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在生活中应用普遍,尤其是作为日常通信工具的手机,更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种新的生活模式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学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放下手机,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品味生活,才能够写出更加韵味悠长的文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放下手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
语文学科不仅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更加流露着良好的道德思想和人文品质,是学生提升思想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水平。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体系也出现了新的变革。新颖的电子化设备层出不穷,正确地加以利用将使得教育教学更加顺遂,而不合理的应用,将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降低甚至出现反作用。
一、手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
在生活方式的变革潮流中,手机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相对于小学生而言,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他们获得了更多信息渠道,拓展了知识空间。而鉴于小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特点,他们对于手机的使用却无法有效安排,往往会过于沉迷而使得手机失去了它的有利作用,从而暴露出诸多弊端。
第一,过于沉溺手机,使得学生忽视周边事物,在作文时无法表达真情实感。有效的作文能力离不开真情实感的流露,而过分沉溺手机,学生则会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从而忽视周边事物,更无法有效观察,从而在作文时对所描写的事物显得生疏而淡漠,不会表达真情实感。
第二,无效利用手机,使得学生失去体验耐心,在作文时无法调用素材资源。合理利用手机能够获得更多的有用知识,而无效利用手机,将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和惰于思考,从而使得学生在真实体验时失去应有的耐心,遇到困难容易退缩,进而在作文时无法调用所收集或体验过的素材。
第三,過分关注手机,削弱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在作文时无法形成创新思路。手机是单向输出,使用者几乎只需要被动接受即可,而这很容易使得学生丧失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使得他们不愿意面对群体协作,从而大大削弱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继而思维得不到启发,无法形成创新性的思路。
二、放下手机,轻松高效地提升作文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手机是良好的通讯和辅助工具,而在作文教学中,需要的不是从手机端获得的观感,更多的是需要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现实观察,这样才能够产生真情实感,因此,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放下手机,放眼四周生活,投入切身的体验,与伙伴协作,共同获得真情实感,激发灵活思路,让作文过程更加亲切和高效。
(一)放眼四周,观察生活,为写作积累真情实感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处处透露着新颖而趣味的色彩,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够理解和品味出生活的韵味。而在当前生活中,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过分关注屏幕而忽视了对生活的观察,使得学生无从下手,无法流露出真切的感情,使得作文质量难以提升,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放眼四周生活,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通过切身的体会和真实的观察而激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为写作融入“真实”的内容。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漫画”老师》教学为例,老师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群体,有的老师幽默风趣,有的老师严谨细致,还有的老师温文尔雅……而如果要将一位老师作为“漫画”的主人公,学生必须非常熟悉老师的特点,这就需要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致观察想要描写的老师,并及时进行记录。记录是用眼看、用耳听、用笔写,甚至可以与老师交谈和相处,而不是通过手机简单的照相和录像。真切地观察才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温度,才能够推动思想情感的迸发。在真切而真实的观察中,学生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也对老师更加了解和尊重,从而轻松地在作文时描述出内心的感受。
(二)实践体验,感受细节,为写作扩充丰富素材
实践是获得有效素材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对于生活的经验不足,在写作文时容易无内容可写,而对于这种情况,以实践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细节,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手机所展示的内容是虚幻的,无法落地为真切的素材,因此,教师更加应当引导学生放下手机,带领他们去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事物、行为的细节,从细节处见真章,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素材,并在基础素材的基础上开展思考,获得拓展能量。
以五年级下册《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为例,“惊喜、冒险、创新”是学生最为热衷的生活形式,他们热爱探险活动,那么如何写出探险的惊奇之处?如何使得故事引人入胜?这需要作文内容拥有充实丰富的真切素材,拥有十分详尽的细节描写,如此才能够成为高质量的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践体验,如探秘树林、探索沙滩等等,带上指南针、地图等辅助工具,在真切地体验中,学生会感受到如何利用云朵观测天气、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更加能够通过树林中的气味、声音来判断相应的事物,这是感受细节的重要环节,通过细节感受,学生在心中有了丰富的体验素材,从而能够轻松地在作文时写出扣人心弦的内容。
(三)团队协作,积极交流,为写作补充灵活思路
团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团体,更是他们激发创新思想、构建灵活思维的载体,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对自我能力的提升,更是对认知和沟通能力的促进。利用团队的互动和协作,学生能够与伙伴积极交流,针对问题深入思考和沟通,如此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路,从多元角度看待事物并表达观点,为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石,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协作,在协作过程中尽量放下手机,面对面交流与沟通,通过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补充思考能力,开拓灵活的写作思路。
以六年级上册《多彩的活动》教学为例,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有六一节日活动、植树活动、国庆会演等等,还有班级大大小小的各类活动,可以说校园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将一项活动写得精彩纷呈呢?这需要活动主体的沉浸式交流。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由学生分组合作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学生为活动主体开展积极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有效地开动脑筋,提出一个又一个新颖独特的活动设计和方案,这不仅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更是推动他们在交流和沟通中提升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通过积极主动的面对面交流,学习活动气氛更加热烈,学生也更加融入,从开始设计到活动实施再到活动结束,经历了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的写作具有更加清晰和灵活的思路,提升了作文能力。
结束语
手机是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无论是教师抑或是家长,都需要合理引导学生使用手机。而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和表达能力的途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放下手机,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学会观察和体验,以最真切的感受融入文本内容,使得自己的作文拥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和个性观点的表达,从而在丰富的生活色彩中轻松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