而构建了稳定的产业链,有利于提高农业的附加值[3]。不同的旅游产品可以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建设的核心。发展乡村旅游既要丰富产业形态,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又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餐饮及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以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进行分析。该村经济落后,在2013年确定开发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同时对产业结构进行重组,现在已形成以猕猴桃种植为主的新型乡村产业体系。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发展乡村旅游要与改善乡村环境结合起来。1)完善农村交通、污水处理、服务等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2)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旅游理念,保护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3)打造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生态宜居乡村,提高乡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乡村旅游可以利用其区域特点传承乡土文化,进而促进乡村文化兴旺。以四川省的绵竹年画村为例,在2006 年没有乡村旅游以前,只有不到17 人从事与年画相关的工作,年画面临失传的境地。开展乡村旅游后,该村创建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现在该村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员超过1 000 人,收入高达2 000 万元。乡风文明的核心是改变农民的精神风貌,因此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主动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形成适应时代的乡村文明。
在自治管理的过程中,应由旅游接待延伸到治理公共环境、协调利益矛盾等方面[4]。例如,山东省淄博市中郝裕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通过基层自治管理达成了精良的公共管理。与不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相比,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发展得更快。
实现长期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生活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能调动农民回乡务农、回乡创业的积极性。
在政府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及统筹规划下,旅游行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形成规模。1)可以用政府引导型代替农户自发型[5]。建设高效的旅游协调管理机制,不仅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能解决规划不合理、利用不充分等制约问题。2)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开发更多更好的旅游项目。目前,乡村旅游行业一般都缺乏资金支持,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外界投资,丰富资金来源。例如,加大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项目提供小额信贷业务。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提升乡村旅游舒适度的重要保障,会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决定着游客量。因此,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时要增加明显指示牌,同时要对停车场进行合理规划。1)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聘请厕所管理员或农户进行轮流管理。2)将网络、通信等安装到户,建立医疗救护站、咨询站等配套设施。3)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在餐饮方面,研究出独具特色的菜品,使游客耳目一新,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住宿方面,要建设干净、舒适、高品质的住宿条件,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住宿体系;在购物方面,应不断丰富销售方式。
乡村旅游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政策统筹能力。1)充分利用当地农村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增强其服务意识[6]。2)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高校等社会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带动乡村旅游创新[7]。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生态功能,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必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