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张思德与党的根本宗旨”主题展览设计理念分析

2021-12-27 08:05刘丽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张思德

刘丽君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庆祝党的生日,张思德纪念馆在原第五展厅基础上设计“榜样的力量:张思德与党的根本宗旨”主题展览,以张思德所代表精神为主线,梳理党根本宗旨精神发展脉络,展现宗旨精神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的辉煌成就。

关键词:建党100周年;张思德;党的根本宗旨;展览设计

纪念馆陈列设计是一种综合性视觉传达的设计,工作的重点在于体现展览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第五展厅在陈列结构上一方面作为纪念馆向参观者讲述“张思德故事”的最后一节,起着总结收尾、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设计第五展厅作为张思德精神的提纯升华,需要承担起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红色文化、傳承红色基因,发挥纪念馆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作用。张思德纪念馆在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系统展示如此庞大的历史信息,准确表达陈列主题做出了积极探索,也为同类型红色纪念馆展陈设计提供了参考。

一、选题设计

展览主题是贯穿于整个展览的中心思想,决定了陈列设计的主要方向。展题选择是陈列设计进入到设计阶段的首要环节,是关乎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张思德纪念馆充分利用仪陇本地深厚的红色历史传承与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赋优势,根植于仪陇革命历史人、事、物,讲好红色故事。

(一)历史传承

仪陇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米仓山南缘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1]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边区根据地转入川东北地区,1933年8月发动仪南战役、营渠战役,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成功解放仪陇。在这片土地上,相继成立了中共仪陇县、长胜县县委和苏维埃政府,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2]。丰富的红色文化是第五展厅设计的丰厚历史土壤。

(二)人文氛围

仪陇县是“为人民服务”英雄模范张思德同志的家乡,张思德同志是仪陇县模范代表人物之一。仪陇县格外重视张思德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早在1966年,在学习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热潮中,仪陇县在原县文化馆内筹建了“张思德同志纪念室”;1977年,仪陇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张思德纪念馆。2005年,随仪陇县人民政府驻地搬迁至新政镇。除张思德纪念馆的建设,仪陇县改张思德出生地六合乡(人民公社)为思德乡(人民公社),用“思德”命名水库、小学、道路,积极举办各类“为人民服务”主题宣讲活动,形成了学习时代楷模的良好氛围。

(三)新时代榜样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榜样是谁呢?张思德……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我希望同志们的参照系就是这些楷模。”时代在召唤,优秀的红色历史传承与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赋予了张思德纪念馆得天独厚的展陈设计优势,同时也给予张思德纪念馆更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张思德与党的根本宗旨”为主题,以仪陇革命历史为依托,讲好红色故事,重温榜样的力量,不忘共产党人初心,寻找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二、设计理念

(一)陈列设计

纪念馆陈列设计也是空间组合艺术,通过巧妙布局形成参观路径的闭环空间,成为“张思德故事”完整展示的舞台。

张思德纪念馆原厅陈列设计分为6个部分,分别为:“序厅”、“谷雨时节——黑暗岁月的历练”、“红星照耀——光辉历程的起点”、“漫漫征途——平凡见伟大”、“忠魂永驻——生命绽放光芒”及新第五展厅“榜样的力量——张思德与党的根本宗旨”。

在展厅设计中,前四个展厅主要承担讲述“张思德故事”的线性叙事任务,以第四展厅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原文及张思德周围人对他生前评价的2个板块作为“张思德故事”的结尾。以时间为线索,线性回溯张思德从出生、参加革命队伍、壮烈牺牲、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第五展厅则作为“张思德故事”的自然延伸,不再局限于张思德个人,而是以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治国理念对党根本宗旨精神的践行,并回顾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为观众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时代楷模,同时兼顾各地区对张思德同志的缅怀、纪念,展现张思德精神永续传承,深刻阐释党的根本宗旨在党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的重要作用。

烈士纪念馆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不仅要作为革命烈士缅怀纪念地,避免蕴含重要历史信息文物被尘封乃至灭失,也要承担起为公众提供教育,包括文化熏陶在内的社会服务职能。为了履行烈士纪念馆的使命,在陈列设计上第五展厅在展示内容不仅局限于张思德同志个人,而重于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宣扬。因此第五展厅将张思德纪念馆主题设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藏品数量有限,但得益于更为宽广的框架,更好的展览主题。

(二)叙事设计

叙事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达交流,纪念馆以展品作为叙述者向观众传达讯息的叙事媒介。展品作为媒介,不具备任何特性,但通过叙述者巧妙地设计,被讲述者和观众赋予复杂的情感寄托。[3]新展厅摆脱了纪念馆整体的线性叙事手法的束缚,以叙事反馈与传达为主旨,采用多线并进、多线共存的方式,如在线性回顾宗旨精神丰富发展过程后,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再次跳回新民主主义时期线性讲述不同时期在宗旨精神指导下取得的历史成就。高度提炼的展陈内容,通过演绎推理、逻辑分析为参观者展示党宗旨精神与建国以来取得各项重大成就之间的必然联系,为观众抽丝剥茧展示展览内核。

(三)视觉设计

色彩、光影在造型艺术中是表达情感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情感表达也可应用于纪念馆陈列设计上。第五展厅以序言张思德挂像为界,分割第五展厅与前四个展厅的色彩、明暗关系。前四个展厅以黄灰冷色调为主,展厅灯光均匀,体现历史的冷峻,形成哀悼缅怀张思德同志肃穆的参观氛围。第五展厅则以红、黄色暖色调为主,采用高亮度照明,体现张思德精神与党的根本宗旨精神联结所散发的炽热光芒,凸显在党宗旨精神指引下取得辉煌建设成就的热烈氛围。通过色彩、光影的巧妙利用,氛围的设计掌控,便于观众全身心沉浸于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建设成就”,沉浸于建党100周年热烈的氛围中。

(四)交互设计

多媒体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纪念馆的宣传展示中,增加了陈列设计的趣味性,增加了观众于展品的互动。同时通过视频、影音资料补足展厅不易展示的复杂历史信息,增强了展览设计的宣传与展示效果。[4]对于第五展厅则又有了新的设计内涵,首先第五展厅面积不大却要承载相当数量的历史信息,出于压缩空间、精炼展示内容的考虑,以视频展示和音频展示可以帮助展厅丰富展示内容,又不会额外侵占展厅空间。其次在展陈设计中,以动态画面为展示内容的视频展示穿插于静态展示的展板之中,可以丰富观感层次,避免观众在静态中感受到枯燥、产生视觉疲劳。最后第五展厅需要展示不同时代的英雄楷模,多媒体互动屏的使用,集约空间的同时,将人数众多的楷模信息集合于展厅面积较小的一处,避免了信息集中展示喧宾夺主,进一步明确展厅主旨。

三、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成就的取得,同我国近一个半世纪无数烈士的英勇奋斗是分不开的。烈士的一生,就是一篇无比壮丽伟大的史诗。他们坚定的信仰,光辉思想,高尚的人格,不朽的功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楷模。张思德纪念馆秉持革命信仰、恪守工作职责,深入研究和发掘烈士们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出真实、深刻、生动地再现历史的陈列,以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注释:

仪陇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仪陇县地方志略》,1959年,第2、第3页。

2 仪陇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仪陇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红色仪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至52页。

3 林崇华、杨井芝:《叙事性展陈空间设计的叙事本体探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11期第44页。

4 龙啸飞,《多媒体展示对博物馆形象宣传与展览的深化及提高》,《中国博物馆》,2007年第3期94页。

猜你喜欢
张思德
为了人民 服务人民
张思德精神及其现实启示
张思德:用生命谱写“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张思德“尝”百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为人民服务》的由来等
张思德: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旗帜
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