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洪 周春萍 刘必友 戴仕龙
(1.滨海县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办公室 江苏滨海224500;2.滨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滨海224500;3.滨海县八滩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滨海22454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汇聚资源、整合要素、强化措施、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滨海县地处江苏省东北部,濒临黄海,东与韩国隔海相望,北靠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 全县总面积1 949 km2,耕地面积150 万亩,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0 多万亩次, 生猪年饲养量120 万头左右,水产养殖面积10 万亩左右,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滨海县按照农业农村部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治理、四提升”的要求,通过政策引领、项目带动、措施推进,滨海县农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争取江苏省财政资金,着力打造示范样板,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稳步发展。2019 年,共争取江苏省项目财政补助资金9 900 多万元用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废弃物治理工作, 争取近700 万元用于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全县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1 个、示范典型8 个。 着力打造“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旅游观光走廊”及万亩果园等10 个万亩农业基地加快建设,滨海伴亩田生态农庄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示范企业, 伴亩田等生态农庄获评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主题创意农园, 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洪林村获评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 建立了梨花雨等7 个农旅结合的旅游项目。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按照“精、调、改、替”总体要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2019 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11 万亩,化肥使用量较2015 年削减4.96%。坚持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绿色增产技术等,减少不合理化学农药投入,促进农业丰收和生态环境安全。2019 年,全县建设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3 个、市级示范片1 个、县级示范方1 个,绿色防治技术普及率达100%,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品覆盖率达81.3%,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
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协作、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推进秸秆、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压茬组织“263”专项行动、全县生态环境“10+1”专项整治等系列活动,全县新建户用沼气近2 万处、各类沼气工程项目130 多处,全县建有化粪池 20 万m3, 实现了畜禽粪便和污水的综合利用, 减少了有机污水排放对水体和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2019 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24%。 全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在170 万亩左右,培植新蓝天、威宇新能源秸秆综合利用实体24 个,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的收储和秸秆肥料、燃料、饲料、菌料、垫料、原料等多种形式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在95.12%以上。大力开展“清洁田园”行动,通过组织开展超薄地膜联合执法行动, 推行地膜生产新标准,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站15 个和废旧地膜回收试点项目1 处等措施,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7.14%。加强农药生产经营管理,推动形成农药使用者收集、农药经营者回收、农药生产者处置的处理机制,全县种植大户和散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85.6%和50.2%。
滨海县按照省、 市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依法依规、分类施策、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减少放养密度和饲料渔药使用量,加强“两鱼一虾”高密度养殖场和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整治, 养殖尾水排放量降低30%左右。 通过建设“生态沟—人工湿地—净化塘”处理系统,加大对氮、磷的处理,工厂化养殖必须配套建设尾水处理设施,进一步促进尾水达标排放,有效控制水产养殖污染。 “一虾两鱼”养殖场整治率达100%。
2019 年,滨海县坚持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抓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契机,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5.1 强化农资市场整治 加强对农药、 肥料、兽药、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测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上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1.5.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 通过追溯系统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建立起县、镇(区)及生产主体三级追溯网络农产品, 二品一标新申报23 个,对获得“二品一标”认证或登记的企业、合作社等,统一纳入追溯平台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溯措施,打造“产销有记录、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体系。
虽然滨海县在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生态环境依然面临较大威胁。
养殖主体责任意识不够强, 畜禽粪污整治存在反弹现象, 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的关键性措施有待提高。
地膜回收利用率偏低, 且回收处置技术服务和加工利用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水平总体滞后。
大量农药废弃包装瓶使用后随地乱扔, 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秸秆资源分散,收集成本高,秸秆利用主要以就地还田为主,固化成型、基料化利用、工业原料等相对高附加值利用数量有限。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在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上, 要充分利用全县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既有基础和优势,通过认真实施“五大工程”,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实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大力推进绿色健康清洁生态养殖, 通过农牧结合实施节水养殖,实行雨污分离、固液分离、化粪池发酵床和沼气工程处理等方式方法, 使畜禽养殖排泄物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 实现清洁化生产和资源化利用, 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和长效运行机制,纳入保险的病死动物应收尽收。 确保小型以上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在90%以上。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根侧深施肥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削减化肥施用总量, 年应用面积保证在200 万亩次以上,2020 年化肥施用量较2015 年削减5%。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拓展大型施药器械和植保飞防技术, 实施精准科学用药,提升防治技术水平。 优化病虫测报技术,配套安装频振太阳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积极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送供应, 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力促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 年稳定在 170 万亩次左右;以滨海新蓝天生物质燃料、盐城威宇新能源等秸秆利用企业为依托,推进秸秆能源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途径利用。 全面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或农民经纪人、企业+村委会+农户”等秸秆回收模式。 推广应用秸秆有机肥生产、秸秆生物腐熟、生物反应堆等技术,和以秸秆为纽带的“种植基地—秸秆—养殖—有机肥—还田” 生态循环技术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充分发挥沿海及城郊地理、市场优势,扩大休闲渔业、观赏渔业项目建设。 按照省、市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和 《滨海县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依法依规、分类施策、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 “两鱼一虾”高密度养殖场整治,促进尾水达标排放。
围绕米袋子和菜蓝子工程, 开展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开展受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作, 确保受污染耕地利用率在90%以上。 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开展土壤地力等指标监测、评价,努力消除农业土壤污染隐患。 加大建立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回收利用企业和收贮点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