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王德春

2021-12-27 09:05庄甘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采访语言学

摘要:王德春教授,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生前历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学术成就名震中外。著作有《现代语言学研究》、《词汇学研究》、《修辞学探索》、《语言学教程》、《语体略论》、《现代修辞学》、《语言学概论》、《社会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学通论》、《多角度研究语言》、《语体学》、《汉英谚语文化》等;主编的论著、词典有《外国现代修辞学概况》、《大学修辞学》、《修辞学词典》、《汉语国俗词典》、《汉语修辞词典》、《英语习惯搭配词典》、《新惯用语词典》、《Project English》、《新世纪对外汉语系列教材》等;有译著多部,主编期刊、丛刊、论文集、丛书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创立国俗语义学、言语环境学、信息修辞学、建构语言学、微观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等新学科。任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等社会兼职。其研究广泛涉及翻译学、语体学、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修辞学等,建立了国俗语义学、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语言学交叉的学科。冯奇教授是王先生的访问学者和博士生。笔者庄甘林作为冯老师的学生,对冯教授进行了采访。

关键词:王德春;语言学;冯奇;采访

初识王德春,建立真感情

问:冯老师,经常听到您提到导师王德春教授对您的影响,您和王德春教授是如何相识的呢?

答:王德春先生的名字我很早就有耳闻,80年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就拜读过他的著作。在我过去的印象中,名家学者都是非常遥远。我初次遇见王德春教授是1993年,先生到海南主持修辞学会在海南召开的年会。我当时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部工作。这是他在海南逗留的一个站点,我代表东道主接待了王先生。与先生接触短暂,但却印象深刻,他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大家的架子。与先生告别之前,我提出和王先生合影的请求。一张以大树和小树为背景的照片我一直珍藏,从此以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问:冯老师,从海南到上海有2000多公里路程,是否见面之后就在王先生门下学习,博士的愿望就成为了现实呢?当时是如何成为王德春教授的博士,又是如何走上研究之路的呢?

答:1999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出台了一个教师提升政策,鼓励老师外出进修,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素养。有了这样的机会,我立即联系王德春教授,提出我想来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博士点做访问学者,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后来从师母嘴里得知,我提交的申请时间已经晚了,是师母带着老师的亲笔信特地到学校给我办理了这个事情。没想到,这一来就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问:冯老师,您刚刚提到在王德春教授名下做访问学者,改变了您的人生,这段访学经历给您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

答:虽然我过去也学习语言学,但是在王先生的指导下,我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语言学学习,真正进入了语言学的殿堂。我从1988年开始,做了这么多年,以前研究的只是小的应用语言学课题,一直做不开。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是因为没有扎实的理论语言学功底。做应用语言学研究,如果没有语言学做指导,是做不开的。因为理论语言学是源头学科,是母学,没有理论语言学为基础,应用语言学拿什么去应用呢?我过去对语言学认识不到位,学到的东西不足以支撑我去做很多研究。看到人家的题目,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写,不明白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其实就是因为对语言学理论本身和研究认识不充分。因为如果没有这方面认识,就不可能写出比较深度的论文。受到了王德春先生的熏陶,我第一次有这种研究的感觉,但是实际上我的理论功底还不是很厚实。王教授说:“要多方面研究,全方面看待语言。现代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分为5种,第一就是语言本身的研究,包括词法、句法等;其二,言语活动;第三,话语本身的研究;第四点,大脑言语机制;最后就是计算机语言等。因此我们要在理论上研究、应用上研究和实践性上研究,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研究语言。”我们得懂好几个语言学科,做应用语言学研究,学习语言理论是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果研读语言学理论,就有运用的基础,反之,应用研究就如无本之木,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应用语言学的源头学科是语言学基础理论。应用语言学是把语言学的理论应用到翻译、跨文化交际、教学等领域。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不仅仅指这些,其他学科比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套是语言的体系规则,一套是语言的使用规则。在教学中,我们教的客体是语言,不懂得语言的体系规则和使用规则,就不知道如何把这些规则教给学习者,所以语言学的理论非常重要。

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点做了一年的访学,我稍微懂了语言学的原理,用語言学的原理写了两篇论文后发表在《辞书研究》。我运用的正是王先生提出的国俗语义学原理来评判双语词典的编纂问题。当时论文比较长,主编看了觉得很有价值,很快给我回了信,建议我将论文一分为二,分两期发表,第一篇讲国俗语言学原则,第二篇讲国俗语言学的应用及其对双语词典编纂的指导意义。这是我北外硕士毕业之后,第一次有所突破,我的研究疆域扩大了出去。访学即将结束之际,我向上海大学的投送了工作申请,并获得了通过。这也为我进一步走近王德春提供了有利条件。至此以后,我就离开了海南,虽然依依不舍,但是跟王先生学习的机会更重要,完善自己的未来更重要,我的人生也从此就进入了新的高度。

探索语言学,达到新高度

问:冯教授,您提到上海访学改变了人生,在语言学研究的疆域上也拓宽了,奋斗的地点从海南转战为平台更高的上海大学。从一名年轻教师视角来看,相当于攀到人生的高峰了,但您说再次人生达到了新的高度呢?新的高度是指在什么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答:来到上海以后,我跟王先生的情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有了地域上的便利,我跟王先生的交往更频繁,更加有效。我虽然属于王先生“少林门派“的俗家弟子,不是正宗的博士生,但在门外一直得到王先生的熏陶。从各种经历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语言学的认识也一步步加深。对王先生的治学方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可以用四句话十六字概括——批判继承;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攀高创新。批判继承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理论有个客观的审视,然后用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且继承并发展正确的方面;融会贯通就是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从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深入浅出,王教授的观点就是,是要让学生清清楚楚知道老师的思想,而不是画龙不点睛,开门不见山。将以上三点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思想表达出来,就是攀高创新。

王先生是我最敬仰的学者,他不仅平易近人,而且是真的学识渊博。我一直有个梦想,想做王先生的博士生,然而命运弄人,王先生要退休了,不能再招博士了。他的最后一位博士生就是认知语言学领域非常著名的张辉老师。由于王先生在学术界的影响大,200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又返聘了王德春教授,得知先生再次回到教学岗位的消息,我当年就报考了他的博士生,天随人愿,终于成为了王先生“少林派”的正宗弟子。

潜心向学术,蜕变新自我

问:冯老师,后来您在博士生三年的时间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答:王德春教授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把科研分为三线:第一线的工作是构思成熟,下笔成文,出口成章的工作,这时箭在弦上,一射即可命"的"。对这种工作,必须集中优势时间和精力,按时完成。第二线的科研是正在构思,打腹稿,酝酿写作大纲,形成初步轮廓的工作。第三线,就是初步的想法,可能是基础性的工作,也会是灵感的一线,要赶紧抓住。王教授还说:“第三线的工作随时可以进入第二线,也就是整理语料、分析加工、打腹稿,内部酝酿的过程;然后理出研究大纲,进入第一线的科研创作。”王老师这一生写了300篇文章,因为他抓住三条线,文章只是一部分,他还从事教学工作,出版无数学术著作,还有很多社会头衔。

我还能背诵他的话:天天有进步,周周有讨论,月月出成果,年年出人才。在王先生的指导下,我们讲练结合,绝大部分就是讨论,他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天天都有进步。我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的创造性交给老师。老师要有创造性教学的能力,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可以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我最大的受益都是从在讨论中获得的,每周一个上午,四节课,8点钟到12点,我们没有任何时间是浪费的,四个小时都是在激烈的辩论中度过。一开始,我们每天都要看新的东西,也就是要看书。每次看书都有新的收获,有进步;每周都讨论即讨论的方式是一位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析,一个小时的陈述结束后,所有其他博士“群起而攻之”。不管认识深浅,我们都要对此进行评论,这是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环境,也是培养学生即刻组织话语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个辩论的过程,是非常好的方式,让我想起一句话:If you tell me, I forget; if you teach me, I remember; if you engage me, I learn. 我也深刻地体会到王先生不仅仅是在教,他更是在育,是在engage我们,让我们有更深的获得感。因此,在辯论过程中,我们在做深度的思考,在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来衡量别人的观点。每一次我都能谈自己的想法,每次都能听别的同学观点,学到不少东西。每次辩论,我们都会在最后一小时前自觉地停下来。把最后一个小时留给王先生。他的总结和点评总是高屋建瓴,拨云见日,让我们能够得到理论的升华。

在王先生门下做研究的博士生方向各不相,课题各异。不同方向的同学很难跨出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讨论。然而王老师每次的点评都非常准确。当时我和同学就觉得纳闷,王先生为什么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王先生告诉我们,学科之间既有差异,也有联系。学语言学要学原理。懂得了基本的原理,就会慢慢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会有一个理论框架,这样可以用框架来去衡量别人的观点。我当时就想,那个理论框架是什么?我怎么才能建立理论框架?

量变产生质变。我的语言学理论框架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的。参与学术辩论为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让我真正明白了学习是什么。三年时间的积累,让我看到学科专业之间有差别也有联系。因为衡量事物的最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事理。做博士论文也是知识内化的关键的一年。在王先生指导下,我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这篇博士论文也成为我日后的专著。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真正明白一个定义是多么的重要。比如王先生曾这样定义语言:语言是全民公认的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定义。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定义,为我解释博士学位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定义中的每一个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体系,语言中的各个要素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词汇必须具有语音形式才能外化,词汇必须依赖句法才能组合。每一个语言知识点都跟语言其他的知识点构成线和面的关系,比如词语的组合既要受到语法的限制,也要受到语义的限制,但是只要全民公认,词语组合可能因为言语使用者和活动环境的参与,有时又能够突破语义的限制。这牵涉到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修辞学等等学科,但是把这些融合起来做一个学科或者做小题目,实际上是综合知识的体现。王先生常说,你要挖一口井,没有一定的宽度,这口井是很难挖下深的。也就是说深度往往是以广度为基础的,其实没有广泛的知识结构作为支撑,这个题目是很难做成功的。之所以研究得深,是因为有宽阔的视野。

薪火相传,年年出成果

问:冯教授,您也培养出了非常优秀的学生,您的学生在上海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发表了10多篇核心论文,并且连续两次获得王宽诚一等奖学金。还有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在社科院的核心期刊《当代语言学》发表了文章,还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普林斯顿大学Goldberg教授的成名之作《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您在培养研究生方面用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学生?

答:我对学生的指导,都是从王先生那里学来的。每周都有一个下午,我会召集我的学生来进行主题辩论。学术辩论对我指导学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高质量的学生的培养。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和王先生的指导有关,我从物理空间上走近王德春到心理的认知上走近王德春。

后记:冯奇教授是上海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国学双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英国特许语言学家会中国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了众多学术专著。冯教授是学术专家,更是我们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德春先生和冯奇老师的故事为冯老师的为人、为学、为教,做出了最全方位的诠释。笔者是冯老师的学生,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就像冯老师走近王德春先生,我也在慢慢走近冯老师。通过对冯老师的采访,我对学术多了一份敬畏,对冯老师更多了一份崇敬。走近冯老师,走进学术,走进教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参考文献:

[1]狄丽达.吐斯甫汉.试谈王德春教授的《翻译学》一文,语言与翻译[J]. 1993(3).

[2]冯奇.核心句的词语搭配研究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3]王德春.汉语修辞词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4]王德春.语言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作者简介:

庄甘林,女,(1992—),上海,汉族,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采访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儿子“采访”我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EmploymentAgeDiscriminationonWomen
ItIsBetterToGiveThanItIsToReceive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