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一盏永远燃烧的明灯

2021-12-26 07:07叶良骏
格言·校园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明灯冰心巴金

叶良骏

随着年龄渐长,阅历增加,一个问题常纠结在心头,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字典上知识之解为学识、学问,也就是说,有学问的人即为知识分子,真是那样吗?我越来越不敢苟同,因为我曾见到过真正的、令人信服的知识分子。

那就是巴金先生。那年我12岁,刚上初二,那次学校文学小组组长轮到了我这个全校最小的学生。组长要决定活动内容、主持会议,两小时里,要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做,每次活动还不能“炒冷饭”,更“可怕”的是小组里还有高中的学长!我这个小不点儿从没当过什么“长”,几乎什么事都不懂,怎负此重任!我向班主任、语文老师章学漪先生求救,谁知一向肯帮人的他两手一摊说:“按规定,我不能给你出主意,你要自己想辦法,去请教校外的人。”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办法?

我急得团团转地哭了几次,忽然想到了巴金。他的小说我都看遍了,他似乎是个熟人了,对,去找他帮忙。于是,我请章先生帮忙打听了地址,独自找了去。学校在上海的北面,巴金家在市中心淮海中路。不知走了几个小时,我好不容易走到了淮海坊,来不及擦把汗就敲门。出来一个阿姨,得知我要找巴金,她说:“小孩子别闹,这里不是玩的地方!快回去,巴金没有空!”她把门关了。我又累又渴又委屈,想到没人教我,这个组长没法当,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我没别的本事,只会哭,越哭越伤心,门又开了,终于让我进屋了。那天,我说了些什么,巴金说了些什么,如今我已记忆模糊。只记得他温和地问我喜欢做什么,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乱说大话:“要做中国的又一个冰心。”巴金一点没笑话我,他很高兴地在我的本子上写下:“愿中国出现第二个冰心。”

拿着本子,我高兴极了,竟忘了问他怎么当文学小组组长,欢天喜地地回学校了。到了学校,来不及喝口水,我一把拖着最好的朋友去见章先生。章先生摸着巴金的签名,比我还高兴。我到处显摆,弄得好多人都心痒痒地也要去看巴金,若不是老师阻止,巴金家的门槛都要被踏塌了。怕别人弄坏我的宝贝,任凭章先生怎么劝,我再不肯拿出来给人看。我记着巴金的期望,努力读书、写习作,开始向报刊投稿。初二下学期,我的《背后乱嚼舌头》一文在《青年报》发表。这第一篇公开刊出的小文,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从此一发不可收。

后来,我再无缘见他,而那留着巴金祝愿的题字本,连同许多珍贵的纪念品,都已化作了灰烬。尽管不论是我,还是别人,都未能成为中国第二个冰心;尽管,生活中有那么多的遗憾和失意,但当年巴金对冒失闯进他家的小孩子流露的善意,如一团火始终温暖着我。每当我陷入迷茫时,那早已不存在的小本子,那已永远毁去的题词,总会像一盏明灯在暗中燃起。几十年里,我始终没有失去勇气,也从未放下过笔。

感谢巴金在我少年时代为我托起的希望。他做的一切,是一个文人应有的品格:对人、对孩子、对世界充满爱。巴金的话一直鼓励着我,就如他的作品温暖了几代人一样,他使世界变得明亮,他使我们永远迎向太阳。巴金走时,我和去送他的许多人一样,并不仅因为他是作家、大师,更多的是因为他爱国家、爱人民、要读者,我们因爱而去向他鞠躬致敬,像亲人一样送他远行。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文化人,知识分子就应该是这样的人。

摘自《思维与智慧》

猜你喜欢
明灯冰心巴金
做一盏明灯
明灯
一生
巴金的“不在意”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寄小读者》
巴金人物轶事——因书得爱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