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庆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加是提升全员综合素质的途径。自古以来,就有以读书为根本的教学思想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显著提高,对于学生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提升到了新的层级。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是培养他们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经典,知晓道德,更加能够从字里行间品味出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阅读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致力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
农村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有所提升,但在教学资源与教学质量上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农村小学阅读水平提升较为迟缓,质量提升较为困难。
首先,农村小学教育设施设备不够完善,阅读资源缺乏,无法提供优质而充足的阅读支持。由于经济和地域的限制,教育设施往往较为缺乏,没有足够的阅读书籍,使得学生无法实现有效的阅读。
其次,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手段单一,阅读过程缺乏良好的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需要沉浸的过程,趣味的阅读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吸引住学生,而农村小学往往不注重阅读,阅读手段简单,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
最后,农村小学学生阅读机会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阅读方式,无法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的限制,接触阅读少,学生不懂得如何去阅读,对书籍的阅读往往停留在匆匆一瞥的表面,无法实现深度阅读。
二、农村小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阅读是基础,更是根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阅读,阅读给我们带来了思想活力和创造力,因此,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鉴于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现状,农村小学教师应当创新思想,从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性需求,丰富阅读资源,用趣味的情境推动,在阅读中融入自主探究模式,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阅读水平和能力。
(一)扩充阅读知识资源,增强阅读支持基础
缺乏阅读资源是农村小学最主要的困难,没有阅读资源,就无法实现阅读过程,继而就更无法提升阅读水平和能力。而仅仅依赖课本,学生的思维很难受到多维的启发,也无法深入去理解,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充阅读知识资源,通过多元的阅读内容,學生才能够开阔视野,深度品味,在有效的阅读资源的支持下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农村小学都引入了信息技术设备,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便捷渠道,为学生搜罗和准备各类阅读素材,阅读知识不拘泥于书本和传统的故事,还可以多元化拓展,比如优秀的故事集、时事新闻、人物传记、纪录片等等。只有丰富了阅读知识的内容,才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阅读中懂得更多,了解更多,成长更多。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为例,传统的神话故事中融入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他们美好思想的体现。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天和太空舱的成功发射以及“天宫”空间站的建立,让人类对“天空”的了解更加清晰。教师可以通过搜罗类似的新闻、纪录片等,让学生进行阅读,继而了解人类认知和对太空探索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加懂得神话故事的美好畅想,通过多样的阅读资料,真正支撑起学生的阅读平台,夯实阅读基础。
(二)借助情境体验感受,促进阅读知识吸收
良好的阅读过程是一种思维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过程,阅读的方式不仅仅是安静的阅读,它还可以包括另一种灵活而生动的阅读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情境解读”。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阅读内容融入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中熟悉阅读内容,理解阅读思想,继而升华阅读内涵。因此,情境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辅助手段,它让阅读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更加生动、丰富和多样。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结合阅读内容创设多样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去参与情境,在真实而趣味的情境中理解阅读的内容,更好地吸收阅读的知识和能量。
以四年级上册《海上日出》教学为例,海上的日出与我们平日所见的日出景象不一样,那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通过文字的阅读较难形成直观的印象,也无法体验其中的震撼和激动。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比如利用演示情境,将不同的日出用动态的画面或情景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区别和震撼。或者开展讨论情境,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叙述自己所观看到的日出的景色及变化,从亲身体验的角度去感受文章中的描写内容。有条件的小学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课堂打造成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教室中就能够看到海上日出的场景,从而激发内心的震撼和思绪,促进对书本知识的吸收。情境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的另一种形式,它更加灵活和生动,也更加直观和具体,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阅读水平将获得较大的促进和提升。
(三)利用自主探究模式,提升深度阅读能力
自主探究模式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的过程不仅强调兴趣前提,还需要自主能力的支撑,而自主探究能力往往是学生实现阅读水平提升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再被束缚,他们更多地能够学会自主思考,积极开动脑筋,使得他们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创新。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自主探究模式,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将阅读过程转变为自我个性的释放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为例,《十万个为什么》是学生最重要的科普读物,里面不仅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解答了一些科学道理和现象,因此备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借助这样的兴趣点,教师可以利用自主探究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真正吸收所阅读过的内容,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和方法,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书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为什么”,进行实地验证和探索,如为什么吃的会变质?引导学生开展食物保鲜的方法以及在空气中的腐败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各类神奇现象,并且能够寻找到科学的解释。而自主探索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主动式阅读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深度阅读能力。
结束语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在农村地区,虽然硬件条件稍有欠缺,但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必须且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当积极克服教学中的问题,并以创新思想开创出独特的阅读模式,以适应农村小学学生的特点。阅读是多样的,教师首先不能拘泥于固有的形式,而应当致力于改变和提升现状,以更加具有活力和动力的方式引导农村小学学生稳健地提升语文阅读水平。