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传统园林“景观”和“意境”的关系

2021-12-27 00:53
南方农业 2021年26期
关键词:造景园林景观营造

林 凌

(厦门市湖里区公园中心,福建厦门 361006)

在我国园林发展史中,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理念最直观也最直接的意境营造形式,不仅是外表和内在的关系,更是作为充实园林设计层次感、营造动静相宜舒适感、体现人文气息生命感的有机载体。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景观”突出了视觉感官,而“意境”在“景观”的基础上营造出思想认知层面的丰富,进而从文化审美层面引导到生命的意义和真谛。纵观古今,我国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打造出较多的具有我国传统园林特色的景观建筑小品,正是基于这些景观建筑小品,我国才始终将传统园林作为当代现代园林发展的不竭内驱动力[1]。由于我国传统园林融入了较多的深层次的专业设计理念,这大大吸引着专业建筑设计师们更加踊跃地参与并投入到园林景观探索实践中。

1 传统园林景观的发展

大多数人对“景观”的理解都是从视觉角度来评判和感受,“景观”可以调动全身心感官,不断提高人们精神方面的愉悦,而传统园林设计中会将景观与空间中的定位、视点相融合,通过构图、距离及各景观之间的比例,持续突出景观的视觉属性,有效丰富人们的视觉体验。

1.1 传统园林文化的流传

历史资料记载,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追求内心与自然的互动,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欣赏园林以“适意”为标准,明代时更是引入“以树为屋”和“方池”等视觉构造,将景观作为人们精神方面和内心情感的填补,由此看出古人对园林的审美观念和认知[2]。到了我国明代初期,传统园林流行将生长的植物通过绑扎联结等组团式的处理方式作为当下园林建筑的重要配景,如将4棵桧柏树设计成柏门、柏坊,或以各类花卉制作花屏、花垣等植物建筑,这样的组合造景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形式,更柔化了建筑材质的“硬气”;再加上植物具备生长性的天然优势特点,其配景所表现出的艺术形态更多样,也进一步让园林建筑拥有了自然气息和不竭的生机,让人充分享受到人与自然共存的美好状态。明代晚期加入了以自然曲折为主的方池造景,其建设成本较低、管养维护简单,特别是能更好地把水景中表现出的天光云影、萍动鱼游的意境反馈给欣赏者,为人们内心带来极大愉悦的意境享受。目前在苏州仍有万氏花园、曲园等方池遗址,充分展现着符合江南园林文化理念的适意和画意共存的传统园林自然景观[3]。

1.2 传统园林景观的变化

在园林实践初期,景观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形式的多样上,而没有将景观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比如在景观形式和意境营造的处理上,更加注重视觉表现,设计出的园林风格也更具程式化,不仅脱离了人们的内心情感,更背离了传统园林的设计出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加强调视觉内涵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景观营造中表达视觉内涵,以人们内心诉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为原则添彩增色。

对北京的颐和园、上海的豫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我国传统园林代表的事例中,充分了解到古代园林设计更加注重人们的内心感受,除了在视觉形式上体现丰富多样,更在其他多重感官上的展现,特别是加强了人与自然的情感沟通,更加灵活、自由,更加柔和、平缓,既不被视觉造型束缚,又让园林景观展现出如同画家一般无羁绊的自由样式。

到了现代,自由自在、以人为本的创新创意更是进一步推升了景观的立意,也进一步打破了传统模仿和固有的假山现状,例如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庭院中打造了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的内庭院,既不同于我国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营造出一幅清寂空灵、意境迷人的立体水墨山水,也进一步让现代园林在借助传统园林史认知基础上得到审美上的升华。

2 意境的表现

我国传统园林中对于景观美的认知都基于“意境”的营造,对“意境”有着不同层次的含义和理解,尤其在当下为更好地融入传统园林文化,园林建设中更加重视对“意境”的营造。在古代就有专家学者对我国传统园林有关的“意境”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指出“意境”包括物质环境、内心环境和事件情境3 种,“意境”也可归纳为主体周围与之互动的一切总和,强调以人为本的丰富认知场景,“景观”“意境”是我国传统园林乃至现代园林营造的永恒主题,二者关系密切,从视觉上感受的是“景观”,而内心的体验是“意境”。不管人们是否置身景内,都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重感官来感受“意境”不同的丰富层次,让人有种“人在景中、景在人心、人景合一”的奇妙感受,但规整的石板硬质铺砖,让原本充满野趣的园景过于呆板和局促,也弱化了周边植物造景的内涵[4]。

2.1 适意

“适意”是意境最原始也是最舒适的一种形式,不管是相对内向的景观还是相对外向的景观都基于此。1)相对内向的景观——“幽境”,虽效果简单且一般在山水间营造,但却能调动感官对氛围的感知,进而引发人们深远的情感意趣,塑造更加简单的充实人内心感悟的局部园境,如《拙政园诗》中“湘筠坞”,用“修竹连亘,境特幽迥”来描述,《冶麓园记》中澄碧如境、空中靓洁、倒影插波、上下异态等。2)相对开放的景观——“远境”,除能展示远近之景整体结合的写意,更能给予视觉感知上的旷达,如《游金陵诸园记》中描述“大可十余亩,匝以垂杨……”,彰显了视觉为主的特点,在山水画中表达对“远境”的重视。

2.2 融入

“融入”不只是代表“人到景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内心感受的动静体验,实现“景在人心、人景合一”的获得感。在我国园林发展历程中,人们的融入和参与,为“意境”的效果赋予新的内涵,提高了游园观景的视觉体验。在《逸圃记》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东折而南,复而西,土阜回互,且起且伏,且峻且夷”,这既是对游者在回互、起伏、峻夷等空间感受的节奏变化,也是寻访深山密林的心境变化,更是一种渐入佳境的五官体验,其节奏有致地凸显氛围渐变的层次体验,又不声不响地表达了从狭小空间突然渐入豁然开朗的情境,无不抒发着观游者的惊喜与玩味,从而营造出另一个“世界”,也是当前园林设计者们对“意境”更深层次的追求。

3 我国传统园林“景观”与“意境”的融合升华

我国传统园林中景观与意境,无论是单独理解还是共同探讨,都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理解,也是“意境”的体现,极具诗情画意的精神内涵。“景观”与“意境”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可以得到实在地操作,空间观念中容易对“景观”把控,而“意境”更多地近乎虚无缥缈,需要观赏者内心感受和修养,而文学等媒介的加入也让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意境得以升华。

3.1 “意境”借文学得以升华

我国传统园林中,除了园林景观本身对观赏者情绪的触发,还会通过题名、匾联等外在文学表现形式展开文化联想,这也是对观赏者文化修养的一种考验。我国传统园林的外在品题可以是任何一种文学形式,不仅突出美学特点,更能触发弦外之音,使园林景观被赋予灵魂和生机,给观赏者神游于情境之外的感受[5]。纵观我国园林发展史,品题主要有2 种形式。1)象征文化的代表,如“柏亭”,它是明代江南园林中造景记载之一,由于松柏能在极寒条件下得到长青,被赋予了高尚的道德情操;2)历史典故的代表,“方池”造景虽然形态过于方直,缺少观赏度,但古人将其形容为“半亩方塘一鉴开”,也为后人提供了园林创新的设计思路。品题不能固化,而是应着眼于参照物开放式引发,更应对人的精神层面、心境及景物随着环境变化而触发的指向,从人们对于景观的欣赏,而促进意境的营造。

3.2 升华呈现生命的意义

外在文学品题具有外显特点,而内在生命呈现具有内隐性质。意境作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园林设计中应突出其主体地位,我国传统园林多以石景为例,是我国传统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内容,以“透、漏、皱、瘦”的形态标准作为外显特质鉴赏的太湖石正是其一。而人们对动物形态的石景欣赏具有悠久历史,在我国传统园林中也是流行比较长久且广泛的一种,就好比仅仅关注外在形态的趣味性,显得文化的肤浅,而通过动物的外在形态,表达出活泼动势,进一步展现出生命的奥义和潜能。

4 结语

通过对我国传统园林“景观”和“意境”的关系梳理,进一步刷新了对我国传统园林文化的认知,也更好地理解了我国传统园林的传统文化更迭传递及发展,进一步充实了我国传统园林造景方面原理的观念与意境领域的营造。无论是对传统园林的传承还是选择性地借鉴,其重点不是在空间层次上的打造,而是内心情感和外在景物之间形成的深层次的传统脉络,需要未来的园林设计师们顺应新时期审美标准和现实条件,创造既符合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又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园林景观。

猜你喜欢
造景园林景观营造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